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4月27日,深圳检疫局盐田分局从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中抽取样品送动植中心进行病毒检测。经隔离种植后,发现有一株百合叶片上出现斑驳、条纹、扭曲等症状,疑是百合斑驳病毒侵染。随后,采用百合无症病毒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扩增得到一条大约500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这与期望结果一致。为了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又将RT-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百合斑驳病毒多聚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一致,也与预先设计的基因片断完全一致。从而表明,从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中确实携带有百合斑驳病毒(Uly mottle virus)。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检测和鉴定采自江西省莲花县百合样品.[方法]利用已报道侵染百合的3种主要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ptomless virus,LSV)的特异性引物对样品进行RT-PCR分...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在百合无症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百合无症病毒、植物18SrRNA基因的特异扩增引物和各种对照的探针,将探针固定在醛基化玻璃片基上,完成植物基因芯片制备。提取百合种球总RNA,经RT-PCR扩增相应区段并用Cy3dCTP进行标记,用标记的PCR产物与芯片杂交,扫描仪对杂交结果进行扫描,GenePixProd.0软件对杂交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从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中检测出百合无症病毒,证明了该实验研制的植物病毒基因芯片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4.
百合病毒病及其检验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沈淑琳 《植物检疫》1996,(4):223-226
百合病毒病及其检验沈淑琳(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00029)自Stewart(1896)描述百合的坏死条纹以来,相继报道了病毒病原14种,类菌原体1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病毒有4种,即百合无症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郁金香碎锦病毒和百合丛簇病毒...  相似文献   

5.
侵染唐菖蒲和百合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侵染百合和唐菖蒲的南芥菜花叶病毒、百合无症病毒和菜豆黄花叶病毒,建立了同时检测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上述3种病毒保守的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了反应条件.通过对9种不同寄主和6种病毒的检测,验证该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稳定性,其灵敏度为植物总RNA稀释101~102倍.特别是,该方法缩短了检测周期,适合于植物病毒快速检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百合无症病毒云南分离物的CP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为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成员,是为害百合的主要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7.
以18S rRNA为内参照的多重RT-PCR检测3种百合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多重PCR体系各成分和循环参数进行了摸索和优化,建立了以18SrRNA为内参照的同时检测3种百合病毒的多重RT-PCR体系,所检测的3种病毒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百合斑驳病毒(LMoV)和百合无症病毒(LSV)。它们为侵染我国百合的主要病毒。在RT反应体系中加入3种病毒和18S rRNA的特异性反向引物的混合物,使反应体系中各反向引物终浓度均为0.5μmol/L,反转录酶(AMV)反转录合成各病毒和18SrRNA的互补第一链cDNAs。多重RT-PCR条件实验显示:将标准RT-PCR体系中的Taq HS DNA聚合酶量改为0.100U/μL,Mg2+浓度改为4.0mmol/L,各引物浓度选择0.2μmol/L,那么25个循环反应以上就能在一个反应管中以18SrRNA为内参照同时检测百合中的3种常见病毒。用该体系检测了10个百合样品,同时与32P同位素标记膜杂交检测作对照,结果显示,该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量进口的百合种球易携带多种检疫性病毒及限定性有害生物,进境口岸实验室对百合种球病毒的检测尤为重要.以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为对象,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DAS-ELISA)及反转录PCR(RT-PCR)方法进行检测,根据过程与结果,初步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感染百合无症病毒(LSV)的百合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856bp大小的LSV CP基因片段.经Blast比对发现,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发表的ISV CP基因序列(DQ294655.1)同源性为97.31%.由该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相似度为98.6%,仅存在某些氨基酸的差异.经过聚类分析表明,该C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厦门和兰州分离的病毒遗传距离较近,而与海宁和广州分离的病毒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0.
百合无症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 virus,LSV)属于线形病毒科(Flexiviridae)、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 (Carlavirus),是危害百合的主要病毒之一。LSV 的寄主范围很窄,只限于百合科(Liliaceae)植物, 单独侵染百合常为隐症,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时产生花叶、畸形、坏死斑等症状,严重影响百合切花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百合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病毒病发生日趋严重。为了防止病毒随种球扩散与传播,迫切需要建立灵敏、快速的病毒检测方法。我们在百合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成功制备了LSV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以单抗为核心的间接抗原包被ELISA(ACP-ELISA)、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免疫斑点法(Dot-ELISA) 和组织印迹法(Tissue blot-ELISA)等快速检测 LSV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百合无症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百合无症病毒的病原学、病害流行学、细胞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其检测和防治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需进一步澄清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和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BYMV)是侵染百合和唐菖蒲的主要病原物,受这三种病毒侵染的唐菖蒲和百合植株长势减弱、切花质量降低、种球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carlavirus, LSV)属于香石竹潜隐病毒组(Carlavirus),是单链正义RNA病毒。基因组全长为8 394 bp,共有6 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gment,ORF),分别编码RNA依赖的RNA复制酶,三基因连锁结构, 外壳蛋白和16 kD核酸结合蛋白。主要侵染百合属、郁金香属植物,通常在百合上不产生明显症状,与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复合侵染时,导致叶片出现坏死斑。LSV 是危害百合的重要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近年来国内陆续有该病毒病的报道,其发病率一般在40%-50%,二代种球的带毒率在90%以上, 严重制约了我国百合鲜切花的产量和质量,目前LSV已成为各口岸进出口百合种球的主要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14.
郁金香和百合是最重要的百合科球根花卉。病害是制约郁金香和百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害和病原。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原真菌有镰刀菌、灰霉和炭疽菌;主要病原细菌有萎蔫短小杆菌、果胶杆菌属和迪基氏属软腐细菌;主要病毒有郁金香碎色病毒、百合斑驳病毒、百合无症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等RNA病毒。主要植物病原线虫有短体线虫、茎线虫和滑刃线虫。线虫取食伤害郁金香和百合的根、鳞茎和芽,促进病原真菌和细菌对植物的复合侵染;毛刺属和拟毛刺属线虫除侵害郁金香和百合,还作为介体向植物传播烟草脆裂病毒。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线虫,南芥菜花叶病毒、草莓潜隐环斑病毒和番茄环斑病毒等RNA病毒是与郁金香和百合相关的主要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也介绍了鉴定这些病原的常规方法和新方法,为建立郁金香和百合主要病原的检测检疫体系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方法从甘肃地区引种的切花百合上克隆了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的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基因与细胞质内含体(cytoplasmic inclusions,CI)基因的3′端600 bp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T-28a-CP-CI200。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CP-CI200。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进一步用其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多抗与感染LMoV的百合叶片中的病毒CP与CI均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健康百合叶片无反应。用该多抗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百合叶片样品,相对于RT-PCR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了93.3%。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检测百合斑驳病毒的试剂盒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RT-PCR方法从甘肃地区引种的切花百合上克隆了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与细胞质内含体(cytoplasmic inclusions,Cl)基因的3'端600 bp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T-28a-CP-CL200.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CP-C1200.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进一步用其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多抗与感染LMoV的百合叶片中的病毒CP与CI均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健康百合叶片无反应.用该多抗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百合叶片样品,相对于RT-PCR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了93.3%.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检测百合斑驳病毒的试剂盒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特异性检测百合X病毒(LVX)、百合无症病毒(LSV)及百合斑驳病毒(LMoV)的单一、双重及三重PCR体系并对各体系的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PCR体系可检测的LVX最低浓度在1×10-7μg/mL,LSV最低浓度在1×10-8μg/mL,LMoV最低浓度在1pg/mL;双重PCR体系可明显检测的LVX、LSV最低浓度在1pg/mL,LSV、LMoV最低浓度在1ng/mL,LVX、LMoV最低浓度在1pg/mL;三重PCR体系可明显检测的LVX、LSV和LMoV的最低浓度为1ng/mL。  相似文献   

18.
通过带病组织汁液和带病组织超薄切片负染电镜技术对侵染观赏百合的病毒粒子和内含体进行观察,证明在表现不同症状的5个品种中存在球状、短线状、长线状、短杆状4种病毒粒子和晶体状、风轮状、束状、卷筒状、正六边形5种内含体,通过ELISA检测及病毒粒子形态、大小及内含体形态分析,确定球状病毒粒子(直径29.5 nm)为黄瓜花叶病毒,短线状病毒粒子(593.29~639.97 nm×12.15~14.12 nm)为百合无症病毒,长线状病毒粒子(757.58~846.25 nm×12.12~12.75 nm)为马铃薯Y病毒,短杆状病毒粒子(500~807.69 nm×153.85~192.31 nm)为烟草脆裂病毒。  相似文献   

19.
应用特异引物和简并引物检测百合斑驳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特异引物和简并引物对百合斑驳病毒(LMoV)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特异引物和简并引物均能从LMoV感病百合组织中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标片段,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简并引物还能从感染TBV的郁金香病叶中扩增出目标片段.将感染LMoV组织总RNA以10倍梯度稀释成不同浓度检测,特异引物检测的灵敏度为10-4,简并引物的灵敏度为10-3.对特异引物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与LMoV不同分离物的序列同源性为90%~99%,说明采用本研究确定的方法检测百合斑驳病毒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百合脱毒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Lilium)多年生球根植物,是国际上主要鲜切花之一。百合在生产中一般采用无性繁殖,而百合病毒可通过种球传播。因此,病毒一旦感染百合,即在种球内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种质严重退化,给百合种植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迄今已发现引起百合种球退化的病毒及其类似病原多达12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百合潜隐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TB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成熟,通过组培脱毒为解决百合种球病毒性退化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国内外对百合组培脱毒进行的系列研究表明,获得脱毒苗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