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对电力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原有的变电站容量已不能满足负荷供给的需求。再加上土地资源贫乏,环境要求的提高,新建变电站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对原有低电压等级变电站升压成高等级电压的改造成为解决当地负荷供应不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邵瑾 《农村电气化》2006,(11):35-36
近年来,将变电站由常规站改为综自站渐渐成为一种趋势。综自改造后的变电站,其运行情况越来越依赖于自动化装置的实用性及成熟性。该文就综自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分析,以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近几年的电力通信网络改造,目前全国电力通信网已基本形成以数字微波、光纤干线为主网架,电力线载波并存的混合型网。电力通信已不仅仅为电力调度、自动化服务及办公自动化服务,同时还服务于变电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目前,冀北电力网络各变电站基本都已实现少人/无人值守,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建立监控中心,对各变电站的有关数据、环境参量、图像进行监控和监视,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个变电站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大运行的要求,已成为摆在县级供电企业面前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使用也越来越多,而且用电量日趋升高,因此对变电站的日常维护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变电站日常维修的重要性、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日常处理措施,从提高变电站设备的良好率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为维护变电站的稳定和正常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模块组合式箱式变电站的设计方案及效益,以及模块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应用在"煤改电"工程中的优势。模块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具有模块化设计、模块体积小、组合样式多样化等一系列特点,能够满足各种环境运行。将原有箱式变电站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成分体式,解决了城区老旧胡同等地环境原因造成的箱式变电站运输安装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由于变电站环境复杂、场景众多、设备丰富,无人机在变电站的应用还存在一定距离,但是无人机在变电站的深度融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变电站运维工作现状1.1变电站巡视工作现状为了保障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辅控系统设备的安全健康运行,保障电网持续安全可靠供电。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我国变电站的使用已经有了漫长的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能的使用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需求,变电站技术的提升是必然的。数字化背景下,变电站得以提升。实现了操作有序、自动化、标准化进行,解决了很多繁琐的工序,也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功率效率,保证了变电站的有效发展。实现变电站信息化、进行资源共享,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应用,未来的变电站,离不开数字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无人值守变电站越来越多,它也是未来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变电站站用电系统存在许多隐患,尤其是110kV及以下的许多变电站站用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变电站的深入研究,对站用电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基本建设和改造工程投资的不断加大,变电站的改、扩建项目也越来越多。既有变电站改、扩建工程施工与新建变电站工程施工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运行中的既有变电站改、扩建,要边运行边进行改、扩建施工,施工难度大,安全问题突出,调试过程复杂。现根据我们公司承接的变电站改、扩建工程的施工实践,就运行中的变电站改、扩建施工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用户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外部环境及内在发展都要求电网设备改造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变电站和线路升级改造。以笔者所在安徽省枞阳供电公司为例,近三年来,就进行了7座35 kV变电站、2座110 kV变电站(配合市公司技改)的负荷转移,累计转移负荷时间近300天。单电源变电站线路改造或变电站综合改造,在过去往往在一定区域会停电较长时间(一般一个月左右),而现在电力用户对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变电站改造期间,必须保证原供电  相似文献   

11.
1选题理由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下辖变电站16座,其中110 kV变电站6座,35 kV变电站10座,主变压器31台,主变容量39.695 MVA。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工程的不断升级,对变电站主变压器电缆进出线的安装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大力推广,对变电站各种信息量的监控要求越来越严格细化。而现今变电站对于主设备关键部位温度的监控尚处于初级阶段,监控范围小,尤其对于封闭设备的温度监控基本处于"盲区",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变电站运行能力的提高,同时优化变电站环境,充分提高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逐渐凸显多方面的问题,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关键方向就是自动化、智能化。文章论述了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及其配置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变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受到作业现场环境的影响,会有大量粉尘落到设备上。变电设备安装完毕后,设备内空间狭小,死角多,粉尘清扫难度大且无法彻底清除,遗留下的粉尘会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此外,随着GIS设备在110 k V及以上变电站中的推广应用,其对作业现场洁净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降低作业现场粉尘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胡杨 《农村电气化》2023,(11):48-50
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发展,一键顺控在变电站倒闸操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智能变电站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且还存在大量常规变电站未进行智能化改造,当前使用顺控技术的变电站较少,实际运行管理经验比较缺乏。文章介绍了变电站顺控改造方案与验收环节,为今后变电站顺控改造、建设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变电站环境下构建以太网,应该充分考虑变电站的工作环境。通常,大家对变电站使用以太网的了解,往往来自对商业以太网的认识。因此变电站网络系统工程的实施也直接参考商业以太网的技术经验来实施。这些经验局限于商业以太网的实施经验,因而可能导致构建的以太网的简单化,不能真正理解以太网在变电站现场的意义,也无法真正利用以太网内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输变电技术的迅猛发展,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大部分市、县公司辖区内都建成了无人值守的箱式或半箱式变电站。变电站室内设备区,一般建有通信室、继电保护室(或控制室)等,一些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计量装置都安装在箱变内。为了使室内电力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网改造与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35 kV箱式变电站得到大力推广,逐渐成为农网变电站的主要模式。就当地35 kV箱式变电站实际应用情况,从35 kV箱式变电站建设、运行维护以及与常规型变电站的对比分析等方面,论述了35 kV箱式变电站应用情况,认为35 kV箱式变电站适合农网结构要求,符合农网实际情况和典型设计要求,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变电站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汤大训 《农村电工》2010,18(8):32-32
施工电源是为了满足变电站在施工过程中电焊机、切割机、塔吊等电气设备用电需要而设置,而且随着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电动工具的普遍使用,施工电源越来越显得重要。但随着变电站工程的竣工,施工电源往往又会被拆除。这样在做变电站概、预算时,  相似文献   

20.
乐洪添 《农村电工》2022,(10):36-37
<正>1变电站扩建管理中智能感知系统应用优势变电站扩建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技术优化、扩建增容,满足生产和发展需求。通过智能感知系统进行变电站扩建管理,可以对天气环境、施工环境及施工作业等多种不同场景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管,有效避免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充分保障变电站扩建质量。1.1提升巡检效率为了提升巡检效率,可以通过智能感知系统进行远程监测,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及智能化检测机器人等多个功能系统的共同协作之下进行远程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