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西洋梨新品种"早佳"的品种特点和早果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使用豆梨砧木两年生嫁接苗按照2m×4m株行距建园,采用起垄栽培、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细长纺锤形整形、花期摘心、疏花疏果、采果后断根施肥等技术措施,栽后第三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1.17kg,栽后第四年平均株产6.11kg,栽后第五年平均株产18.36kg,栽后第六年平均株产29.51kg。  相似文献   

2.
1983年建立早酥、锦丰梨密植栽培试验园36.37亩,平均每亩栽植40株。栽后第2年成花,第3年结果,第5年丰产。全园平均亩产5年生为1170.9kg,6年生为1638.6kg。其中亩栽74株早酥梨,5年生亩产2141.6kg,6年生达2696.1kg。5年生时全部收回投资并有盈余,6年内全园纯收益达55856.70元,平均每亩纯收益1513.4元。研究表明,梨幼树早期产量与干周及枝量间呈显著的复相关?迅速增加梨幼树早期枝量及干周,是早结果、早丰产的基础。同时总结出早结果、早丰产的主要农业技术措施,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甘蓝生产,且实行地膜覆盖栽培增产增收潜力大。全县甘蓝年种植面积4000多亩,最大单球净重14.7kg,最高亩产10275kg,平均亩产7432.9kg,总产量3000多万kg,总产值达400万元以上。不仅解决了本县群众吃菜困难问题,而且还销往区内外其它地区,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春甘蓝改良式小拱棚栽培,、综合了改良地膜覆盖栽培和小拱棚覆盖栽培的特点,即采取双行沟栽,小拱棚覆盖,提高温度,并使畦内空间较大,昼夜温差变幅较平缓,这种栽培方式可大幅度促进甘蓝早熟丰产,据调查:定植后10天间,平均畦内气温比露地高3~4℃,有利于春甘蓝早期生长,提高单球重,增加亩产。1987~1988两年,在我县长子营等乡采取小拱棚改良覆盖春甘蓝栽培,亩产达3250公斤以上。比一般、栽培高27.7%。采收初期可提早到5月10日,比一般栽培提前7天以上。亩产值达1625元,比一般栽培提高72.9%。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早熟品种,适时播种,…  相似文献   

5.
巨峰葡萄来自日本,一般采用 2m×1.5m株行距栽植,需4年达到盛果期。近几年我们通过亩栽1260株盖地膜栽培试验,第二年亩产达2080kg。  相似文献   

6.
<正>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持的早酥、锦丰梨乔砧密植早结果、早丰产技术研究,于1988年1月由辽宁省科委组织技术鉴定。早酥、锦丰梨系中国家科院果树研究所育出的优良新品种,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栽培,但过去对这两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甚少。本试验获得了5年生早酥梨亩产1226.7kg,锦丰梨亩  相似文献   

7.
我们选育的早夏-16号耐热甘蓝新组合,适于夏季高温干旱天气栽培,栽后65天之内就可采收。其产量高于夏光甘蓝,单球重0.35kg(8-9月)、1.0-1.4kg(9—10月)。 特征特性:该品种外叶深绿色,叶面蜡粉浓,表现为矮株型,植株生长整齐。在高温季节栽培,株型较小,单球重0.35kg左右,紧实。秋季栽培,株型较大,开展度为46.8cm左右,外叶稍多,叶球扁圆型,单球重1.2kg左右,较紧实。 该品种耐热,抗性强,耐旱,但不耐渍,所以排水一定要通畅。该品种早熟性好,栽后一般60—65天即可采收。  相似文献   

8.
对‘玫瑰香’葡萄采用定植前深翻施足底肥,改稀植为密植,地膜覆盖,喷布EF提高座果率等技术措施,获得了一年亩产444kg,二年亩产1039kg,三年亩产2186kg,四年亩产3037kg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9.
王冰  宋洪平  宋康  张传坤 《蔬菜》2003,(2):34-35
一、春甘蓝-玉米-芹菜两菜一粮模式,经济效益高,适于城镇郊区应用。此模式要求水源条件好,地力水平高。一般667m2可产甘蓝2000~2500kg、玉米350~400kg、芹菜3500kg。1.种植规格种植带宽1m,畦面宽80cm,栽2行甘蓝,行距50cm,株距30cm,667m2栽4000株;畦埂宽20cm,种1行玉米,株距20cm,667m2栽3300株;甘蓝收获后,栽5行秋芹菜,行距15cm,株距10cm,667m2栽3万株左右。2.栽培技术要点(1)甘蓝提早育苗,地膜覆盖栽培12月下旬-第2年1月上、中旬采用阳畦育苗。选用早熟品种,越冬前苗床内保持较低的温度,控制幼苗生长,避免大苗越…  相似文献   

10.
郑晓 《中国果菜》2006,(6):43-44
早佳梨是枣庄市果树科学研究所1 999年选出的极早熟西洋梨品种.该品种具有成熟早、口感好、外观佳等特点,是极具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极早熟梨品种.我们2000年春季引入早佳梨芽苗试栽,2003年开始结果,2004年平均亩产达到726kg,2005年亩产1161kg,由于成熟早、外观美、品质好,加之此时市场上无早熟梨上市,市场售价为3.5元/kg,亩产值高达4063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 1988年开始,我们对乔砧甜樱桃进行了矮密早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8年生树平均亩产达2730kg,实现了乔砧甜樱桃矮化密植早果丰产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义 《山西果树》1995,(3):10-11
旱地梨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王义(甘肃省灵台县林业局744400)我们从1988年开展旱地梨早果优质丰产栽培试验示范,第三年亩产180kg,第四年亩产720kg,第五年亩产2786kg,第六年亩产4190kg,第七年亩产4790kg,一二级果率93.5...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从山东省枣庄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引入六月酥梨,在胶南市试栽,经过连续4年的观测,证明该品种适应性强,坐果率高,早果性强,适合在胶南地区栽培.栽后第4年平均亩产1776.2 kg.  相似文献   

14.
陈耀民 《蔬菜》2014,(3):42-43
通过地膜覆盖马铃薯与甘蓝复种栽培,达到在一块农田上两种两收的目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分别介绍了地膜覆盖马铃薯与地膜覆盖甘蓝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早魁番茄是西安市农科所选配的一代杂种。我站引种后,采用中棚套小棚加地膜或小棚加地膜覆盖栽培,早熟丰产明显。3月中旬初花,5月上、中旬上市,早期产量占总产的60%左右。一般亩产4300公斤,高产田可达5253公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高寒地区棚室蔬菜生产的发展倍受重视,棚菜面积逐年扩大.针对棚菜生产效益较低的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大棚油豆角间种早甘蓝这一成功栽培模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早甘蓝平均667 m2(平方米)产量5000~6000kg(公斤),油豆角平均667m2(平方米)产3 500~4000 kg(公斤),667 m2(平方米)收入8000多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国内外对核桃栽培技术及基础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早实丰产研究报道尚少。1981年西班牙报道了采用矮化、密植方式栽植核桃,每亩仅栽10~13株,获得18年生树亩产147kg坚果产量。国内八十年代相继建立早实丰产园。为此,林业部“七五”规划中制定了在全国进行核桃早、密、丰栽培技术研究。本试验就是承担林业部的试验任务进行的。 一、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山东省即墨市程戈庄村南。平地,砾粘土,土层深40~100cm;pH7~7.2;土壤有机质 0.73~0.96%,碱解氮76.3~92.3ppm,速效磷6.5~14.0ppm,速效钾 89~ 110ppm。 1985年栽植3…  相似文献   

18.
蔬菜地膜覆盖间复套种一地四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地膜覆盖间复套种一地四收是以地膜覆盖为中心.通过间、复、套种,达到一年四茬四收获得蔬菜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每667m2可产早甘蓝、生菜、茄果类、秋白菜等蔬菜9500~11000公斤。产值达5400~6000元。其栽培要点如下:1 选用良种选择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的良种。早甘蓝选用中甘11、8398。生菜选用大邹叶、紫叶生菜。茄子选用  相似文献   

19.
早红宝石是郑州果树所培育的极早熟甜油桃,1995年通过部级鉴定。我们的日光温室从1995年开始先后引入极早熟、早熟油桃和水蜜桃新品种15个进行试栽、观察。通过四年试验栽培,从中筛选出早红宝石和早熟甜油桃1号两个品种。其中早红宝石1998年4月初经有关...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从山东省枣庄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引入六月酥梨,在胶南市试栽,经过连续4午的观测,证明该品种适应性强,坐果率高,早果性强,适合在胶南地区栽培。栽后第4年平均亩产1776.2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