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获得抗寒能力最优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个体,保证其在湖北省的种质数量和正常繁衍,探讨了3种规格福寿螺在塑料大棚中越冬的成活率。结果可见,经过两个多月的越冬,平均体重为2.125g的福寿螺成活率为90.33%,体重增长了34.87%;平均体重为12.9g的福寿螺成活率为51.67%,体重增长率为14.76%;平均体重为24.14g的福寿螺成活率为17%,体重增长率为6.81%。由此可见,在3种规格的福寿螺中,平均体重为2.125g的小规格福寿螺的抗寒能力最好,越冬成活率最高;平均体重为12.9g的中等规格福寿螺的次之;平均体重为24.14g的大规格福寿螺的最差。  相似文献   

2.
16种植物对福寿螺的趋避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实验室内通过自制的八边形分室趋避试验装置观察研究了16种植物对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 Spix)的趋避效果。结果表明:福寿螺具有沿壁爬行的偏好性,沿壁爬行的福寿螺数量平均为非沿壁爬行福寿螺数的3.77倍。同时发现,在所选的16种植物中,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L.)2种植物对福寿螺有较大的吸引作用;金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 cv.Dwarf Yellow)、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红龙草(Alternanthera dentata cv.Ruliginosa)、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剑麻(Agave Sisalana Perrine)5种植物对福寿螺有一定的驱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寻有效防控稻田福寿螺的农业措施,对几种常用的农业防控稻田福寿螺措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拾螺摘卵与设网拦截相结合和水旱轮作与设网拦截相结合两种农业防控措施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治效果以及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其他农业防螺措施。  相似文献   

4.
福寿螺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笔者调查了福寿螺在海南的入侵方式、现状、特点,以及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并提出了海南省防治福寿螺的建议:组建风险评估、早期预警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加强综合治理研究,形成一套可持续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层次综合技术体系,控制福寿螺的漫延。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寿螺在湖北省英山县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寿螺在英山地区1年发生1代,以水稻和杂草为食,冬季在土壤内及温泉中越冬。福寿螺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为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即水稻移栽后至孕穗期。水稻受害的程度与福寿螺的卵块数量、幼螺及成螺的数量呈正相关。化学防治结果表明,5种试验药剂均对水稻福寿螺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已有福寿螺防治手段存在的问题,广西桂林地区进行了福寿螺资源化利用的探索。在福寿螺防治过程中,不仅仅是将其灭除,而是结合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对福寿螺进行加工利用,形成了福寿螺产业链。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其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高,20世纪80年代被作为一种水生经济动物引入我国南方。后因过度盲目引种养殖、腥味太浓、口味欠佳、市场销售状况差等原因而遭到  相似文献   

7.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Spix)属中腹足目瓶螺科,是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大型淡水螺类。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力极快。20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引进福建永安市饲养。其后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福寿螺在福建永安市迅速扩散蔓延至各乡镇,形成了极难控制的优势种群。近年来福寿螺对该市水稻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茶皂素胁迫对不同发育阶段福寿螺生长的影响,为研究茶皂素对福寿螺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在福寿螺的螺苗期、仔螺期和中螺期分别用茶皂素两种汰选浓度(LC25、LC50)进行处理,考查其存活率、体重增长率、体重抑制率.[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的福寿螺在两种茶皂素汰选浓度处理后存活率较对照下降了6.2%~22.5%,最大体重抑制为11.69%~49.55%,对福寿螺体重抑制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处理后10~40 d,其中存活率下降幅度、体重抑制率均以螺苗期处理的最大.[结论]茶皂素对福寿螺螺苗、仔螺、中螺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受茶皂素的汰选压力及福寿螺发育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福寿螺发生危害蔓延迅速,已成为余姚市水生蔬菜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通过福寿螺防治技术探索与茭白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的试验与示范,明确了茭白田套养中华鳖控制福寿螺的作用与良好效果,并提出了茭白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茭白田福寿螺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查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在福寿螺重发区的茭白田中,福寿螺喜食茭白小分蘖和茭白肉。使有效分蘖降低7.71%,产量降低6.13%,每667m^2损失产量73.25kg。利用本地生物中华鳖来控制和减轻菱白田中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昆明地区苹果园昆虫群落营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报导了昆明地区苹果园昆虫群落的营养结构,将苹果害虫分为8类.蚧虫类有12种,天敌有13种,其中寄生性8种,捕食性5种;天牛类10种,寄生性天敌1种;卷叶虫类4种,天敌11种,其中寄生性2种,捕食性9种;食心虫类4种,天敌13种,其中寄生性6种,捕食性7种;蚜虫类2种,天敌26种,其中寄生性1种,捕食性25种;食叶毛虫类种类较多,但主要种类6种,天敌19种,其中寄生性9种,捕食性3种;叶蝉类4种,天敌6种,其中寄生性1种,捕食性5种.基本弄清了苹果园昆虫群落的食物网络关系,并比较了化学防治园与自然发生园的天敌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共发现福建省龙眼园天敌144种,隶属于2个纲12目54科.包括昆虫纲10目43科100种,蛛形纲2目11科44种,;其中以蛛形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的种类数较多,分别占全部天敌种类的29.17%、24.31%、18.75%和9.03%;按作用方式分为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其中属捕食性天敌的种类有119种,寄生性天敌的有25种,分别占全部天敌种类数的82.64%和17.36%。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位于我国云贵高原东部,种茶历史悠久,天敌资源比较丰富.近些年考查采集了全省茶园天敌,制作标本,鉴定出各类天敌356种,其中天敌昆虫50科305种,虫生真菌7种,昆虫病原细茵1种,昆虫病原病毒14种,蜘蛛目12科29种.优势种天敌为姬蜂类、茧蜂类、瓢虫类、步甲类和蜘蛛类.  相似文献   

14.
棉田食蚜天敌对棉蚜控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8到1981年,作者在陕西武功查清了棉田食蚜天敌主要有12类,分属8目、16科、39种。采用将食蚜天敌个体捕食或寄生寄主的功能反应与大田中食蚜天敌的数量反应相结合的方法, 以统一的天敌单位数表示各类天敌作用的大小。四年平均每年每亩食蚜天敌约100万头次,折合天敌单位数为42071。各美食蚜天敌按其作用大小依次为:瓢虫、蜘蛛、蚜霉菌、食蚜蝇、草蛉、食蚜绒螨、花蝽、姬猎蝽、蚜茧蜂、食蚜盲蝽等。不同季节天敌种类不同,瓢虫和蜘蛛是季节稳定种,食蚜绒螨和蚜霉菌是季节发生种,以上均为棉蚜关键性天敌。棉蚜的种群数量水平,明显的受食蚜天敌的自然控制。在棉花苗期,由于天敌的作用,无蚜期可维持15至20天。八月份如多雨潮湿,蚜霉菌可完全控制伏蚜为害。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共发现福建省龙眼园天敌144种,隶属于2个纲12目54科,包括昆虫纲10目43科100种,蛛形纲2目11科44种;其中以蛛形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的种类数较多,分别占全部天敌种类的29.17%、24.31%、18.75%和9.03%;按作用方式分为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其中属捕食性天敌的种类有119种,寄生性天敌的有25种,分别占全部天敌种类数的82.64%和17.36%。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平原越冬稻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并经室内鉴定,洞庭湖平原稻虫捕食性天敌越冬群落的物种组成,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4目10科20种和稻田蜘蛛8科16属21种,其中天敌昆虫优势种为稻红瓢虫,稻田蜘蛛优势种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稻田异质性的高低是影响稻田越冬捕食性天敌群落物种组成及丰富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分瓣臀凹盾蚧(Phenacaspis kentiae Kuwana)是茶花、桂花的重要害虫。其捕食性天敌昆虫4种, 隶属于鞘翅目的瓢虫科、方头甲科和草蛉科,其中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onicus Endrby-Yonge)为主要捕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昆虫有4种,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其中糠片蚧恩蚜小蜂[Encarsia inquirenda (Silvestri)]为分瓣臀凹盾蚧的主要寄生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95.3%,其数量的变化也反映了寄生蜂的整体数量的消长变化。寄生蜂对分瓣臀凹盾蚧的自然寄生率为10.1%,捕食性天敌对分瓣臀凹盾蚧的自然控制率为78%。自然条件下,天敌昆虫对分瓣臀凹盾蚧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天敌昆虫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天敌种类及存在的问题,如天敌昆虫产品种类单一,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低,配套服务技术滞后,农户生物防治思想意识淡薄等。为此,笔者提出了应加大生物防治宣传力度和思想引导,增加天敌昆虫品种/品系、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 ,加强对天敌的包装、运输和服务技术的研究,加强质量检测 ,降低天敌昆虫生产成本,加强田间应用配套技术研究等应对策略,以期为天敌昆虫的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南宁市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自然天敌种类以及柑橘木虱数量与天敌数量的相关性,为利用天敌防控柑橘木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广西大学农场多功能标本园内未喷施过化学农药的九里香绿篱和广西创新驱动专项基地内砂糖橘果树上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柑橘木虱自然天敌种类,统计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及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每15 d调查1次。【结果】调查发现南宁市柑橘木虱的自然天敌共有15种,其中昆虫纲天敌9种,包括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粗网巧瓢虫(Oenopia chinensis)、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亮腹釉小蜂(Tamarixia radiate)、阿里食虱跳小蜂(Diaphorencyrtus aligarhensis)及豹纹花翅蚜小蜂(Marietta picta);蛛形纲天敌6种,条纹金蝉蛛(Phintella vittata)、角红蟹蛛(Thomisus labefactus)、锈宽胸蝇虎(Rhene rubigera)、多色金蝉蛛(P.versicolor)、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及园果大赤螨(Anystis baccarum)。发现亮腹釉小蜂的1种寄生蜂黄食虱跳小蜂(Psyllaphycus diaphorinae)。【结论】南宁市柑橘木虱自然天敌共15种,主要捕食性天敌为六斑月瓢虫,主要寄生性天敌为亮腹釉小蜂。当地柑橘木虱自然天敌资源丰富,在田间应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天敌对柑橘木虱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克拉玛依区枸杞害虫及天敌种类的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克拉玛依区农林业综合开发区经济林大面积发生枸杞害虫,在枸杞生长季节调查枸杞害虫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枸杞害虫有5种,枸杞害虫天敌有19种,天敌昆虫对枸杞害虫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