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24-125
手机银行是新兴的金融服务产品,是电子银行的一种。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展手机银行业务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实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现状的分析入手,然后分析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战略,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机银行发展策略,希望可以对实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双循环发展格局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优化金融市场结构,进一步增强普惠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但就实践而言,由于农村金融发展区域间互动性不足、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从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激励及协同机制、优化金融产业链运行机制、构建普惠金融风控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农村普惠金融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金融信贷风险防控水平以及提升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溢出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普惠金融是惠及所有人包括贫困群体的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者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适度竞争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群体众多,交易额小,但是金融供给缺口较大,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十分必要。因此,需要对农村普惠金融进行研究,对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进行G-P-S分析,找到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普惠金融覆盖面、实现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支持,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已成为当下我国实现农业乡村振兴、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目标。互联网金融的独特方式给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也可以此为窗口搭建更加完备和高效的农村普惠金融运行体制。本文结合当前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阻碍和困难,并提出建议措施,以期推进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的描述,并从法律体系、机构设置、金融供给3个视角归结了农村普惠金融欠发展的原因。在参考了国外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普惠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来为农户、涉农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村群体提供共享、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本文在概括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意义基础上,根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势,通过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农村居民数字普惠金融意识薄弱;网贷平台风险防控难;征信体系不完善;提出了化解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困境的对策:提升农村居民数字普惠金融意识;加强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防范;完善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扩大了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面,缓解了农业农村农民的融资难题,实现了运用大数据征信体系精准授信,比起传统普惠金融更具优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问题是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支持,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已成为当下我国实现农业乡村振兴、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目标。互联网金融的独特方式给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也可以此为窗口搭建更加完备和高效的农村普惠金融运行体制。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情况,讨论互联网金融在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阻碍和困难,给出我国农村地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实现中国人民提别是农民的小康生活,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首先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最后提出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策略,希望对我国农村金融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2006—2012年新疆82个县(市)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效应不同,南疆地区基础效应高于北疆地区,增长效应更加明显;部分农户收入高增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均出现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呈负效应的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排斥和金融体系结构与功能矛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优化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环境,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创新性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满足不同金融需求,提高监管有效性,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农村普惠金融领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三农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市场主体及商业模式多样化发展,金融服务及产品需求趋向多元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在此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技术为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或缺乏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一系列正规金融服务,为提供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支持途径,但由于"数字鸿沟""短、小、频、急"等农村金融现状,数字普惠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探索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困境及路径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通过建立涵盖更大范围的普惠式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基点,推动全面的金融扶贫的开展,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137-138
在我国,农户、乡镇低收入人群以及小微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点对象,而我国对于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也早有尝试,但碍于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的原因,这一体系的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就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关于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建设的内容规定为导向,并综合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个可以监测、度量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6年我国31个省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包括浙江、北京、江苏、上海在内的13个省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大于0,其余18个省份的综合得分小于0,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从普惠综合因子所反映的一个地区农村普惠金融的整体概况来看,北京、上海和天津获得了较高得分;浙江、江苏和山东在农村信贷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农民则拥有较强的保险意识;青海、甘肃和广西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缩小农村普惠金融的地区差异,还须要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及扩大金融基础设施覆盖面,并加大农村金融教育的普惠性。  相似文献   

14.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融合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为我国农村实现普惠金融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描述,探讨现阶段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农村发展情况,提出加大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力度、改善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征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乡村居民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使用程度以及金融产品的使用效用性等3个维度,利用面板数据及相关计量方法,测度了2007—2016年西南三省(四川、云南、贵州)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四川省和云南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高于贵州省,但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四川省和云南省。最后,从加强西南地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强政策支持以及学习并推广东部农村金融发展的先进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西南三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量方法改良的基础上,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2005~2013年的近十年间,中部六省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都没有出现0值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2005~2013年,湖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部六省当中的最高水平,其次是山西、湖北、安徽、江西、河南,但河南在中部六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最快。从分析中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看:农村人均收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数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普惠金融政策、当地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六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背后最强有力的推手,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农业产业化和金融数字化两方面阐述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新契机,并由此提出助力乡村振兴实施的对策:即实现市场化利率,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锻造农村金融机构工作队伍,以此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宁夏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基于IFI指标评价体系的评价显示宁夏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具有"较高金融包容性"。然而,涉农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能力有待提升、缺乏涉农贷款风险分散、担保和补偿机制以及农村普惠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等因素还制约着宁夏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建议从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明确农村土地的抵押权权益、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能力、创新财政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升宁夏农村普惠金融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艳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219-221+232
农村互联网金融是传统农村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模式,具有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普惠金融等作用,对推动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加大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加大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培养农村互联网金融人才5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加快实现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助于实现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通过分析普惠金融在推进乡村建设的作用和普惠金融在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难题,并借鉴日本、美国等国外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普惠金融知识教育、扩大普惠金融人才队伍等建议,希望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提供一点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