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某农户饲养绵羊36只,近日据农户反映个别羊只出现消瘦、贫血、衰弱无力,最后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羊附红细胞体病。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迅速消瘦,高热,体温在39.6℃~41℃,精神不振,行走无力,喜卧,食欲减少,羊眼结膜苍白,轻微腹胀,胸腹下部水肿,孕羊流产。2剖检变化尸体消瘦,毛乱无光,皮肤及黏膜苍  相似文献   

2.
在鸡病临床诊断中,笔者先后遇到多起育成鸡的尿石症。 临床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日渐消瘦、羽毛蓬乱、呆立跛行甚至瘫痪,冠和肉垂苍白,时常排出石灰浆样稀便、渐进性消瘦、贫血,个别病例呼吸困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10月份起,笔者在门诊病例中不断发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全身无力,消瘦的病牛,经综合诊断为牛附红体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收诊过化学物 (除草剂 )引起的肉兔胃炎症 ,经用野菜与枸杞饮料治疗 ,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2 0 0 2年 6月份 ,山东省县乐县刘某饲养的比利时 +新西兰白兔二元杂交后裔 36只 ,因投给从玉米地捡来的杂草 ,次日零晨从兔舍里拾出 2只死兔。由此 ,刘某匆匆前来就诊。2 症状与诊断分析 病兔食欲减退或拒食 ,精神不振 ,口腔变化异常明显 ,结膜黄疸 ,排粪迟滞 ;重病例 ,患兔极度虚弱 ,肚腹蜷缩、无力 ,不愿活动 ,粪便中混有多量的黏液 ,个别兔甚至有血液或灰白色纤维素膜 ,并有难闻的臭味。剖检 :以肉眼所见 ,胃内容物有与粪…  相似文献   

5.
<正>1发病情况该兔场共饲养獭兔1200只,7月25日开始有兔发病。8月5日就诊时已经发病280只,死亡140只。2临床症状病兔常见表现是腹泻,排稀薄、有黏液性或水样粪便,尾根部常常被粪便粘着。病兔消瘦,被毛粗乱,生长迟缓,结膜苍白,  相似文献   

6.
<正>绵羊在贩运过程中由于长途运输而引起的精神不振,全身颤抖,卧多立少或卧地不起,食欲减退或废绝等一系列症状,都可称之为运输应激反应。若不及时进行处治或处治不当,可引起病羊死亡。笔者在2013年7~8月份间,通过对某养殖区几户养殖户所贩运羊只的救治,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及救治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探索,现介绍如下。1症状病羊表现精神不振,个别出现全身肌肉震颤,食欲减退或废绝,卧多立少,有的卧地不起,呼吸和脉搏正常或稍快,个别羊只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7.
兔艾美耳属球虫病在本地区感染率高,危害大。为了有效的防治该病,笔者1985年以来先后试用中草药驱治兔艾美属球虫病405例(壮年兔29只,幼年兔376只),治愈396例,治愈率97.8%。 1.症状病兔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被毛粗乱,消瘦,伏卧,肚胀,眼鼻有分泌物。1—4月龄幼兔表现为急性经过,突然侧身倒下,四肢痉挛,两后肢呈游泳状划动,发出惨叫而迅速死亡。急性病例结膜苍白,慢性病例可视粘膜轻度黄染。病兔多排黄绿色胶样粪便。  相似文献   

8.
<正>(一)发病情况源丰养殖场共养殖500只左右家兔,5天前有部分刚断奶的家兔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不愿运动,有的伴有腹泻症状,曾使用土霉素进行灌服,不见明显效果。到笔者到现场时,共死亡幼兔30余只。(二)临床检查幼兔的发病率接近80%,死亡率接近40%。发病幼兔消瘦,精神不振,不采食,行动迟缓,严重的趴卧不起,眼、鼻、口腔等分泌物增多,其周围被毛潮湿,排稀便,有的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肛门周围污染,患病幼兔还频频呈排尿姿势。眼结膜苍白,有的病兔出现黄染,  相似文献   

9.
1995年6月吉林省延边某养殖场饲养的2000多只育成乌鸡群中,有的鸡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瘦、下痢、慢性死亡等现象。经诊断为肌胃糜烂。禽类的肌胃糜烂常发生于肉用鸡和蛋鸡,乌鸡的肌胃糜烂实为少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病鸡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羽毛蓬乱,鸡冠、肉髯苍白,皱缩。嗉囊膨大,腹泻,拉棕色稀便或软便,严重者拉黑褐色稀便。后躯羽毛被粪便污染。少数病鸡步态不稳,喜蹲伏,闭目缩颈,最后消瘦衰竭死亡。个别死鸡倒提双脚时,从口中流出黑褐色或淡绿色液体。病程约7~30天。 2.剖检变化:血液稀薄,呈淡红色,肌肉苍白,干燥,无光泽。少数死鸡嗉囊扩张,内充满黑褐色或淡绿色液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 2010年4月.南阳市某养殖专业户饲养的一批长毛兔中有少量幼兔发病,发病的第4天有部分幼兔死亡。发病前期病兔表现为精神不振,动作迟缓,伏卧不动,眼、鼻分泌物和唾液分泌增多。结膜苍白,有的表现为黄疸症状。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引起的一种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猪赤兽体病。该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有应激因素刺激时发病。患猪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四肢乏力、贫血性黄疽、结膜苍白或黄染、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症状病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饮欲增加,羽毛蓬乱、无光,翅下垂,离群独处,脚无力,卧地,不愿走动,缩颈、呆立,眼半闭、流泪,结膜潮红,口腔与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气喘。后期病鸭腹泻,排灰褐色、黄白色稀粪,消瘦,运动失调,转圈,倒地,部分病鸭角弓反张,全身抽搐而亡。2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3月龄内的幼兔较易发生一种"干瘦病"。其症状为病兔食欲减退,被毛暗淡无光或脱色,弓背行走,眼结膜苍白,逐渐消瘦,最后皮包骨头衰竭而死。生存下来的病兔发育停滞,失去养殖价值。1原因野兔干瘦病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种野兔严重退化;饲料质量差;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某些内科病。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情况2014年7月上旬,淮安区仇桥镇1养鸭户饲养的28日龄、2 200只雏鸭发生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头颈歪曲、叫声嘶哑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禽主曾先后使用强力霉素、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未见疗效,且有245只病鸭死亡。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羽毛松乱无光,两翅下垂,排灰白色稀粪,结膜苍白,眼睑凹陷,外型消瘦,全身呈脱水样,不能站立和走动,多卧地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在养禽调查中,发现有不少鸡群发生蛔虫病。染病雏鸡生长发育极为迟缓,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瘦,粘膜苍白,体质衰弱,便秘下痢交替发生,粪中常有血丝或血块,逐渐消瘦死亡。成年鸡轻度感染时,临床症状不明显;感染严重者主要表现为下痢,日渐消瘦,产蛋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鸡蛔虫病是临床常见病,一直危害养鸡业发展,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雏鸡生长发育缓慢,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鸡体消瘦,黏膜苍白,体质衰弱,羽毛松乱,两翅下垂,便秘下痢交替发生,粪中常带血丝或血块,逐渐消瘦死亡.  相似文献   

17.
1宰前检疫1.1感官检查将猪送进待宰圈,休息30分钟后进行检查,健康猪精神活泼,行动平稳,步态娇健,两眼前视,摇头摆尾,紧跟猪群行走,偶然触动则发出宏亮叫声,而患有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则精神萎靡,食欲不佳。根据病程进展、临床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贫血和黄疸,全身苍白,个别猪鼻、眼周围发青,被毛粗乱,皮肤燥裂、脱落,黄疸程度不一,皮肤和结膜呈淡黄色至深黄色,尿黄、血尿,便干带血;亚急性型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水增加,进而不食不饮,离群,喜卧,尿少而黄,便秘,粪便带有黏液或黏膜,后期下痢和便秘交替出现。病猪耳、颈、胸、…  相似文献   

18.
2014年7月上旬,淮安区一养殖户饲养的22日龄、2100只雏鸭发生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头颈歪曲、叫声嘶哑、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业主曾先后使用强力霉素、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未见疗效,已有251只病鸭死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大肠杆菌与弓形虫混合感染。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羽毛松乱无光,两翅下垂,排灰白色稀粪,结膜苍白,眼睑凹陷,外型消瘦,全身呈脱水样,不能站立和走动,多卧地蹲伏,驱赶时病鸭表现出跛行,腿麻痹,后期出现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入夏以来,哈尔滨市兽医卫生防疫站门诊接待了4例家兔中暑的病例,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病因夏季持续高温,家兔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兔舍设计不合理,露天或半封闭式兔笼饲养的家兔长时间受强烈阳光的直射,且缺乏饮水;兔舍潮湿、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过于拥挤,造成舍内产热多,散热不易;家兔被毛厚,汗腺不发达,体表散热慢,主要依靠呼吸散热,而且兔的肺不发达,呼吸强度低,当环境持续高温时,家兔散热困难,易发生中暑。2症状病兔开始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全身无力,站立不稳,头部摇晃,有的表现烦躁不安;口腔、鼻腔和眼结膜充血、…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市某波尔山羊规模化养殖场自2005年10月~2006年5月,先后有50只羊发生不明原因的以发热、消瘦、黄疸、贫血、流产为特征的疫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波尔山羊附红细胞体病。1 流行病学调查该养羊场饲养的波尔山羊种羊共200只,舍饲,入冬以来,气温偏低,舍内潮湿。发病后,曾用一般的抗菌素药物治疗无效。2 临床症状起初病羊体温升高,高热达42℃,呼吸、心跳加快,反刍、暖气停止,粪球干小,眼结膜黄染,有时腹泻;中期贫血;后期眼球下陷,结膜苍白,极度消瘦,精神不振,全身皮肤上有密集的黄豆粒至粟粒大小的出血点,个别有神经症状;怀孕母羊流产、产死胎、产弱仔,羔羊呼吸困难。3 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