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琥珀李是从法国引进的黑色李品种[1],于2001年春从河北省林业科学院(石家庄)引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在兰州地区4 a的种植观察,该品种具有早果、丰产、抗病、色泽独特、果型美观、品质优等特点,作为鲜食李品种在兰州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将其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省中部高寒阴湿的岷县、漳县、渭源、宕昌等地区,具有适宜当归生长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产的当归个大质优,其栽培面积占全国当归栽培总面积的70%以上,产量占全国年产量的90%以上。甘肃省科技厅立项支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精量直播一年生当归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研究,当归种子精量直播技术及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并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庄浪县李树栽培多为一些老品种和早熟品种,生产上表现性状优良、经济效益好的新优品种较少,尤其缺乏优良的中晚熟品种。为此庄浪县果业局2001—2003年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研究所、山东省烟台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了一批李新品种(系),嫁接到中川园区1年生山桃上保存,同时在8年生桃树上高接。经过几年的多点试验观察,初步认为大石早生、大李特早红、黑琥珀、龙园秋、龙园蜜、秋红、索瑞斯、太阳李等8个李新品种在庄浪县表现良好,适宜当地栽培开发。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品种来源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9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于1994年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新品系91—26-116为母本、以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系85—6—1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为95—3—1。2004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200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并作为当年甘肃省马铃薯产区的重点品种进行推广。截止2006年底,该品种已在天水市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阴湿地区及陇南等地累计推广5.9万hm^2,获得经济效益9900万元。该品种于2007年获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基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山旱地栽培条件,为进一步挖掘当地糜子生产潜力,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7个新品种,开展品比试验,调查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等,以筛选适宜在秦州区山旱地推广种植的品种.参试品种中,陇糜14、晋黍8号、陇糜10号丰产性表现较好,3个新品种较对照品种陇糜8号增产15%以上,且抗性强、生育期适中,...  相似文献   

6.
甜2088是由甘肃省酒泉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鲜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口感好等特性,适宜在甘肃省内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主要阐述了该品种对制种田的选择要求及其田间种植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发挥甘肃省啤酒大麦产品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和市场优势,加快啤酒大麦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啤酒大麦产业,带动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甘肃省已有的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进行多年啤酒大麦试验示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全区辖16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3.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3万人。耕地面积6.3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5.21万公顷,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区。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4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7年以中作871为母本、永326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7 627.35~8 624.40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高原602增产6.65%~11.65%.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86%,沉降值33.7 ml,湿面筋29.20%,面团稳定时间5.2 min;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苗期对条锈病混合菌轻感,成株期对混合菌表现为高抗到免疫.丰产性强,适应范围广,可在张掖、酒泉、民乐、民勤、白银、黄羊等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傅连舜 《新农业》2011,(10):28-29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8个大豆新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适合不同气候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烟富6号"苹果是山东省烟台市果树研究所从惠民短枝富士中选出的一个优系,1995年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为丰富兰州地区苹果品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原果树研究所)于1999年从山东烟台将烟富6号苹果引人甘肃,经过7 a的试栽,该品种树冠紧凑,适于密植,果实果面光洁、色泽艳丽、果面着浓红色,肉质细、致密、脆、多汁,酸甜可口,丰产、耐贮,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优良短枝型品种.现将烟富6号苹果在兰州地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选育.2000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选育.1999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适宜甘谷县高海拔生态区域种植的藜麦品种,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引进5个藜麦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观察记载各品种在甘谷县高海拔区域生育期、农艺形状、抗逆性及产量结果等表现。结果表明:陇藜1号生育天数133 d,中晚熟,株型较高、紧凑,抗倒伏,农艺综合性状较好,折合产量3 724.05 kg/hm2,居第一位,具有明显优势,适宜在甘谷县高海拔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除陇藜4号外,其他品种下一年将继续进行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5.
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陇黄2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的以晋豆23为母本、鲁豆4号为父本常规杂交的F3代群体中,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2014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572.28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平均增产9.17%。2015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系)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501.7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6.09%。陇黄2号田间表现高抗花叶病毒病和大豆黑斑病。籽粒含粗蛋白(干基)385.3 g/kg、粗脂肪(干基)204.2 g/kg,品质优良。陇黄2号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间套作带状复合种植。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陇东旱塬区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1.种子选择和处理甘肃省油菜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30万亩左右,冬、舂油菜各占一半,种植品种多数为甘蓝型。尤其是在甘肃高寒阴湿地区,其气候条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则需要使用具有耐迟播以及苗期抗冻和花期一致性好油菜品种,在品种选择中还要尽量选择抗病、抗倒伏和成熟一致性等比较适合机械化种植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在甘肃高寒阴湿地区油菜的机械种植中,比较优质的品种包括华油杂62、圣光401以及陇油10号等,在购买种子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新品系陇鉴30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以抗锈亲本DW803为母本,以群体选择获得的中间材料799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2-2004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4 080.3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0号增产5.22%.经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系苗期对条锈菌混合菌表现感染,成株期对条中29号表现免疫,对条中31号、水4、水7表现免疫至中抗,对条中32号、混合菌表现中抗.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12%、湿面筋30.6%,容重平均804.76 g/L.全生育期275 d,抗倒伏,抗旱、抗寒,适宜在甘肃陇东地区、宁夏南部及六盘山以西的半干旱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辽棉 1 5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短季棉“双抗”品种。 1 994年新疆兵团农五师科委、农五师农科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 ,引进该品种在博州垦区进行区化试验和大田示范 ,它表现早熟性好 ,纤维品质优良 ,高抗枯、黄萎病 ,在病区具有较好的丰产性 ,该品种在博州地区生育期为 1 2 3~ 1 2 7d。现将辽棉 1 5号在北疆早熟棉区 7年来的表现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 产量表现1 995年该品种在农五师区域化试验 (8个试点 )中单产皮棉 1 558 5kg/hm2 ,较对照 (新陆早 1号 )增产 1 1 2 %。 1 996年在农五…  相似文献   

19.
《甘肃农业科技》2011,(12):F0002-F000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对甘肃省绿肥品种资源研究与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多年来,绿肥种质资源观察、鉴定研究利用,相继在省内河西内陆灌区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黄羊试验农场,武威、张掖及玉门、临泽盐碱地区和陇东旱塬区等开展,主要对各类绿肥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特性,物候期,适应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选择适合漯河地区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系),连续3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对3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综合分析田间表现、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得出,漯麦116、漯麦26、漯麦906、杂交小麦、华科016的丰产稳产性和抗性表现突出,适合漯河地区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