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对海晏县农业抗旱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益进行评估,结合海晏县2013年的人工增雨资料,根据人工增雨对农牧业的影响,分析了农业抗旱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益,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华兵  罗移民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250-251,258
干旱是湖北省常见的气象灾害,人工增雨是应对干旱气象灾害有效的手段。崇阳夏季干旱发生的机率高,为了提高夏季干旱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切实发挥人工增雨在抗旱工作中的作用,在对崇阳自然条件、夏季干旱情况、云层条件和人工增雨作业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其他比较成功的人工增雨作业经验,提出适合崇阳夏季人工增雨抗旱的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3.
2019年玉溪市降水量显著偏少,干旱形势严峻,因而玉溪市进行了抗旱人工增雨作业。本文从人工增雨作业气候背景、组织实施与管理、作业点布局、经费补助及时间进度、作业效果等方面对2019年玉溪市抗旱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9年玉溪市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气温偏高。雨季前全市持续出现异常的高温少雨天气,气象干旱刑事犯罪,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玉溪市气象部门积极争取人影经费,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通过地空联合作业,有效增加了我市地面降水。通过科学组织开展抗旱人工增雨作业,为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抗旱保民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人工增雨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人工增雨作业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提出促进人工增雨作业发展对策,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为防灾减灾的科学手段,其效果和效益越来越受人们关注。采用高炮或火箭向对流云或层状云中播撒碘化银,对云层中的水滴或冰粒子实施人工干预,进行静力催化和动力催化,促进和加速水滴或冰粒增长并下落,达到人工增雨抗旱的目的,其直接效益已得到一致公认。对2012年3月21日聊城市一次人工增雨抗旱作业的直接增雨效果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在初春层状云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人工增雨效益评估的现状,并评估了甘肃省的空中云水资源及人工增雨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20042013年春季(32013年春季(35月)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采用静态评价指标,重点评估了甘肃飞机人工增雨的直接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20045月)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采用静态评价指标,重点评估了甘肃飞机人工增雨的直接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春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年均增水量为4.07亿t,年均经济效益为3649.89万元,10年的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30。  相似文献   

8.
刘鹏  黄天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09-4311
采用效果统计检验评估方法,对2010年4月25日和5月11日实施的2次人工增雨作业情况进行估算增雨量、增雨效率和经济效益,并结合实际降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2次人工增雨作业是成功的,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宝坻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抗旱增雨的迫切需要,催化作业的方式是非随机化的,作业的目标区也不固定的实际情况,人工增雨作业的目标区的选择通常总是找最有利于降水的或自然发展最旺盛的云或云区。因此,在进行效果评估时,存在一个如何减小或消除这些因素给效果评估带来的偏差,这是非随机化增雨作业效果评估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简要介绍宝坻区目前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的物理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年来地面人工增雨抗旱减灾作业实践和临场工作经验,总结了高炮、火箭弹增雨作业的实战技术,介绍了作业时机把握、炮位定点、目标云体选择、催化部位控制、用弹量估算等现场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1.
2012年辽宁夏季一次人工增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月1~3日,辽宁省气象局在辽宁部分地区实施了飞机、火箭联合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有效地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本文从需水情况、天气形势、降水预报、增雨潜力及作业条件、作业方案设计、实时指挥、增雨作业情况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这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房彬  王吉宏  杨文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56-6758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主要分为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统计检验又分为随机化检验和非随机化检验,而非随机化试验通常分为序列实验、区域对比试验、区域历史回归、区域控制模拟试验等。笔者对国外一些著名效果检验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就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夏秋干旱期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湖南省夏秋干旱期的天气形势,结合雷达回波资料,得出该时期湖南省人工增雨外场作业有利天气形势,并且对人工增雨有利条件给出了宏观、微观判别指标。针对积云的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分析有关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得出指挥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判别指标。研究表明,湖南省夏秋干旱期人工增雨作业对象主要是积状云,尤其是有利天气形势背景下积层混合云中夹杂的对流云。  相似文献   

14.
以强抗旱性的巴西旱稻、东乡野生稻和弱抗旱性的栽培稻协青早B为对照品种,以基于萎蔫率的抗旱等级为鉴定指标,采用苗期反复自然干旱鉴定法和20%PEG6000模拟干旱法,对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协青早B//协青早B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群体(BC1F9)进行苗期抗旱机理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30个BC1F9 BIL群体经2次反复自然干旱后,在1/2MS营养液恢复生长的平均抗旱等级分别为3.76和4.39,萎蔫率呈连续正态分布,暗示东乡野生稻苗期抗旱性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遗传性状特征。将干旱处理一次后等级为1级的14个株系,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进行处理,结果与反复干旱二次后结果一致,株系1112、1168、1172和1315为强抗旱基因渗入系,可进一步用于抗旱基因的挖掘与利用。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强抗旱性株系1112苗期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增加幅度都大于弱抗旱性株系1323,GSH含量下降幅度则低于弱抗旱株系,说明强抗旱株系渗透物质比弱抗旱株系积累快且幅度大,而细胞膜过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15.
房彬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00-1004
2010年9月16~17日,辽宁省气象局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朝阳、阜新、锦州、沈阳北部组织实施了飞机、火箭联合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区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有效地增加了辽西北地区水资源量。从天气形势、需水情况、降水预报、增雨潜力、方案设计、实时指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这次增雨作业过程,为以后的人工增雨作业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天津市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业务流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运用过程管理PDCA循环思路,从明确业务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入手,加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各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编制天津市飞机人工增雨工作手册,以期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精准评价杂交稻的节水抗旱特性,研究量化控水处理条件下该特性的表现规律,并建立量化鉴评技术体系,设计了100%、80%、60%、40%田间持水量等4种梯度量化控水试验,从移栽返青至成熟对10个杂交稻组合进行控水处理。结果表明,土壤绝对含水量在4种处理间形成了明显的梯度差异,不同组合的单株籽粒产量在80%田间持水量、60%田间持水量上具有明显差异,产量抗旱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梯度间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单一指标难以直接用于以抗旱性为区别特征的品种比较,且无法兼顾水分利用效率。通过多梯度多性状抗旱指数的对数综合指标的构建和计算分析,形成了节水抗旱特性的全局统一量化评价技术指标,10个组合的评价结果与大田抗旱性经验观察结果比较吻合。本文建立的杂交稻节水抗旱特性量化鉴评技术方法及3种多梯度多性状抗旱指数的对数综合指标具有良好的评价效果,适用于杂交稻节水抗旱特性的精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9—2015年广西11—12月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宏观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增雨作业天气系统进行分型,并分析相应作业云系,建立增雨作业天气概念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一次增雨作业个例。结果表明,广西11—12月增雨作业天气系统主要有5类,包括冷空气型、高空槽型、华南静止锋型、低层南风急流型、台风型;其中冷空气型是最典型的降水天气形势。作业云系以层状云为主,有少量层积混合云,主要包括层积云、层云、积云、高层云,基本为暖云结构。层状云中下部可开展飞机作业或利用地面烟炉进行暖云催化作业,层积混合云中积状云部分可开展地面火箭作业。  相似文献   

19.
白婷  刘谦  吴奕霄 《安徽农业科学》2017,(34):185-188,210
利用欧洲预报场、GRAPES模式预报及雷达等资料,分析2017年4月4日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开展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结果发现,低槽东移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过程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过冷水存在,北部、中部垂直累积过冷水含量较高,中部地区作业潜力最好;增雨作业结束后30 min,作业区及下风向回波增强,30 d Bz以上强回波区范围增大;比较对比区降水量,增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