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飞科 《农村.农业.农民》2020,(11):54-55
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类建筑的源头和基础。而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随着技术层面的日益趋同,千城一面的建设模式越来越多的侵蚀着我们的城市,人们对历史文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不知道、不了解、不认同民居这种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载体。本文就河南本土传统民居与地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民居根植于农耕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和内涵。笔者通过分析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思想和文化思想以期为现代民居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笔者认为:①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思想包括"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负阴抱阳"的风水观、"因势利导"的节能观。传统民居建筑多顺应自然地形而建,采用"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择址原则,就近取材,由该地区环境、气候特点决定建筑形式,使民居具有冬暖夏凉、南向日照充足、通风隔热、防风祛湿的特性,为居住者提供自然的生态居住环境。②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包括方正严明的哲理思想和丰富和谐的艺术思想。中国传统民居以严整的格局、强烈的秩序感来反映伦理规范,在空间格局上多具有明确的轴线,表现建筑群体中的层次与核心;传统民居建筑的建筑细部多使用抽象化的花、草、动物、人物图案,富有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民居的形成与中国各地的社会、文化、居住习俗以及地理、水土、环境、气候、风土人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现代新型民居建筑的设计、改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在选址、营造、结构、朝向、居室布局以及与环境相和谐和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等方面,具有诸多的合理性和科学因素,反映了苗族顺应和尊重自然,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该研究分析了黔东南苗族民居在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就地取材的节能手段、可持续开发的建筑构造4个方面的民居建筑理念,反映出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家中保存有一套《中国民居》邮票,所以总是时不时地拿出来欣赏。每每看到那一套套别具民族特色的北京民居、四川民居、云南民居、广西民居时。不但为我们祖先高超的民居建筑才能所折服,而且也为祖国民间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心里总想假如有一天有条件出门旅游,一定要亲眼目睹一下祖国民居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陆小彪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132-136
从建筑与生态文化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生态文化,例举并分析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典型建筑形态、四合院布局形式、北部及西部边疆等地区的民居形式,提出传统建筑艺术的生态文化对当代城市生态建设的启示,即当代城市生态建设应吸收传统建筑艺术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的四大生态观。 相似文献
7.
民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乎广大农民居住生活的大事,更是农村面貌的外观体现。抓住震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结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可以率先发起新农村建设行动,建设经济适用、样式美观、民居文化内涵丰富的新民居。陇南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对该地区民居风格、民居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对陇南地区新民居建设中构建符合民俗且经济、美观的民居建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甘肃陇南地区的经济状况、环境条件和现有民房结构、功能、建筑布局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现有民居的样式与结构进行探讨,并对陇南地区民居文化的保护与继承进行研究,重视民居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并赋予新农村民居建设以新的文化内涵,提出该地区建设符合民俗且经济、美观的民居建筑模式的建议。为陇南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和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通过对重庆市偏远山区传统民居保护现状的调查,了解到受保护意识匮乏、利益驱使及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大批具有较高经济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遭到损毁甚至消亡,对此,提出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传统民居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民居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以河南省博爱县寨卜昌村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从居住需求变化、家庭结构变化、民居自身原因和保护意识4个方面探究寨卜昌村传统民居消失的原因,从环境适应、居住合理、发展变通、文化兼容4个方面分析其民居建筑的核心价值,并对寨卜昌村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出建议,如寨卜昌村民居的活化应由“带动活化”向“自主活化”转变,传统民居的修缮应坚持修旧如旧、新建如新的原则,现代民居修建应体现民居的核心价值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宏观上分析了长江三峡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聚落的空间构成,强调其建筑聚落、山形地貌、江流水景互为依存,建筑与山水相依,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特点。分析了民居聚落的空间特征,突出了其向"天"性特征、"灰色"特征、动态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民居建筑的空间特征,以南方天井式民居、吊脚楼为例,解析了民居建筑的外形空间特征;从对合院式布局的追求、对天井空间的偏爱、对堂屋空间的重视3个角度分析了民居建筑的内部空间特征。揭示了三峡传统民居中所蕴涵的建造者对自然环境以及住宅场所的理性思考,以及该建筑形式在峡区特定山江环境中的实用价值,解析其与环境融合共生的艺术成就,以期在"后三峡工程时代"为峡区城镇与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分析广西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广西城乡风貌改造中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尝试,总结了广西的传统民居特色,将其按地域特征分为3类,一是按发展源流分为干栏建筑,院落式建筑和非院落式建筑,西洋建筑;二是按建筑材料分为竹木结构民居、石头结构民居、土墙结构民居、土石结构民居、砖木结构民居、混合材料民居;三是按建筑样式分为干栏式建筑、院落式建筑、非院落式建筑。桂北木结构"干栏"式建筑是广西民居的代表。笔者根据现实发展情况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进行改造;要以更新民居形态为改造的新方向;要善于挖掘、展示和保护传统文化。这些建议对提高城乡风貌改造的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与文化趋同现象的影响下,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日渐消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面对这样的文化危机,人们重新认识到尊重自然和保护传统地域文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开始探究传统民居建筑所蕴涵的地域文化,重新思索传统民居地域文化与空间协同共生的关系。以南桐镇王家坝村为例,提出了现状民居存在的问题,从集约土地利用、传承特色文化、基础设施改善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探析了山地传统民居特色文化资源与空间协同共生的方法措施,以期为山地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西传统聚落中的文化类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传统聚落作为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基层社会生活单元,在民宅以外还存在着少量公共建筑。本文分析了公共建筑中文化类建筑的类型、功能和基本形制。 相似文献
18.
在新民居建设的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太行山区传统民居的选材、构造、接地方式、村落组群等生态性的研究,提出了可用于山地新民居建设的可行性手段,以期应用到具体山地新民居建设中,使得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得以延续及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建筑以时间和空间感让人们更前卫的享受现代生活,传统建筑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特色,传承着历史的文脉。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社会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也赋予了建筑更加丰富多彩的意义,于是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便应运而生,并创造出更加生动、鲜活的建筑世界。以武汉现代建筑为例,探讨建筑创作中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提炼出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产生关联的特征手法,以期在今后的建筑创作中更好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建筑创作中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成功作品的经验,提出应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运用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的创作形式,重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从而创作出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