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是指能够使大学生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的能力和素质,是个人特质和社会学习的综合体现。可雇佣性能力的研究与开发是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战略思维。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学界对可雇佣性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可雇佣性能力的概念解读,并以维度划分与模型建构对其进行双重考量。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维度、高校维度和社会维度提出可雇佣性能力的三维开发策略。未来的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学术展开应把握三个走向,即适当引介西方理论、创新研究范式与拓宽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决定了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培育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有传统教育、教育环境和实践环节。指出金工实习的教学环境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和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和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是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许薇 《吉林农业》2010,(7):233-233
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主要从数据库相关课程的建设实践出发,提出了数据库课程群的建设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像陀螺式上升。这种教学模型涉及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创新实践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索交叉学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交叉学科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趋势,有助于牢固知识基础,提高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由于传统学科观念束缚、教师传统观念制约和交叉学科之间资源共享机制缺乏等原因,高校目前仍以单一学科培养为主流,交叉学科的能力培养环境发展较差,不同学科相互交流的氛围淡薄。为此,高校应当打破学科之间隔阂,建立综合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实践平台,优化交叉学科团队建设,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6.
邵玲  梁廉  胡隼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217-219
结合肇庆学院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依托植物学科多年的专业建设优势,论述在植物学科中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该体系具体建设实施的内容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所取得的成效,探讨植物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些建制性的问题,以适应创新型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不足的现状,参照发达国家创新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提高在校生的可雇佣性是大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将可雇佣性学习动机划分为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技能三个维度,运用468份来自在校大学生的有效问卷,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具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管理技能无显著差异。此结果可以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和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分析了具有创新能力学生的一般特征,重点探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目前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大学生获取前沿知识的关键。文章有效针对商科专业进行第二课堂融入后的分析,进一步强调了"第二课堂"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的方式,分析出高校商科专业目前第二课堂开展的现状,积极寻求出根据第二课堂建设在商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合理构建高校商科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应用型专业,食品科学工程专业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然而长期以来,专业教育存在教学主体地位倒置、协同能力培养不足和实践模式单一的问题,对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支撑。因此,有必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倒逼传统教育模式改革,从专业知识和软实力培养角度提高创新能力培育的载体支撑度和目标达成度,为一流人才培养寻求有效保障。这也成为食品专业发展不容忽视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主要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含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运用TRIZ理论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提高创新能力的创新工具而言,TRIZ理论是目前公认的能够大幅度提高创新效率的创新工具,对于农科大学生来说,掌握这一创新工具能够较快地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农科大学生应当树立有规律可循的创新理念,全面、系统地掌握TRIZ理论,在运用TRIZ理论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摇篮,现代电子信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是大学生自我学习的的重中之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本文就电子信息大学生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培养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该文根据在农业院校指导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种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查阅专业文献能力、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提高学生撰写科技论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大学生可雇佣能力衡量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利克特五点量表对江苏省2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际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划分为沟通交往型能力、学习创新型能力和受挫适应型能力三个主要衡量维度,并进行了家庭背景和人力资本与可雇佣能力的皮尔逊相关分析和一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背景不同、父母亲职业阶层不同以及人力资本存量不同的大学生可雇佣能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整体来看,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在沟通交往和受挫适应型可雇佣能力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始终是教育的难点与重点。双创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教学重点之一。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机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绩效。为了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资料,从社会网络环境和网络中心性两个因素出发,在社会网络的框架下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利用社会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创新绩效,构建有效的社会网络,以辅助科技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深入推进我校教研教改工作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服务区域“城一镇(乡)一村”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重视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构建“134”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地方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把提高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于课内和课外各个教育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