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成活率以及育成期的鸡体生长发育状况,将会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因此、养好雏鸡是决定养鸡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出健壮的鸡苗、是现代科学育雏所追求的目标。结合几年来在鸡场工作实践、就雏鸡饲养阶段所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作一些探讨,愿与养鸡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所谓雏鸡,即指17周龄的小鸡,而1-4周龄又称幼雏期。就养鸡业来说,能使鸡的遗传性能发挥得最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直接受育雏阶段工作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性能,育雏阶段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育雏的关键又取决于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雏鸡阶段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所谓雏鸡,即指0-7周龄的小鸡,而0—4周龄又称幼雏期。就养鸡业来说,能使鸡的遗传性能发挥的最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直接受育雏阶段工作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性能,育雏阶段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育雏的关键义取决于幼雏期的饲养管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幼雏阶段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通常幼雏存在以下几个特点,即鸡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尚不完善,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差,常常发生各种疾病,引起大批死亡。春秋季节是育雏的最佳季节,笔者就临床上和生产中所发现的就幼雏…  相似文献   

4.
刘畅 《中国家禽》2012,34(6):57-58
在养殖生产中,家禽生产要取得良好的生产成绩,除了品种、生物安全之外,饲养管理就是重中之重。蛋鸡500多天的生命历程中,经历了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3个生产阶段,而育雏期是蛋鸡养殖中最细致、艰苦,技术性很强的一个阶段。现简要探讨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因此,加强商品蛋鸡在育雏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雏鸡6周的均匀度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阶段的两个重要指标。要想有好的生产性能,关键是在育雏阶段。育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育成期的生长均匀与预产期的生殖系统发育状况,而且最终影响到整个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发挥。雏鸡阶段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免疫水平低,抗病力弱,必须通过人为创造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要十分重视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而要提高种鸡育雏成活率,又涉及到环境、卫生防疫、饲料,保健用药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1.1.1 饲养的连续性较差。蛋鸡从育雏到产蛋,大致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3个阶段一某阶段饲养不当,就会影响鸡以后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常将0~7周龄雏鸡的饲养阶段称为育雏期.养鸡的关键在育雏,育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及其生产性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育雏期间必须满足雏鸡对水、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为雏鸡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  相似文献   

9.
黄羽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产蛋期(21周龄~产蛋结束)。要培育出健康、高产、优质的种鸡群,使其发挥较好的生产性能,每个阶段的饲养管理都非常重要。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1育雏前的准备雏鸡进舍前将育雏舍及所有育雏用具包  相似文献   

10.
谢志双 《中国家禽》2001,23(6):41-42
1制定育雏的生产目标   一般把 0~ 42日龄确定为育雏期。在进雏之前做好各项生产计划,如进雏安排、免疫计划、投药计划等。另外要制订出育雏期生产目标,如成活率、均匀度、体重范围等。一般情况下, 6周末母鸡成活率为 98%,均匀度在 75%以上。 2育雏前的准备阶段 2.1鸡舍的冲洗   鸡淘汰后,应彻底清扫和冲洗鸡舍。首先是清理鸡舍,先运走鸡粪,把地面和墙壁打扫干净,除去各种饲养设备上的鸡粪和灰尘。然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要先屋顶后地面,所有的饲养设备包括地板网、框架等要在鸡舍内用清水浸泡 24小时,然后刷洗干净后码放…  相似文献   

11.
李文友 《兽医导刊》2016,(16):231-231
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同时进食量少,运动少,产生热量少,不能起到御寒作用,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等特点,因此,根据日龄为雏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对雏鸡,特别是前几天雏鸡的正常生长和成活十分重要。应加强鸡育雏前的准备、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防病驱虫、消毒和免疫工作其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生产性能及活禽上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樱桃谷父母代种鸭根据生长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育雏期、育成期、产蛋前期、产蛋后期.在整个种鸭饲养阶段,育雏期很关键,育雏的好坏和雏鸭的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后期种鸭生产水平,因此,做好雏鸭的育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现根据笔者多年的饲养经验谈樱桃谷父母代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养鸡生产中,0~6周龄的鸡称为雏鸡.育雏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阶段,它直接影响到中大鸡阶段的健康状况、成活率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4.
1更新传统观念育种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蛋鸡饲养技术遇到了挑战,产蛋日龄的提前,迫使育雏、育成饲养阶段重新划分,迫使各饲养阶段营养供给重新调整,迫使管理措施必须改革。蛋鸡饲养管理技术的核心,是如何使后备母鸡体成熟和性成熟达到统一,以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性能,产出量大、质优,最终实现成本小、收入大的经济目标。传统的饲养方法,违反了现代品种育雏期要求体形、育成期要求体重、产蛋期要求体质的关键技术指标和生长规律,育雏、育成期实施粗放饲养,供给低营养饲料,让鸡只在漫长的时间里达到体成熟。结果是:饲养周期…  相似文献   

15.
蛋鸭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至28日龄。育雏期蛋鸭的饲养是养鸭生产的第一环节,雏鸭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蛋鸭的经济效益。因此,雏鸭阶段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鸭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雏鸭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是判定雏鸭阶段饲养管理的两个重要指标。辽宁省灯塔市的大部分养殖户,由于对蛋鸭养殖的基本常识了解很少,尤其对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密度、光照等方面没有制定很好的措施,出现了蛋鸭育雏期成活率低、经济效益低等现象。针对刚出壳的雏鸭具有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消化机能尚未健全、生长速度快、易感染疾病等特点,笔者摸索出了一套蛋鸭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防治的技术方案,旨在保障雏鸭的健康,进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育雏是蛋鸡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整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育雏期是商品蛋鸡生产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加之武汉地区四季分明.温差大.更是加大了育雏工作的难度。近几年来,笔者在武汉地区几家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进行了调查研究.现针对商品蛋鸡的育雏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一、珍珠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饲养管理原则与方法,与家鸡基本相同,初生重约为26-35克。本阶段对温度变动极为敏感,反应强烈。育雏温度见下表:在实际生产中,育雏温度的高低,应取决于雏禽群的行为表现。室内要保持65%70%的相对湿度,并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必要时采用机械通风,要求流人舍内的空气速度为0.3~0.35米/期仍要注意饲料的限制饲喂,这一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蛋鸡养殖管理过程主要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与产蛋期。其中育雏阶段的养殖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分析了蛋鸡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希望更好地促进蛋鸡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勇强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1):20-20,21
育雏是肉鸡整个生产周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关系到一批鸡的成败。育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肉鸡生产性能、成活率、淘汰率。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育雏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和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后备种鸡饲养阶段包括育雏和育成阶段,育成期的均匀度、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产蛋期生产性能的高低,对于种鸡来说,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群是种鸡生产中的生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