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旅游干扰对贺兰山典型草原生物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旅游干扰的生态影响效应与机制,为风景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方法对贺兰山景区主要游览线路两侧植物群落及其土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强度旅游干扰(低度旅游干扰,中度旅游干扰,重度旅游干扰)对植物群落及其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1)旅游干扰显著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枯落物含量、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p0.05);(2)旅游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较大影响,土壤容重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含水量和电导率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而降低;(3)在旅游干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变化幅度较大,对旅游干扰表现最为敏感;(4)随着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均明显降低,全钾和有效钾随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5)旅游干扰区域土壤养分指标相关性基本与对照区域相一致,土壤全量养分均与其对应的有效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中度旅游干扰并没有影响植被属性;旅游干扰对土壤性质有一定影响,而此影响并没有改变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2.
旅游干扰对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植被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野外采样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旅游干扰对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植被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干扰使得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植被种类趋于简单,具体表现为植被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低于对照(CK),并显著降低了草本层植物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p0.05);(2)干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其综合污染指数的增加(Cu,Pb,Cr),显著增加了土壤容重(p0.05)和降低了土壤pH、土壤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p0.05),但对土壤电导率和全磷没有显著影响(p0.05);(3)土壤速效养分对旅游干扰表现较为敏感,并且旅游干扰导致了土壤性质各指标"表聚性"的消失;(4)旅游干扰区土壤蔗糖酶、转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活度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幅度来看,土壤转化酶活性可以作为鄱阳湖湿地公园土壤健康状况的指示指标;(5)旅游干扰区和对照区土壤微生物数目均以细菌最多,各菌落数目均表现为旅游干扰区域对照区,由此表明了旅游干扰降低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土壤微生物数目,对于不同微生物菌落起着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风景区土壤生态环境因子对旅游干扰的响应规律,为合理开发与保护漓江风景区旅游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对比不同干扰程度下漓江风景区土壤环境指标的差异,分析旅游干扰对漓江风景区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 在旅游活动干扰下,土壤硬度明显增加,5个系列土壤坚实度平均值增加15.55倍,土壤颜色的明度和彩度增加,容重平均增幅为33.43%;枯枝落叶层厚度和土壤自然含水率下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有效钾含量平均降幅分别达到61.31%,61.58%,32.21%,72.08%和36.26%。[结论] 在旅游干扰下漓江风景区土壤生态环境发生阶段性变化,供试区土壤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土壤综合肥力下降,土壤结构变差,进而将对景区植被和景观带来影响,因而应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弱旅游干扰对漓江风景区土壤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业旅游开发对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农业旅游开发对呼伦贝尔沙质土壤草甸草原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1)农业旅游开发显著降低了植被覆盖度、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p < 0.05),对植被优势度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 > 0.05);2)农业旅游开发增加了土壤容重和pH,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3)农业旅游开发显著增加了土壤粗沙(p < 0.05),显著降低了土壤粘粉粒(p < 0.05),对细沙和极细沙没有显著影响(p > 0.05);4)农业旅游开发显著降低了土壤氮素(全氮和碱解氮)和钾素(全钾和有效钾)(p < 0.05),而土壤磷素(全磷和有效磷)则不受农业旅游开发的影响(p > 0.05),其中土壤钾素(全钾和有效钾)变化幅度较大,对农业旅游开发表现较为敏感;5)相关性分析表明:农业旅游开发下植被属性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效养分。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采样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旅游干扰强度(High Disturbance,HD;Middle Disturbance,MD;Lower Disturbance,LD)下的湿地公园土壤酶活性及水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蔗糖酶、脱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MD,HD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 < 0.05),而LD与对照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 > 0.05),即轻度旅游干扰对土壤酶活性影响并不大;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而旅游干扰导致土壤酶活性的“表聚性”趋于消失,并且旅游干扰并没有影响深层(40—60 cm)土壤酶活性;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幅度来看,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可以作为鄱阳湖湿地公园土壤健康状况的指示指标;随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TN,TP,NH4+-N,BOD5,CODCr和高锰酸钾指数均明显增加,TP,NH4+-N增加幅度较大,对旅游干扰表现较为敏感,其中MD,HD水质中TN,TP,NH4+-N,BOD5,CODCr和高锰酸钾指数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 < 0.05),表明了旅游干扰降低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状况,导致其水质出现轻微的富营养化,但轻度旅游干扰对鄱阳湖水质影响并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土壤酶活性与水质状况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表明旅游干扰条件下,土壤水质状况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森林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对旅游干扰的生态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五台山森林植被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研究了不同森林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对旅游干扰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1)各项指数与群落类型有关,群落物种数量越多,其丰富度较大;群落结构越复杂,层次越分明,其多样性指数越大。同时,各项指数与群落发展的限制因素有关,干扰区群落多样性主要受旅游的影响,非干扰区群落多样性主要受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2)干扰区森林群落随着旅游影响的增大,除Simpson指数外,其它指数都呈现下降的趋势。非干扰区森林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除Simpson指数和Alatalo指数外,其它指数都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庆丰采石场人工修复边坡的植被恢复状况和土壤特性进行调查,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与边坡植被恢复状况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因子,以期为岩石边坡的防护及生态恢复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人工修复边坡上,无论是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结构及稳定性,还是土壤质量等,在短期内都难达到周边自然边坡的状态。土壤性质与修复边坡草本层及木本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草本层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对土壤含水量、酸性磷酸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影响较大;木本层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对土壤全磷质量分数、蛋白酶活性影响较大。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有机质等因子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8.
天山北坡煤矿废弃地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野外调查和温室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呼图壁县西沟煤矿废弃地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生活周期、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种子库共有40种植物种,隶属于14科,且多年生植物多达25种(62.5%)。2土壤种子库中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其次为灌木层和乔木层,种子库物种多样性主要受草本层丰富度影响。在科属中,十字花科、菊科、蔷薇科、豆科、禾本科物种丰富度指数较高。3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为0.322,表明地上植被对土壤种子库的贡献较大,但由于长期采矿、放牧,使得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受到较大干扰。西沟煤矿废弃地具有依靠土壤种子库实现生态修复的潜力,但需要积极采取人工措施促进生态修复。研究西沟煤矿废弃地的土壤种子库特征,是合理制定废弃地生态修复措施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安塞县为例,调查了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群落特征,分析了土壤速效N的分布特征、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速效N的分布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从上到下依次降低;在不同植被群落中,土壤速效N含量在A、B层间的变化幅度大于B、C层次间,并且在植被恢复演替的前期,A、B两土层土壤速效N含量的变化相对较小,后期变化相对较大,而B、C两土层土壤速效N含量的变化则恰恰相反.0~60 cm土层土壤速效N的平均含量在植被恢复的草本和乔木阶段,随植被的恢复演替而不断增加,在植被恢复的灌木阶段其含量变化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Menhinick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速效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与土壤速效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在对退耕地进行植被恢复时,应该保持和提高土壤速效N的含量,以保证植被恢复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岷江上游理县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地区人工刺槐林、人工杨柳林、草地和锥花小檗灌丛4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对放牧干扰的响应,以距牧道距离远近的不同设置了3种放牧干扰强度,分别对各植被类型3种放牧干扰强度的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植被类型下,随放牧干扰强度增加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碳(LOC)降低。在人工刺槐林和人工杨柳林,随放牧强度增加,TOC和LOC大致为梯度降低;草地和灌丛表现为随放牧强度增加先降低再升高,这取决于各植被下牲畜的可进入性和植被对牲畜的可利用性。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值随放牧强度增加先下降后升高,轻度干扰值最高,下层土壤CPMI值随放牧强度增加梯度下降,下降幅度介于6.2%~70.41%之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RUSLE模型的山西省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山西省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识别山西省土壤保持功能保护的重点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开展山西省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估。[结果]山西省土壤保持总量为6.52×10~9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强度平均为416.10 t/(hm~2·a)。土壤保持功能总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盆地低,丘陵和山地高"的空间分布格局,极重要区、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的面积分别占山西省国土面积的23.10%,28.33%和48.57%。[结论]山西省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等组成的"多"字形山地地区,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也有一定分布。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山地土壤可蚀性K值的垂直分异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可蚀性K值反映了土壤的抗蚀能力。对武夷山山地10个土壤剖面A层土壤可蚀性K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武夷山山地土壤以较低可蚀性为主,且呈现随海拔增高,土壤可蚀性K值逐渐递减的规律。一方面,垂直山地不同海拔有机碳的含量造成了土壤可蚀性K值的分异;另一方面,土壤可蚀性与土壤质地存在相互影响,土壤可蚀性K值与粘粒和粉粒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特性及其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成达 《土壤学报》1992,29(4):427-436
梅花山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基带土壤为红壤,从下而上依次分布着红壤,黄红壤和黄壤.此外,在一些千米以上的山间谷地,尚有零星的山地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各类土壤的性质均表现有一定的地带性特征.随着土壤类型的垂直地带性变化,其性质也表现较明显的地理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4.
北岳恒山地道黄芪产地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西省北岳恒山地道黄芪产地生态环境现状,采用现场布点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国家现有标准和评价体系对产地大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质量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北岳恒山地道黄芪主产地大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无任何污染,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属砂质粘壤土,形成了地道黄芪生长的独特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秦岭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功能区近十年水土流失与治理资料,选取了合理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较适用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和Topsis法相结合,对秦岭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秦岭生态功能区坝地面积、治理面积和水土保持林面积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该地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整体呈增长趋势,各项措施已经开始发挥功效,生态效益逐步向良性发展,区域生态功能逐渐改善。该评价方法有利于秦岭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的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可为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Bulk precipitation, throughfall, and soil water chemistry were studied from November 1983 to November 1984 at two ridge-top Appalachian deciduous forest sites to isolate causes of differing episodic stream acidification. The Fork Mountain site in West Virginia, which exhibited little episodic stream acidification, had lower deposition of H+ and SO inf4 sup2? and greater reductions of H+ in the water circulating through the forest canopy, forest floor, and mineral soil than the Peavine Hill site in Pennsylvania. Greater neutralization at Fork Mountain was linked to higher Ca and Mg carbonate contents in the sandstone and shale soil parent materials. Fork Mountain had greater amounts of exchangeable bases in the organic and mineral soil horizons. Neither site appeared to be accumulating SO inf4 sup2? in the soil, with Peavine Hill losing 56% more than was received in bulk deposition. Anions in soil leachate at Fork Mountain were largely balanced by Ca2+ and Mg2+, while at the Peavine Hill site A1" was the dominant c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ypically-low carbonate content of sandstone and shale soil parent materials commonly found in Appalachian forests may be a key parameter controlling soil and stream acidification. Data for the one-year period also suggest bulk deposition of H+ was 63% greater at Peavine Hill than Fork Mountain.  相似文献   

17.
金华北山阔叶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祥  鲍毅新  孔军苗  葛宝明 《土壤》2005,37(5):545-550
2003年10~11月,对金华北山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1445只,隶属3门,7纲,18目。其中近孔寡毛目(线蚓科)、鞘翅目为优势类群,正蚓目、弹尾目、膜翅目、双翅目、蜘蛛目、蜱螨目为常见类群。通过对两个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的对比分析,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常见类群组成成分及类群数基本相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差异不大。在垂直分布上,两者的变化基本一致,类群数和个体数量随土层的加深呈递减趋势,且表聚现象明显。土壤养分和pH值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旅游踩踏对五台山东台山地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五台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调查与室内研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1)在不同海拔高度处,踩踏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无踩踏区酶活性踩踏轻微区酶活性踩踏严重区酶活性;表层(0—20cm)土层酶活性下表层(20—40cm)土层酶活性;(2)在不同海拔高度处,两个土壤层的踩踏严重区脲酶、蔗糖酶活性与无踩踏区的脲酶、蔗糖酶活性差异显著,但轻微区蔗糖酶活性与无踩踏区无显著差异;(3)在不同的海拔处,表层和下表层的踩踏严重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无踩踏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p0.05);表层轻微区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与无踩踏区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五台山东台山地草甸土壤酶活性已受到人为踩踏的破坏,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景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拔与岩性变异对石灰岩发育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中亚热带区海拔、岩性变异对石灰岩发育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约2 000 m的重庆金佛山山顶区,灰黑色钙质页岩石灰岩发育的黑色石灰土,矿物组成复杂,除伊利石为主外,还有少量蛭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有一定量的母质残留矿物(滑石和滑间皂石);由砂页岩和灰岩互层母质发育的山地黄棕壤,以蛭石为主,伊利石和高岭石其次,有三水铝石和弱结晶针铁矿。在金佛山中下部(600~1 200 m),石灰岩发育的黄色石灰土以蛭石或伊利石为主,有一定量的高岭石,普遍出现针铁矿。湖南怀化盆地海拔200多米,纯灰岩发育的红色石灰土为伊利石、蛭石和高岭石(含埃洛石)组合型,有结晶好的针铁矿和少量赤铁矿。海拔显著影响高岭石含量、针铁矿结晶度,海拔降低时高岭石含量增加,针铁矿结晶度提高。在金佛山山顶区,石灰岩母质岩性和微地形变异对土壤成土过程和黏土矿物组成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贾重建  卢瑛  吴刚  黄伟濠  秦海龙  姜坤 《土壤通报》2022,53(5):1049-1055
【目的】揭示广东罗浮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特征的分布规律。【方法】在广东罗浮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0个土壤采样点挖掘剖面,采集各发生层土壤,测定了土壤颗粒组成、有机碳(SOC)、全铁(Fet)、游离铁(Fed)、无定形铁(Feo)、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性质,分析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海拔、土壤颗粒分布及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黏粒含量、颗粒分形维数均呈减小趋势,且与海拔高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随土壤质地的变细,分形维数平均值由2.7601上升到了2.8954,即分形维数随土壤质地的变细而增大;颗粒分形维数与砂粒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黏粒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形维数与SOC、Feo、Feo/Fed、CEC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与Fet、Fed含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Fet、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