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古堰乡黄荆坝村六组养蚕能手谭泽秀,今年蚕桑总收入1440.44元,其中养蚕3张,产茧217斤,收入347.94元,育桑苗一万株,收入400元,为社员共育了小蚕29张,收入282元,平均张产茧一般达60斤左右,比全乡平均张产41.4斤高出50%,由她共育的小蚕,次次都是苗全蚕壮,发育快、长势好,很受社员欢迎,找她共育小蚕的人也一次比一次多。她介绍搞好共育的体会是:处事公道,取信于人;单收单喂,适期分蚕;严格消毒,坚持防病;精选桑叶,适温细喂。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正> 81年我们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户养,我养大蚕四张,其中春蚕一张产茧102斤,产值223元,上茧率97%,斤茧价平均2.2元。夏蚕一张产茧107斤,张产值182.7元。早秋一张产茧79斤,产值132元。中秋蚕一张产茧80斤,产值146元。共产茧370斤,平均张产92.6斤;产值684元,平均张产值179元,除按合同交队340元,获得超产奖344元。出售良桑苗3300株收入158元,蚕桑两项共收入842元,人均增收达到141元。党的政策落实得好,兴桑养蚕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好门路,深深感到有劲头。81年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场桑园建设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把养蚕生产水平提高一步,在搞好夏蚕试点的基础上,中秋蚕全部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养,取得了较好成绩。今年,我场中秋蚕共养蚕种一百一十八张,产茧七千三百五十一斤,平均张产六十二点三斤,产值达一万另六百二十五元。与去年中秋蚕比较,多养蚕种二十六张,而产茧量增长一点八七倍,产值增长一点八二倍。今年,我场是养蚕以来第一次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养。通过边生产、边探索、边  相似文献   

4.
<正> 石泉县池河区,在县委领导重视和省、县技术部门指导下,今春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取得显著增产效果。全区春茧总产达到四万二千余斤,比七九年春茧二万五千零一十七斤净增一点六万余斤,增长六成以上,一季超去年全年蚕茧四万一千五百四十九斤的总产量,这个区今春共修建投产的小蚕共育室五十三处,正在修建的三十多处,通过春蚕饲养实践,小蚕共育显示出八大好处:  相似文献   

5.
我县人和大队的小蚕共育室,是一九七六年春开始办的。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办与不办大不一样。一九七五年没有搞小蚕共育,全大队平均单张产茧43.6斤;一九七六年办了共育室,平均单张产茧58.5斤,提高34%;一九七七年全大队养蚕272张,产茧17154斤,平均单张产茧63.1斤,单张产值85元。病死蚕显著减少,造造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县潘溪公社双基堡大队,拥有河滩桑园80亩.其中有1966年栽植老桑园5亩外,其余均是1980年新栽二年生桑园.1981年,该队由于科学养蚕和经营管理工作跟不上,全年养蚕21张,产茧404.5斤,张产茧为15斤,蚕茧收入587.29元,张产值仅有21.7元.今年该队在公社的支持下,对本队的蚕桑生产实行了"集体管桑,出售桑叶,小蚕共育,大蚕分户,蚕茧收入归己"的办法,使今年该队的蚕茧产量和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来,我县的秋蚕饲育在养蚕生产中一直占极重要的地位。去年,我县共养秋蚕1480张,产茧50000多斤,分别占全年总饲养量和总产茧的62%和55%。很多社队由于饲育得法,取得了秋蚕茧的丰收,促进了全年的产量。例如天王公社天王大队去年135亩桑园分6期养秋蚕271张,产茧11,684.5斤,平衡张产茧43.1斤,平均亩桑产秋茧86.6斤,使该队,全年平均亩桑产茧达到183.5斤;县功公社桃园大队去年43亩桑园分3期养秋  相似文献   

8.
小蚕饲育专业化,可以根据小蚕的生理特性,创造适合的饲育环境,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养好小蚕,为大蚕饲养打好基础,确保蚕茧稳产高产。饲养小蚕所需房屋用具和劳力比饲养大蚕少得多,因此,小蚕专业饲育,一般都能办到。我县现有小蚕专业共育室590个,基本上是一个大队一个,有固定的小蚕饲养队伍2千多人,承担着全县每批1万余张种的小蚕饲养任务,初步实现了全县小蚕饲育专业化,改变了过去蚕茧张产低而不稳的局面。近几年来,我县春蚕张产接近80斤,夏秋蚕张产在50斤以上,比小蚕  相似文献   

9.
<正> 我县1971年开始推广小蚕炕床养蚕,由于炕床保温保湿好,特别适合小蚕生理,蚕儿发育良好,并有节约燃料,节省人工等作用。在未推广炕床养蚕的1970年春,全县平均张茧量是64.7斤,1971年重点推广了炕床育,全县平均张产茧量达71.6斤,81年平均张产茧量达80.3斤(炕床育蚕种占总发种数的97.5%)。如洪声公社自1971年春期推广了炕床育后,张产逐年上升。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正> 石泉县凤阳公社同心二队刘典秀,全家8口人,全半劳力仅1.5个,过去劳力不足,欠队上粮和款。今年包养10张蚕,产茧479.4斤,收入915.16元,除交队825.16元,记工3000分,还得超产奖90元。石泉县前池公社双营二队贺显青,今年45岁,全家8口人,只有一个半劳力,今年包养6张蚕,产茧420.8斤,得款689元,承包记工4766分,劳动日分钱400元,分粮1906斤。  相似文献   

11.
桑叶是蚕的饲料,是生产茧丝的物质基础.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量、蚕造的稳定及茧质的优劣.因此,要取得蚕茧高产优质,必须首先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目前我国主要蚕区桑树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差异较大.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地区,种植密植桑,亩产叶高达8000~10000斤,大面积平均产量在3000斤左右,是我国桑园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一个地区,主要种植广东荆桑,叶片小、叶肉薄,质量较差,收获工效低;江浙桑树品种是湖桑和火桑两大类,叶质较好,但种植形式多为大树桑,亩产叶平均1500~2000斤;我区是个新区,主要利用河滩地、山坡地种植钦洲荆桑为主,亩产可达5000~6000斤,有些高产户亩产可达8000斤以上,但大面积平均产量只有1000斤左右.根据1983年  相似文献   

12.
新圩公社新圩大队二队社员芦群起,全户九人,劳动力五人,现有桑园1.95亩,八一年养蚕13.5张,产茧749.6斤,收入现金1200元,得奖售化肥1274斤,平均亩桑产值615元3角9分;单张产茧55.5斤,单张产值88元8角8分,另代社员育小蚕65张,育到三龄,每张收人工款6元,收入390元,自育桑苗约十多万株,收入约400元.八一年仅种桑养蚕一项付业总收入2000多元,平均每人收入220多元.打算用水田再扩种一亩桑地,争取八二年种桑养蚕收入3000元.  相似文献   

13.
<正> 青石乡蚕桑辅导员沈定秀根据山区柴多的有利条件试验用蒸汽消毒蚕具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今春专业户陈泽英家建直桶消毒灶一座,社员刘孝敬利用这座灶消毒蚕具,养春蚕2张产茧183.1斤,张蚕产茧91.5斤,总产值323.9元,比他81年1张春蚕产茧31斤,82年1.5张春蚕产茧3.6斤高3倍到30倍。陈泽英今年养蚕四次8张共产544.9斤,平均张产茧68.1斤,早秋蚕2张产茧144斤,张产72斤,中秋蚕1.5张产茧94斤张产62.7斤,比去年1.5张中秋蚕产茧30斤高2.1倍,全年总产比上年多244斤;  相似文献   

14.
我县自农村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千家万户分散养蚕,很难能做到分室、分工具、专人养蚕.由于蚕房简陋,不少蚕户是人蚕共居,大小蚕同室饲养;加上养蚕批次多,大蚕套小蚕,消毒防病十分困难.多年来,因蚕病蔓延,鼠蚁为害严重,养蚕产量很低.据统计,1980~1989年十年间,全县平均单张蚕产茧只有16.96kg,许多年份还不足15kg.如何提高产量呢?根据多年的实践,关键在于养好小蚕.所以过去我们也曾经推广小蚕共育,对稳定蚕造,效果很好.但是,小蚕共育所需的桑叶、劳力、  相似文献   

15.
玉林县南江公社分界大队主家冲生产队,1972年在山坡地上种桑二亩八分,由于面积小,管理不好,产量很低,加上缺乏养蚕技术,蚕养不好,死蚕多,收成少,亩桑产值只有几十元.因此,部分社员和队干认为种桑养蚕捞不得吃,提出要把桑挖掉,改种其他作物.适在这时上级发出办点号召,我们就选择这个队为点与群众一道,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这个队的蚕业生产不断巩固和发展.七七年养蚕收入比七六年增加131%,种桑面积由二亩八分已扩种到二十亩,还带动了附近的两个生产队种桑二十多亩.粮食已获得了丰收,比七六年增产30504斤,增产10.3%,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2821斤,比七六年多卖41200斤.养猪由  相似文献   

16.
<正> 如东县新光公社刘埠大队第六生产队,有三亩桑田,1982年承包给养蚕能手刘加兴。由于老刘加强了桑田管理,精心饲养蚕儿,获得了高产。刘加兴全年养蚕17张,产茧1151.8斤,茧款2113.69元,张产茧67.8斤,亩产茧383.93斤,亩产值704.56元。产量和产值分别比1981年增长2.58倍和2.08倍。刘加兴在夺取蚕茧高产中,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搞好小蚕饲养,确保全苗壮苗。刘加兴与队里签订承包合同后,年初他自己下本钱在家里砌了一个小蚕饲育室,添置了养蚕用具以及附属设备。小蚕饲育时,做到密闭黑暗,均匀饱食,苗全苗齐茁壮,为养好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适应当前农村千家万户养蚕的需要,我们从1982年开始推广了“小温箱”育小蚕。特别是1985年春季全县推广“小温箱”育小蚕的面占发种量的40%以上。由于“小温箱”能有效的控制饲育小蚕所需要的温湿度。使儿蚕生长健壮,今春单产普遍提高,据调查:使用“小温箱”的单产达67.6斤,比普通育增加16.5斤,单产值提高增收52.21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而“小温箱”获得蚕农普遍欢迎。一、“小温箱”的构造与装  相似文献   

18.
<正> 丹阳县导士乡小华大队副业主任常国庆在1983年试办小蚕店,与10个养蚕户签订了合同,共订出10张蚕种的小蚕,借用生产队的一间房屋建造了炕房。合同规定:包头数(每张种2万头以上),包蚕儿发育齐一,包无病、蚕体强健。小蚕共育至四龄出售,每张蚕种收工本费13元,交小蚕用叶45斤,并列出了按日按量的送叶计划。为了养好小蚕,蚕店狠抓了彻底消毒与精心饲养两个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9.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养蚕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蚕室、蚕具和养蚕技术跟不上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个矛盾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今后蚕桑生产的发展。针对养蚕生产所需蚕室蚕具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今年,我县八景公社庄头大队在党的三中全会光辉路线指引下,积极发展养蚕事业,今年试行了小蚕共育、大蚕分户或联户饲养,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大队养蚕107张,总产蚕茧5751.9斤,春、夏、秋平均单张产茧53.7斤,总收入10353.42元,在生产过程中,他们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20.
<正> 1983年11月26日,山东省蚕学会与山东省丝绸公司联合召开的柞蚕学术讨论会,在栖霞县举行。到会代表共27人,来自省、市、县丝绸公司、蚕场、学校和省蚕业研究所等19个单位,共收到论文22篇。会上宣读交流了20篇论文,并分四个专题进行了讨论。 在加强柞场管理方面,大家认为,山肥柞旺是柞蚕高产基础。牟平县杨家夼大队实行柞场内追肥后,柞叶增长50%以上。乳山县小寨大队,柞场内挖鱼鳞坑和追肥,有5.81亩柞林亩产柞茧82.7斤。栖霞县回龙夼大队,连续七年亩产柞茧稳定在40斤以上。据调查,从现有柞场叶面积系数分析,亩产柞叶可达1188~1416斤,按每斤茧用叶11斤计算,每亩柞场可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