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溶蚀带岩溶地基具有众多的溶蚀裂隙和溶孔,且在一定深度部位往往发育有较大溶洞。目前,强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主要是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三种。岩溶地基处理应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并且因地制宜的选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尼山水库岩溶坝基的防渗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技术是岩溶地质防渗帷幕灌浆的一种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喀斯特溶洞裂隙发育地区.根据溶洞、裂隙的体积和地下水流速的大小.通过钻孔灌人不同粒径的填料.由大到小,直至填满.然后高压灌人水泥浆,胶结填料,同时使填料和洞壁牢固地凝结在一起,封闭溶洞。堵住水流通道。  相似文献   

3.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存在高岩溶率和大尺度岩溶的隘口水库沥青砼心墙堆石坝基础的应力状态和安全状态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案,论证了处理方案的可靠性,为该工程基础处理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以后类似的工程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岩溶堤坝的防渗加固工程中存在岩溶充填物难以结石,注浆易漏浆串浆导致耗浆量大,注浆过程难控制等技术难题,研究提出"稀浆脉动劈裂、膏浆脉动压密"新工法,技术之一是采用稀浆脉动劈裂灌注岩溶充填物以及溶洞周围岩土体,形成树枝状浆脉框架,达到提高防渗体稳定性的目的,技术之二是采用膏浆脉动高压压密岩溶充填物,实现了岩溶充填物的压滤结石,使岩溶防渗体的整体防渗性能得到较均匀有效提高。在湖南某岩溶堤坝岩溶发育区进行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该工法完全可行,且较大地节省成本,提高了工效,可在岩溶堤坝防渗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毕节地区岩溶区水库渗漏类型及处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毕节地区岩溶较发育,大部分水库修建于六、七十年代且在岩溶区,属"三边"工程,目前大部分水库成为病险库,针对此问题,根据多年来的成功处理经验,作者对岩溶区水库渗漏进行分类并提出处理措施,本文强调:在岩溶区建库,只要选好库坝址,即使出现一些问题,采取"避、堵、截、铺、灌、围、导 (排)、观"等综合处理措施,是可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曹田坑水库设计洪水计算的实例,介绍了水库承雨面积中有部分径流系由溶洞汇入时,水库设计洪水的两种计算方法,并阐明了岩溶区水库管理中应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曹田坑水库设计洪水计算的实例,介绍了水库承雨面积中有部分径流系由溶洞汇入时,水库设计洪水的两种计算方法,并阐明了岩溶区水库管理中应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岩溶地区和非岩溶地区在降雨-径流计算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岩溶地区,径流不仅受降雨量、降雨强度和下渗能力的影响,还受下垫面及岩溶发育的影响。介绍了流域产流机理、非岩溶区径流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性和岩溶地区径流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邹晓磊  杨宏智  郭聪 《农业工程》2021,11(5):98-102
碳酸盐岩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等易导致岩溶发育,在这样的区域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首先查明帷幕岩溶分布和发育情况,并对已有渗漏通道进行探测跟踪,从而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安全稳定运行。以云贵高原黔南地区某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法、电磁波CT法,结合钻孔进行岩溶渗漏通道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分析。探测结果表明,针对复杂的岩溶水流动系统,综合探测方法可对岩溶渗漏通道进行有效地探测,可查明优势渗漏通道,为渗漏的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工程覆盖范围广,遇到岩溶地质区域,需要做好桩基溶洞处理,为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将对输电线路的桩基溶洞处理技术进行研究,结合某输电线路工程案例,分析其主要施工技术,以期提升工程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引进拱坝应力重分析单位变形模量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拱坝地基处理的基础变形模量优化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以不同高程地基变形模量E为设计变量,在人为可以改变地基变形摸量的范围内,利用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方法寻求对坝体应力、稳定及变形最优、相对基础处理费用又较低的地基变形模量。利用上述模型对我国某高拱坝的地基变形模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合理,优化效果明显,优化的结果对工程地基处理有较现实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岩溶地基嵌岩灌注桩的设计要点,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振冲碎石桩处理软弱地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素(杂)填土、淤泥等软弱地基,采用振冲碎石桩进行加固,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基础沉降,是目前软弱地基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软弱地基具有技术可靠,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技术简易,施工简便等特点,本文结合广东省阳江核电水库工程实例,对振冲碎石桩处理软弱地基的设计、施工工艺进行论述,对其处理效果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4.
阳江核电水库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地基处理采用振冲碎石桩。介绍了渗流、沥青心墙变形与地基沉降等监测项目的监测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广泛发育,其地下水动态特征不同于其他地区,而岩溶山区盆地作为较为普遍的岩溶组合地貌,在大气、地表、地下三水动态联系中有本身的特殊性。该类水文地质单元多分布在黔北、渝南、湘西北地区,且分布广泛,地下富水便于开发,可用以解决盆地周边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因此研究该类地质单元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对于指导岩溶水开发、解决城乡用水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四衙坝水源地为例,讨论其特有的地下水径流特点、水源补给、排泄特征等问题。并建立数值方程模拟评价岩溶山区盆地水资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沿江圩区排洋站防洪标准偏低及地基抗滑、抗渗、沉降问题,作者设计了一种斜拉自耦式潜水电泵。该装置具有可潜入水中运行,可自动快速连接,安装拆卸方便,水工建筑简单等优点,介绍了装置基础设计、地基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处软土层土质差,埋藏浅、厚度大,在此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易引起地基变形的问题,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提出穿堤建筑物以沉降控制来设计,并给出了沉降实测结果,用以评价地基处理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8.
美姑河坪头水电站深部发育白云岩岩溶砂化现象,地下硐室围岩岩体质量降低。以岩体完整程度、岩体结构特征、结构面状态的统计分析为基础,对白云岩岩溶砂化进行宏观分级及定性分析了岩溶砂化对岩体质量分级的影响。以引水隧洞为例,结合岩溶沙化区岩体结构特征对水电围岩岩体质量分级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以"岩溶砂化发育程度修正系数"为核心的围岩岩体质量分级模型。该模型评价结果与5号支洞、压力管道中平段施工支洞、蝶阀室交通洞、上室交通洞等现场施工实际揭示情况吻合度较高,适用性较好,可为地下硐室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地基处理中,水泥土深层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利用特制的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加固软土,无需将软土取出。它制出的水泥桩造价比 钢筋混凝土桩基低70%。在充分吸收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的现状,研究设计了新型深层搅拌机,以满足各地区施工企业对深层搅拌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广西20个气象观测站点1957-2001年Eф20小型蒸发皿的实测水面蒸发资料,采用变差系数和年际极值比分析蒸发的年际变化特征,应用累积滤波器法定性分析蒸发量的年际变化趋势,Kendall秩次相关法定量分析蒸发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显著性,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分析蒸发量的突变点。结果表明,桂北蒸发皿蒸发量年际变化最剧烈(Cv=11.2,Km=1.77),桂南和桂东次之,桂中和桂西年际变化最小。非岩溶发育地区和岩溶发育地区蒸发量的年际变化特征没有差别。20个站点中,10%的蒸发量呈上升趋势,90%的蒸发量呈下降趋势。18个蒸发量下降趋势的站点中,95%信度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的占72.2%。存在突变点且突变趋势显著的站点有10个,占研究总站点数的50.0%。桂中、桂东、桂南3个地区的12个站点都呈下降趋势,这3个地区的蒸发量变化趋势依次是桂南>桂东>桂中。岩溶发育地区蒸发量呈下降趋势站点的比例和Z值平均值小于非岩溶发育地区,但其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