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松墨天牛辐射不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40 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与未经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之间的配比试验结果表明:40 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过的松墨天牛雌、雄虫,其生育力下降显著,在和未经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雌、雄虫的生殖竞争中,能降低未经辐照处理松墨天牛生育卵的孵化率。该剂量为松墨天牛辐照处理的全不育剂量和内交不育剂量。该剂量的辐照处理对松墨天牛雄虫寿命的影响较雌虫显著;而对配对雌、雄虫的寿命无显著影响。从而证明释放辐照松墨天牛不育虫来降低林间松墨天牛种群数量,达到防止松材线虫病扩散和蔓延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中的江川、石林,滇西北的华坪、永胜遭受松墨天牛危害的云南松林作为调查对象,并开展相关的室内饲虫实验,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此了解了松墨天牛各虫期的生活习性;以及该虫在4个县的虫口密度特征。针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虫口密度状况分析了该虫在云南省的危害潜力,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马尾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和黑松饲养松墨天牛,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营养效应以及对体内酯酶与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补充营养期松墨天牛的营养效应、酯酶与羧酸酯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用马尾松和雪松饲养的试虫,羽化后第5天体质量开始增加;其余3种树种饲养的试虫,至第7天体质量才开始增加.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其相对取食量、相对代谢率和食物利用率均高于取食其他4种寄主植物的试虫;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体内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的试虫;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是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最适寄主.  相似文献   

4.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松墨天牛测报与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松墨天牛Monocharmus alternatus Hope的预测预报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能诱集到松墨天牛等多种森林害虫,同时该灯配以频振式高压电网触杀,使松墨天牛等害虫落入灯下专用的接虫袋内,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说明该灯可以用于松墨天牛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5.
应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分别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马尾松林内监测天牛种类、群落结构,探讨主要天牛成虫的种群数量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富阳市东山村马尾松次生混交林和淳安县姥山马尾松种子园分别有20和12种天牛。前者的天牛物种数高于后者,而钻蛀松树天牛物种个体数后者高于前者。蛀松天牛种类有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松幽天牛和薄翅锯天牛。前者松林内松墨天牛为优势虫种,短角幽天牛为亚优势虫种;后者松林内短角幽天牛为优势虫种,松墨天牛为亚优势虫种;樟泥色天牛均为两地松林内的伴生虫种。  相似文献   

6.
松墨天牛发生规律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松墨天牛在松林发生的规律,阐述了松墨天牛的发生与林分树种组成、树龄、树木长势、抚育管理、坡向等的关系;分析了该虫虫口数量对马尾松为害的影响;该虫在被害立木上的垂直分布及被害小枝的直径情况,为防治该害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松墨天牛是一种危害马尾松等林木的虫种,成虫又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近些年来,该虫在我国扩散速度很快,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本文系统综述了松墨天牛在我国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条件、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对该虫今后在生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制定该虫综合防治策略和方案也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影响松墨天牛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年均气温及≥10.8℃积温,建立松墨天牛适生性空间分布模型;利用云南省常规气象站点历史数据以及其它环境变量因子,建立云南省年均气温空间模拟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及建模功能,完成云南全境的年均气温≥10.8℃积温的空间连续化模拟与表达.最后以90 m×90 m空间尺度,实现了云南省松墨天牛空间适生性计算、空间分布模拟与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松墨天牛适生性较广,云南北部雪线附近及雪线以上的高山地区为不适宜区,滇西北及滇东北的高山区域为低适宜区之外,云南大部分为松墨天牛的高适生区或较高适生区,适生性明显与生态区位相关.以定量化、精细化及可视化方式进行松墨天牛适生性研究,能获取山头地块的适生级别,从而为森防部门的预警及风险评估发布、基层单位开展有针对性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噻虫啉药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根据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高效低毒杀虫剂2%噻虫啉微胶囊对林间松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微胶囊对松墨天牛等难以防治的鞘翅目害虫有速杀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6~2008年,在仙居县官路镇大北地溪林场进行蛀干类害虫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试验,对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数量与15个气象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松墨天牛诱捕效果的气象因子为观察日前12天内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水汽压、平均低云量。本该研究结果为松墨天牛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家界市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张家界地区松褐天牛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已基本摸清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张家界地区目前松褐天牛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病治理区病原数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松材线虫病治理区室内、林内松褐天牛羽化期携带松材线虫以及诱木中松材线虫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室内、林内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几率分别为25.5%、22.0%;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量均以6月份最大,平均625条/头、478条/头;诱木中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与其寄生的枯死诱木含松材线虫数量呈正相关,5%水平上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6-1999年在浙江省富阳市,新昌县等地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明确了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携带和传递松材线虫特性,研究出新型松褐天牛引诱剂(M99),并取得应用预测和防治松褐天牛的显著效果,采用松材线虫早期诊断,病木伐除清理,引诱监测,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扑灭了一个松材线虫病新发生地,建立了6700hm^2的综合防治示范林,总结出包含有八章五十一款的“浙江省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海拔地区松褐天牛发生规律,给松材线虫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2019~2020年通过在不同海拔设立试验点,对松褐天牛发生规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500~800 m松褐天牛数量最多,在海拔800 m以上松褐天牛数量最少。整株样木中,除伐桩外,其他部位均有松褐天牛,松褐天牛在被害树上的数量分布为树干中段>下段>上段>侧枝。因此,在5~7月开展松褐天牛防治,对控制松褐天牛虫口密度是一个关键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天牛种类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明确辽宁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的种类及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从5月上旬至9月下旬天牛羽化期,在辽宁省抚顺、大连、丹东和本溪4个松材线虫发生区进行林间调查,收集诱捕器内收集到的天牛成虫,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并统计每一种的数量,2020年4月在抚顺大伙房林场调查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收集包网疫木内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活体剪碎,采用贝曼式漏斗法分离其体内携带的线虫。并对线虫进行形态学和基因组学鉴定。 结果 表明,在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共调查到9种松树天牛,分别是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松皮花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双簇污天牛、灰长角天牛和钩突土天牛。其中,能够携带松材线虫的天牛共计有4种: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和脊鞘幽天牛。云杉花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的试验中,共检测了160头从疫木内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平均携带量为513.69条·头−1,最大携带量为10060条·头−1。 结论 根据林间诱捕天牛的数量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证实云杉花墨天牛为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数量最多的天牛种群,并推测其为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大连市松材线虫发生区内褐梗天牛种群数量较多,但其是否为传播媒介尚未有定论,目前大连市松材线虫主要媒介昆虫为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16.
林间用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进行防治松褐天牛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松褐天牛有较强的杀灭效果,且持效期达30 d以上。在喷洒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的林区,平均每个诱捕器的成虫诱捕量为32.4头,诱木上平均成虫产卵刻槽数为19.6个/m2;而在对照区,平均每个诱捕器的成虫诱捕量为93.8头,是喷药区的2.83倍,平均刻槽数达191.02个/m2,是喷药区的9.75倍。施药的相对防治效果可达86.3%。  相似文献   

17.
广州部分公园的冷岛效应及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纯  熊咏梅 《广东园林》2012,34(3):28-32
结合植被种类和群落结构调查,对广州四个城市公园绿地的温湿度进行自动监测,每1小时一次,连续监测30天,并采用PCA排序法分析广州市公园的"冷岛"效应与植被、公园面积等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天公园气温降低值和相对湿度增加值大小排序一致,黑夜的排序则与之相反。白天的月气温降低与公园面积、水体面积和乔木平均胸径呈正相关;月气温降低与乔木密度呈正相关;月、白天、黑夜相对湿度增加与乔木平均树高、乔木平均胸径、水体面积呈正相关。最终得出结论,广州市的城市公园具有显著的降温增湿效应,且日间降温增湿的幅度大于夜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松墨天牛在江西南北不同地区的季节性物候特征和种群动态规律,为提高当地松墨天牛的种群监测预报水平和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方法 在江西境内沿约1°的纬度梯度自南向北分别设立全南、南康、万安、南城、湾里和浮梁等6处的马尾松纯林作为监测点,通过悬挂诱捕器的方式进行林间种群监测,统计松墨天牛在各地的成虫的始见期、终见期和活动高峰期等物候学特征以及种群密度和雌雄性比等指标。 结果 松墨天牛在江西的始见期在3月下旬—5月上旬之间且自南向北明显延迟,终见期在10月上旬—12月上旬之间且自南向北明显提前,成虫发生期持续5~9个月且自南向北呈明显缩短趋势。成虫的活动高峰期出现时间自南向北逐渐延后且峰值由2个过渡到1个。种群密度以赣中地区最大,偏南或偏北地区的种群数量均明显下降。松墨天牛在江西各地的成虫偏雌性,性比在1∶0.74至1∶0.87之间且不存在地区间的差异。松墨天牛全年诱捕量和该地马尾松死亡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结论 地理纬度和当地气候条件明显影响松墨天牛的季节性物候发生期和成虫活动高峰期,种群密度与其寄主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管氏肿腿蜂及其携带球孢白僵菌进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死亡率随着接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的接蜂量(虫蜂比1∶2~1∶5)下,松墨天牛龄期越大,被寄生效果越低,对3龄幼虫的平均寄生死亡率为90%,4龄虫平均为77.5%,5龄虫平均为52.5%。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约1×107个孢子时,对4~5龄松墨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5%、75%和100%;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木段内的松墨天牛幼虫寄生感染死亡率为87.13%。  相似文献   

20.
松褐天牛交尾产卵行为和卵期、孵化率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褐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交尾 ,雌雄均无专一性 ,既能一雄多雌 ,也能一雌多雄 ;交尾次数对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成虫对产卵场所的树种和树性有显著的偏嗜性选择行为。据测定 ,在 6月下旬至 7月下旬平均卵期 4.0 4天 ,卵的孵化率为 85 .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