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氮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元素。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消费者,以食物氮的形式消费后大部分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泄到环境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食物消费逐渐丰富,对其氮足迹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遵义市近16年氮消费足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遵义市氮消费足迹中城镇居民人均食物氮消费量在2119.68-3132.67 g间波动,平均值2629.37 g;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在4654.12-2962.12 g间波动,平均值3847.20 g。(2)在近16年粮食、猪肉、家禽、蔬菜、蛋及蛋制品、水产品、奶制品、水果和牛羊肉对城镇居民食物氮的平均贡献分别为36.96%、28.90%、10.62%、6.69%、4.73%、4.46%、3.09%、2.31%和2.26%。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中粮食的贡献65.81%、猪肉的贡献为24.21%、蔬菜的平均贡献为6.70%;水果、水产品、家禽和蛋及蛋制品0.28%-1.32%间波动。(3)遵义市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与推荐的我国膳食结构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消费食物氮可能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广州食物氮足迹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算广州城镇居民食物氮足迹,探讨城镇化与食物氮足迹之间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980—2009年广州市人均食物消费氮足迹随消费模式变化,2009年回归至较合理水平,为3.75 kg(N)/年;目前广州人均食物氮足迹下降至25.98 kg(N)/年,低于美国、德国和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广州人均食物氮足迹已越过拐点(PGDP 10 560元),但食物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仍然存在。氮足迹分析有助于评价食物消费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为指导转变人类不合理的、环境负荷过大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制定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氮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元素。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消费者,以食物氮的形式消费后大部分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泄到环境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食物消费逐渐丰富,对其氮足迹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15年遵义市氮消费足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遵义市氮消费足迹中城镇居民人均食物氮消费量在2.12~3.13 kg(N)/a间波动,平均值2.63 kg(N)/a;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在2.96~4.65 kg(N)/a间波动,平均值3.85 kg(N)/a。近16年,粮食、猪肉、家禽、蔬菜、蛋及蛋制品、水产品、奶制品、水果和牛羊肉对城镇居民食物氮的平均贡献分别为36.96%、28.90%、10.62%、6.69%、4.73%、4.46%、3.09%、2.31%和2.26%。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中粮食的贡献为65.81%、猪肉的贡献为24.21%、蔬菜的平均贡献为6.70%;水果、水产品、家禽和蛋及蛋制品的贡献在0.28%~1.32%间波动。遵义市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与我国膳食结构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消费食物氮可能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运用N-Calculator模型,在1995-2016年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各类食物消费统计量的基础上估算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氮足迹,并分析其氮足迹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995-2016年,乌鲁木齐市区域总氮足迹和人均氮足迹均增长,其中,人均食物氮足迹占比大,能源氮足迹占比小但增长最快;(2)城镇人均食物生产氮足迹在人均食物氮足迹中占主导地位,畜肉类、粮食、蔬菜、水产品、蛋类和水果类生产氮足迹影响着食物氮足迹;(3)柴油和汽油对乌鲁木齐市人均能源氮足迹贡献最大,交通是能源氮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4)乌鲁木齐市氮足迹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5.
从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消费结构、城乡居民收入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特征,发现随着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辽宁省城乡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也增加;猪肉和蛋类是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重要品种;辽宁省城乡居民在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方面都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6.
基于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整理,分析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对现阶段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价格和支出(收入)变化已经不再是影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粮食、食用油消费份额趋于减少,鲜奶和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个阶段,但总体表现为不断趋近的趋势。城乡居民当前食物消费结构均存在消费目标和营养目标不协调的问题,由消费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消费质量提升以及个性化消费比例的增长将成为食物消费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依据十余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食物消费等的统计数据,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食物需求、消费种类、数量和结构等的现状和差异、对于共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针对当前居民的消费模式产生的不良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食物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在大学校园,这一问题特别突出。尽管国家号召开展"光盘行动",但在大学食堂效果并不明显。针对兰州市大学生食物浪费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和交叉列联表分析,最终从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对改善大学生食物浪费现状和推动兰州市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兰州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从2000年~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由13.0230亩增加至68.0925亩,人均生态承载力由5.5410亩减少至5.3865亩,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也由8.1390亩上升到63.3525亩。从兰州市近几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可知,目前兰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b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食物消费占用了包括耕地在内的各种农用地资源,本文从包括耕地在内的全部农用地资源角度,动态分析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以便更全面合理地评估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农用地资源需求的影响。【方法】首次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项目的用地类型和折算因子进行探讨,运用改进因子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近30年来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压力进行了宏观估算和动态分析。【结果】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各类用地的总体占用从1980年的1.465标准亩增加到2006年的1.782标准亩,2000年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使直接耕地资源占用显著下降。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和食物足迹近30年来保持强相关性,人均肉类水产足迹的支出弹性为0.43。【结论】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总生态压力非稳定性增加,主要是食物消费模式的变化(耗粮型动物产品和水产消费增加)导致的农用地资源压力。通过固定单产和可变单产的人均食物足迹差异分析表明,中国耕地生产力的提高大大缓解了中国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11.
李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82-14184
以吉林省长春市农大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居民的饮食营养观念和态度、行为方面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合理改善该地区居民营养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发展关键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大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改革现状,厘清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而为大庆地区深化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期推动大庆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发展,这是值得关注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3.
范坤  吴月  陈忠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98-6000
采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计算并分析了2004年陕西省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在各类生态足迹中,化石燃料用地居第1位,说明其能源消费过大,对自然资源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几个举措,即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和加快科技创新,不断研发新材料与新能源。  相似文献   

14.
张吉庆  喻科  何伦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509-6511,6515
根据新疆历年统计年鉴数据,从城乡居民收入变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收入差额变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4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指出自然地理条件、城乡隔离、教育投入差距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是导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阐明了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惟真  姜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707-5708,5712
分析了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畜产品消费现状,指出黑龙汪畜产品消费存在消费能力不足、消费结构不合理、质量安全隐患和收入组群消费差异化程度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从树立健康消费理念、加强畜产品全程产业链质量监控、提高可支配收入入手,推动畜产品消费结构的健康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碳足迹模型分析了2003—2013年邢台市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碳排放足迹生态压力和碳排放足迹强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来邢台市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多,在总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消费所占比例在50%左右。在化石能源消费中,仍以煤炭消费为主,煤炭消费占化石能源消费的97%以上;人均总碳排放足迹变化呈现波动、平稳上升两个阶段,10年间增加了0.748 84 hm2/人。其中,煤炭人均碳足迹变化与人均总碳排放足迹变化一致,石油人均碳足迹总体变化不大,天然气人均碳足迹呈现平稳、波动和快速上升三个阶段;碳排放足迹的生态压力总体为增加态势,且其值大于1,10年间增加了4.998 96;碳排放足迹强度为逐年下降的走势,10年间减少了0.236 29 hm2/万元,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据此,对邢台市未来的能源利用及产业结构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以期为邢台市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和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的食物消费模式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对全国1990—2014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食物虚拟水消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都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长速度快于农村,是农村居民的1.12倍左右;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引起城乡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未来随着食物消费量的不断增加,食物虚拟水消费量也将持续增长,势必对水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倡导城乡居民均衡膳食和健康的消费习惯,改善食物消费模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城乡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会导致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对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社会结构紧张”,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