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黑龙江地区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基本停留在"无人看守"或人工观察阶段的现状,设计了以寒地塑料大棚为研究对象的环境信息采集终端。该终端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及现场直读等优点。基于ARM对该终端进行软件和硬件设计。该终端在东北农业大学温室基地测试了6个月,结果表明,该终端实现了对塑料大棚环境信息快速有效的采集。  相似文献   

2.
针对作物育/选种过程中,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对作物样本植株个体的生理指标和生长环境参数进行高频次采集,存在数据采集精度低、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一种以AGV为采集终端的盆栽作物生长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系统以FPGA控制器为硬件核心,结合传感器、采集装置、导航、定位和Wi-Fi传输模块将采集的环境参数和图像信息传至上位机,上位机根据预先设定指令控制AGV执行终端依次对选取样本植株个体的图像和生长环境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并结合设定参数实现执行机构的远程控制功能,提高了育/选种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采集盆栽作物的生长环境参数精度高、图像信息完整清晰、采集样本位置精度误差为25 mm、停车定位精度误差为±10 mm,无走偏和脱轨现象。该研究有利于技术人员快速、准确获取作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态势信息,为培育出更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效率低下、信息发布滞后、覆盖面小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农产品价格采集系统。该系统以手机作为信息采集终端,通过GSM方式向系统中央服务器上传农产品价格信息;同时,通过GPRS网络实现了终端与服务器的数据库同步。农产品价格采集系统提高了农产价格采集效率,建立了方便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途径,为农产品市场的监管提供了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国网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实现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全采集"的目标,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采集终端通常采用移动无线公网作为上行通信方式,但有些采集终端安装的地方例如地下室及山区等存在移动通信基站信号未覆盖或信号极差的情况,造成主站无法正常抄读采集终端数据。该公司为解决信号较弱的问题,探讨使用了以下3种方式。1使用加长天线  相似文献   

5.
针对温室内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的需要,开发了一套基于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以TI公司生产的CC2530为主控芯片,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由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和协调器节点组成。终端节点散布在温室内的各个监测点进行植物生长环境信息(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CO2浓度等)采集,然后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协调器。通过VB编写的上位机软件,用户终端可以对数据进行采集、可视化和储存等操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达到了应用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PC机和单片机的分布式禽舍环境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中型禽场环境集中监控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由一台上位主控计算机、RS-485通讯网络和多台下位机组成.下位机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终端监控器,通过传感器采集现场信息完成直接的监控任务;上位机通过通讯网络获取各个下位机的测控数据,或向其发送控制参数,完成对禽场多个禽舍的集中监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结合嵌入式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室现场环境信息无线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主要由嵌入式控制终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组成.控制终端基于ARM9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设计,用于温室环境数据的接收、远程发送,实时显示和存储.控制终端向远程服务器发送数据,并接收命令,两者之间的通信使用GPRS方式.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温室环境数据,并发送给控制终端.整个温室现场监测系统避免了传统温室使用有线方式布线的繁琐.  相似文献   

8.
基于ARM和DSP的农田信息实时采集终端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DSP的农田信息实时采集终端设计方案,主处理器选用S3C2440,协处理器选用TMS320C6713,在设计的农田信息采集电路基础上设计了HPI 驱动程序。利用Multisim对模拟信号采集电路进行放大倍数可调的仿真验证。并将采集到的农田经纬度、图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光照强度等信息进行编码。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可靠地采集和上传多个传感器信息。延时试验表明,在GPRS网络延时比较严重的时间段容易出现图像显示不完全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车载导航终端的发展状况,结合新疆采棉机作业时的具体需要,设计了一套适合农业机械的基于ARM处理器的车载导航监控终端。设计时采用了S3C44B0X处理器作为硬件平台,在该处理器上移植μC/OS-Ⅱ操作系统,利用该操作系统上的资源编写程序实现GPS和GPRS功能在车载导航终端上的应用。移动终端通过GPRS无线网络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了对采棉机车辆进行监控和管理,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和嵌入式Linux系统的电能数据采集终端,通过与主站进行数据信息交互,并与电能表进行通信,进而实现电能数据的智能化采集与管理。简要阐述了终端的功能、硬件的构成以及软件的设计。终端以ARM9架构的AT91SAM9G20芯片作为微处理器,同时采用Linux多线程技术,能够对电能数据进行实时自动采集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电力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客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采集终端分为专变采集终端、低压集中器及采集器,本文主要谈谈专变采集终端的安装。专变采集终端是对专变客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可以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双向传输。专变采集终端的安装主要有专变采集终端的固定与接线。采集终端的固定安装按照电能表的固定安装即可。终  相似文献   

12.
基于GPRS的农田气象信息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精细农业中农田气象信息监测领域存在的问题,为了准确及时获得农田气象信息,提出了基于GPRS的农田气象信息监测系统。系统由采集终端、GPRS通信模块及客户端3部分组成,采集终端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主要完成气象参数的采集和处理;GPRS通信模块选用WG-8010 GPRS DTU来搭建GPRS通信平台;客户端采用VB语言编写,主要实现对气象信息的接收显示与管理。实验表明,该系统成本低、功耗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操作方便,可以满足农田气象信息远程监控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配电台区因移动无线通信信号不稳定导致的低压采集终端冻结数据不稳定的情况,研制了基于LoRa(long range)物联网的配电台区即插即用智能采集终端,将功耗低、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的LoRa技术应用于智能采集终端的设计中,将低压出线开关的电压、电流采集处理之后,发送给智能配变终端(智能融合终端)。该终端在供电所进行了应用测试,其最终平均采集成功率为96.4%,能够保证低压电网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是可以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以及转发或执行控制命令的设备。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调试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若能切中要害,往往事半功倍;一旦陷入误区,就无辜费时费力。以下为笔者曾遇到的一些问题,稍作总结以供同行参考。1认为现场已设置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地址会与铭牌地址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灌区基础设施和用水情况的监测,研究了一种基于STM32微处理器和OV7670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终端。STM32微处理器对OV7670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和保存,并通过GPRS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用户手机,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灌区图像采集装置体积大、成本高和可靠性差的问题。经试验测试,该终端稳定可靠,在灌区信息监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耕作部件性能试验台测控系统布线复杂、电源线对传输信号干扰大的问题,在原有耕作部件性能试验台基础上设计了基于ZigBee和LabVIEW的测控系统。ZigBee无线网络以CC2530为核心,建立由协调节点和终端节点组成的星型网络结构,采集终端采集耕作部件动力学参数,控制终端控制耕作部件工作状态;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设计试验台PC端测控软件,实现对耕作部件工作性能参数可视化显示、在线调整和存储的功能。对并列旋耕式开沟器耕作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并列旋耕式开沟器工作扭矩与前进速度成正比,且随速度的增加工作扭矩速度增加趋势变缓。通过试验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简化了试验台布线,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7.
联合收获机喂入量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中的喂入量信息,设计了基于割台传动轴扭矩的喂入量监测系统,并建立了喂入量预测模型。该监测系统主要由信息感知模块、车载终端和移动终端构成。信息感知模块包括扭矩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和GPS模块等;车载终端将采集信息本地显示并打包上传;移动终端实现了对联合收获机作业参数的远程监测。在建立喂入量预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基础上,对扭矩信号进行了双阈值滤波和低通滤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通信良好,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决定系数为0. 755。滤波方法能够有效地滤除噪声,滤波后预测决定系数提高至0. 85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联合收获机喂入量监测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物联网的浮标水质监测系统与溶解氧浓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近海养殖业信息化发展,更好地实现对近海养殖环境的监控,设计了基于浮标平台的环境监测系统。利用STM32L475微控制器定时采集光照、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输至云监测平台,实现了多区域环境信息远程监测和多终端访问。提出了改进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溶解氧浓度预测模型,实现对近海养殖环境的预测;根据所采集的数据,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对初始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BP神经网络溶解氧浓度预测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系统海洋环境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以及溶解氧浓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与传统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平均误差由0.0778mg/L降至0.0178mg/L,能够满足近海养殖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智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效利用现有的计量采集装置,研究中、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和管理的可行性,对采集终端以及智能电能表的停上电事件"全采集"方式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型大跨度单体塑料大棚温光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塑料大棚土地利用率及提升农业机械在棚内的便利操作,设计一种新型大跨度单体塑料大棚,并对大棚温光环境性能进行分析,为浙南地区新型大棚的研发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以大跨度单体塑料大棚为试验对象,对大棚内外温度和光照环境进行测试和分析.新型单体塑料大棚跨度为9.6 m,脊高4.5 m,棚门采用双轨道三扇推拉门设计有利于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