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于1982年被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际防护林工程建设从1976年开始,至2005年“三北”四期工程共完成造林3.91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县级总体规划10%以上的绿化指标要求,初步形成了一个乔、灌、草相结合,针、阔混交,网、带、片相连的防护林体系.森林“三大”效益突显,改善和提高了北林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和民众生存生活质量,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虽然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及时、科学地解决下列问题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西宁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自1978年启动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到1995年10月西安市“三北”防护林建设二期成果普查结果表明;在造林速度、质量、树种选择、林种结构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正确分析和评价本地区“三北”防护林建设现状,将我市的“三北”防护林建设,能够继续朝健康、有序、稳步前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阿荣旗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技术与投资、效益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通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大通县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县以来,陆续进行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一、二、三期工程建设.本文就大通县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做了概括性总结。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现状,并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为确保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顺利完成,应明确新时期工程建设的战略思想与建设任务;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促进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改革计划管理方式,提高投资标准;树立防护林经营理念;协调好三北防护林工程与其他生态工程的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科技进步与工程建设协调发展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林业部委托我院举办的第三期“三北”防护林干训班于1981年3月25日正式开学。 “三北”防护林体系(万里绿色长城)建设是我国林业建设的一项宏伟的重点工程,为了搞好这一工程建设,林业部十分重视对在职干部的培养。从1979年就委托我院举办“三北”防护林干训班,已于1979年和1980年,分别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第一期和第二期训练班,共培养了学员400名。今年举办的第三期是以“三北”地区水土流失区县为重点,招收学  相似文献   

7.
对湟中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论述,并针对已取得的成效、经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旨在为湟中县今后更好地进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天津三北林业生态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总结我市“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建设经验,提出该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并归纳出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技术要点,以期对规范我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总体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从1986年我市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来,在国家林业局及“三北”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各级领导及群众的艰苦努力,我市“三北”工程区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林木资源有了显著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截止2004年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互助县三北工程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工程建设的主要效益,并总结了主要经验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田防护林工程主要营建技术进行综述,分析我国在农田防护林营建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林带结构与配置、林带空间配置与优化及林带成熟龄和更新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农田防护林的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两种杨树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河套灌区两种同龄的新疆杨(P.albavarpyramidalis)和小美旱杨(P.popularis,)防护林网为研究对象,从动力效应、热力效应、水文效应等方面确定评价指标,并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计算两种防护林各阶段综合效果测度值,对两种杨树防护林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灌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依据。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美旱杨防护林网的主要防护效益优于新疆杨防护林网。  相似文献   

13.
杨树林带树木分化与分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马彬  王帅  吴依衍  姜艳 《新疆农业科学》2022,59(9):2232-2239
【目的】研究干旱区农田防护林胁地的效应。【方法】选取新疆150团一处南北走向的农田防护林以及西侧的棉田为研究对象,针对农田防护林对棉田的各个胁地因子,对比分析距离农田防护林不同树高(H为农田防护林平均树高15 m)倍数处棉田的气象、土壤及棉花生长状况等因素的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研究防护林对棉田的胁迫规律、胁迫程度,筛选出农田防护林胁地的主导因子。【结果】150团农田防护林杨树树种发达的根系是构成林带胁地的主要原因;引起农田防护林对棉田胁地的气象因素是光照与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可达0.972与0.995;造成农田防护林对棉田胁地的主要肥力因素是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相关系数可达0.980与0.992;农田防护林对棉花前期生长发育状况影响较大,后期胁地症状有所缓解。【结论】农田防护林对棉田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影响较大,在前期通过降低光照强度及土壤含水量影响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15.
冀北坝上地区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冀北坝上地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风速和输沙量变化,对比分析乔木(杨树)、灌木(沙棘)、乔灌混交(榆树+柠条)3种不同类型防护林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田防护林水平方向上的防风效应差异显著,最大防风效应位置和防护范围不同;乔木防护林最大防风效应在林后2H(18 m)处,防护范围相对较大;灌木防护林最大防风效应在林后5H(12 m)处,乔灌混交防护林最大防风效应在林后3H(8 m)处,防护范围相对较小;总的来看,30、200 cm高度平均防风效应:灌木防护林(25.0%、20.8%)>乔灌混交防护林(24.2%、20.2%)>乔木防护林(15.9%、12.9%);垂直方向上的防风效应整体上呈现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30 cm高度防风效应优于200 cm高度。不同类型农田防护林能够降低风沙流高度,起到明显的固沙效应且差异显著;近地面0~60 cm高度输沙量随垂直高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大部分集中在近地面0~20 cm内;总的来看,平均输沙通量乔木防护林(0.48 g·cm-2·min-1)>灌木防护林(0.36 g·cm-2·min-1)>乔灌混交防护林(0.35 g·cm-2·min-1);乔灌混交防护林和灌木防护林固沙效果优于乔木防护林。冀北坝上地区应综合考虑防风固沙效应和自然环境条件,积极探索与推广乔灌木混交、灌木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不同带距林网和林网内植被对防护林网内风速分布及防风效能的影响,选取3种带距林带、3种不同植被和裸地(对照)林网模型,对其防风效能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风速下,3种带距林网最低风速基本都出现在5.5~7.5 H(树高),3种带距林网平均防护效能排序为200 m带距林网(70.9%)>300 m带距林网(64.1%)>150 m带距林网(60.7%);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分别为150 m带距林网4 H至第2道林带,200 m带距和300 m带距林网3 H至第2道林带。3组试验风速下,300 m带距林网1 cm高度处平均防风效能排序为果树模式>小麦模式>对照;种植果树模式整个林网受到有效防护,小麦模式有效防护距离为2 H至第2道林带。随着集约化和精准农业推进,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林网所处地理位置,绿洲内部采用300 m带距防护林,绿洲外围考虑带距较小的防护林。如对高大果树类作物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可适当调整林网大小,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增加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林带用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防护林布局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以防护林分布数据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手段,选取林网在景观中布局的数量、分布以及成型状况等景观指标——林网带班比、连接度、环度及走向,对吉林省松原市防护林宏观布局进行研究。提出了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理想景观指标值及现实景观指标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四季青镇城市防护林树种选择与群落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8月通过对北京市四季青镇防护林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其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总结出北京市防护林建设中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防护林结构等特点。同时,提出北京市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树种不够丰富、植物配置方式单一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方面的相关建议,例如在树种选择上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植物配置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9.
新疆林果基地防护林防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新疆林果基地的防护林配置结构和防护效应进行研究,为提高新疆林果基地建设质量和效益及保证农民持续增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林果基地的防护林带3~21 H范围有效防护距离、结构以及林网防护效应进行调查研究,观测林果防护林不同林龄、林网带宽、林带配置结构及林带距离对果园的防护效应.[结果]林果防护林对果园的防护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林龄的增长而下降;宽带的防护作用强于窄带;随着网格的两条主林带间隔距离减少,林果防护林防护效率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果树靠林带越近,受害越轻,但当超过防护林最大防护距离时,果枝数便会下降,冻害大面积发生.[结论]合理确定防护林最大防护距离,优化林果防护林配置结构,改造原有农田防护林“窄林带,小网格”防护林结构体系,进一步缩减网格面积,加强防护力度,并利用林带胁地种植苜蓿等饲草,建立新型的林果基地防护林林网,有利于降低果树灾害率及增加经济效盖.  相似文献   

20.
风沙区农田防护林构建多样性及景观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沙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多样性构建的目的是确保防护效益的持续稳定发挥。文中在各树种不同配置方式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风沙区构建多样性、稳定性农防林的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营建针叶常绿林带或针阔混交林带,在防护效果和观赏价值上皆优于纯阔叶林带。针对风沙区农防林单纯林带比例大、空间分布欠合理等问题,提出景观补救方法;引入新“斑块”扩大混交比例,增加观赏价值高的树种种类,采取人工抚育、修技等措施创造适宜的观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