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免疫功能药剂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免疫细胞、组织与器官,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胸腺和淋巴组织(淋巴结、脾、扁桃体).在执行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分化为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  相似文献   

2.
影响鸡免疫应答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免疫类型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是指来自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在胸腺依赖区中被诱导分化成熟为T细胞,在受到抗原或有丝分裂源的刺激后,分化增殖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所表现出来特异性免疫.这类免疫应答不能通过血清传递,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胞所传递.体液免疫是指来自于骨髓的淋巴细胞在法氏囊依赖区诱导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产生抗体以及血液性抗体与相应抗原接触后引起一系列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应答方式[1].分析和掌握影响鸡免疫应答因素,对于制定适合现地养禽场的免疫程序和选择合理疫苗,保证该养禽场生物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又称细胞素是由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角质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具有介导、调节免疫和细胞生长、造血和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即为一类非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有多种名称:如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舌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趋化性细胞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集落刺激因子;主要由白细胞产生又作用于白细胞的细胞因子称为白细胞介素。  相似文献   

4.
家禽免疫应答即禽体如何识别外来的非自身物质,如何对“非己”物质做出反应以及如何消灭该物质的过程。家禽免疫应答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物理屏障、先天免疫细胞、抗微生物物质和补体系统。第三个阶段为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致敏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体液免疫主要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家禽的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作用,共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为禽体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1脂溶性维生素 1.1维生素A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A可显著提高鸡的免疫功能。维生素A可直接作用于B细胞。增强机体可溶性或颗粒性抗原产生的体液免疫功能,参与和促进抗体的合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刺激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的分泌,诱导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的成熟。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鸡的免疫系统包括法氏囊、胸腺、骨髓、脾脏、哈德尔氏腺、盲肠扁桃体和初级淋巴结。主要的免疫功能是在网状内皮系统参与下,由分化的淋巴细胞来完成。 细胞的免疫机能 成熟的T细胞形成“抗原识别系统”,还能产生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数种物质。此外,T细胞也参与B细胞的激活。感染之后,T细胞通过产生记忆细胞,特殊的效应细胞(淋巴细胞)、抑制细胞进行应答。成熟的B细胞连续地从法氏囊,向其它淋巴器官移动,一直持续到大约8周龄。B细胞移出法氏囊时,它的表面被非特异性抗体所覆盖。它对感染的应答是通过记忆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1组成 仔猪的免疫系统由具有免疫作用的细胞及其相关组织和器官组成,是产生主动免疫力的物质基础,包括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仔猪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地方。胸腺作为T细胞成熟的场所,也产生胸腺激素。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3是一种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剂,主要表现为对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维生素D3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抗体、淋巴因子、补体和单核因子等功能紧密相关。但关于维生素D3对家禽免疫细胞、免疫因子调节的研究甚少。本文就维生素D3的免疫功能及其对家禽T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APC)和免疫因子调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泰山赤灵芝提取物对雏鸡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提法从泰山赤灵芝中制备提取物 ,提取率为 3 .48% ,采用蒽酮法测定泰山赤灵芝提取物 ( Taishan Ganoderma lucidum Ex-tract,TGL E)中灵芝多糖含量为 2 0 %。本试验研究了 TGL E对京白 系雏鸡免疫器官发育、组织学变化、血液中白细胞总量、白细胞组成以及 T、B淋巴细胞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TGL E能够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 ,血液中白细胞总量增加显著 ,白细胞组成比例发生明显变化 ,血液中 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加 ,同时 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畜禽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细胞广泛参与机体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识别、黏附、浓缩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等能力,并且还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机体的生理状况以及所处的环境均可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文章阐述了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并对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1红细胞的免疫功能1.1清除CIC红细胞膜上已明确的补体受体有Ⅰ型补体受体(CR1)和Ⅲ型补体受体(CR3)。目前认为,绝大多数C3b免疫复合物(C3b-IC)可与CR1连接。CR1广泛存在于红细胞、多形核白细胞(PMN)、巨噬细胞以及T、B淋巴细胞膜的表…  相似文献   

11.
免疫佐剂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使机体对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达到非特异性增强或改变,对免疫反应类型改变或使抗原免疫原性增强,但自身没有抗原性物质.佐剂对抗原及参与免疫应答细胞产生作用,通过对巨噬细胞活性的增强,T、B细胞反应促进来发挥自身作用.抗原表位可由佐剂突出,对免疫应答具有较强的诱导;一些会缓慢释放颗粒化抗原,而实现免疫应答的持续诱导.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物质都被发现具有佐剂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A可显著提高鸡的免疫功能。维生素A可直接作用于B细胞,增强机体可溶性或颗粒性抗原产生的体液免疫功能,参与和促进抗体的合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刺激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的分泌,诱导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的成熟,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某些传染性疾病如球虫病、蠕虫病等可降低维生素A原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从而导致维生素A缺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758-1762
为了研究马鼻狂蝇蝇蛆感染蒙古马的细胞免疫反应,2015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屠宰场收集感染马鼻狂蝇蝇蛆的蒙古马4匹,健康蒙古马2匹,采集马的咽部和咽后淋巴结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试验,并利用graphpad prism5.0软件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的CD3、CD20、CD68阳性细胞表达率进行分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咽部组织内B淋巴细胞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率差异极显著(P0.001)。咽后淋巴结内的T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B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率差异极显著(P0.001)。在咽部和咽后淋巴结B淋巴细胞增多说明,获得性免疫反应发挥作用以后产生了针对马鼻狂蝇蝇蛆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说明,在抗原提成细胞中T细胞识别抗原产生,宿主已经产生了获得性免疫反应。巨噬细胞数量增多,说明巨噬细胞在感染组的抗原提成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提呈抗原而且发起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正>鸡白细胞介素-2(白介素-2、rCh IL-2、IL-2)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并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IL-2可提高辅助性T细胞数量和活性,活化巨噬细胞,诱导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等多种杀伤细胞的分化和效应功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IL-2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具有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分泌等功能,具有提高机体体液免疫的功能。为了验证白介素-2(rCh IL-2,IL-2)的生物学功能,特开展相应试验,结果显示IL-2具有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转移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因子(transferfactor TF)是由人和动物白细胞中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一类小分子可透析物质。转移因子带有致敏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信息,能够特异地将供者所具有的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使受者获得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即转移和扩大细胞免疫力,是一种新型免疫激发剂,具有传递免疫信息、激发免疫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和细胞化学反应,对中华鳖消化道黏膜固有层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华鳖消化道固有膜内均有淋巴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粒性白细胞分布。其中,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大肠和小肠,以小淋巴细胞为主,细胞的核一质比大,胞质中含有数个圆形嗜天青颗粒。60%~70%的淋巴细胞为T淋巴细胞(ANAE阳性细胞)。浆细胞也主要见于肠道。而肥大细胞主要散布于食管和胃壁内。虽然可见淋巴细胞聚集现象,但从食管至泄殖腔均未见淋巴小结。  相似文献   

17.
正细胞因子又称细胞素(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和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参与适应性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并参与造血和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多功能小分子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调节免疫应答、造血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今已经有多种动物的IL-6被克隆成功,如猪、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多糖作为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各种免疫活性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还具有保护肝脏、肾脏、降血糖、抗衰老等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概述了蛹虫草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9.
原虫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肠道黏膜免疫应答,其侵入机体时,会触发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反应,包括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以及效应T淋巴细胞的形成。T淋巴细胞包括CD_4~+和CD_8~+两大类,CD_4~+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通过膜表面分子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辅助并调控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与功能;CD_8~+是杀伤细胞,也是肠道上皮细胞主要表达因子,功能与自然杀伤细胞相似,可以与被感染上皮细胞接触将其杀死。B淋巴细胞主要功能是制备抗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文章将从两方面论述原虫与机体免疫应答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动物机体是一个繁杂而又统一的整体,高等动物的免疫功能是由免疫系统来实现的,特异性免疫的建立主要是形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与抗原作用的结果。当一种抗原初次进入健康机体后,经一定的潜伏期,血清中才有抗体的出现,潜伏期的长短与抗原的性质、进入途径等有密切关系。抗体的产生,首先合成IgM,在血液中经数周至数月即可消失;随后IgG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