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85年选择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进行芽接,于1987年营造丰产林0.48hm^2,以普通长白落叶松作对照。树龄8年生时,优良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及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为3.99m,3.48cm,20.2×10^0-4m^3,和2.244m^3,分别和对照106.2%,103.3%,123.9%和123.8%;13年生时上述各因子平均值为7.18m,7.94cm,22.6×10^-4m^3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测定结果品质优良、结实量多、种子发芽率高这3项指标为依据,对种子园优良无性系进行选择,共选出优质、高产、品质优良无性系10个。以方差分析结果为依据,估算出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28、0713和0687;遗传增益分别为76%、117%和82%;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6440%,超过各无性系均值1311%。这些优良无性系是建立第二代种子园的理想材料,同时也为种子园疏伐、留优去劣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将试验处理分为1代种子园、优良家系、无性系、优良无性系4个改良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效果依次增大。优良无性系单行小区试验,9年生材积比那坡种源增加67.3%;块状造林,两块平均林龄8年,平均树高9.9m,平均胸径13.1cm,每667m2林木蓄积量179m3,比那坡种源增加96.7%。因此,无性系选育是充分利用杉木多层次遗传变异获得最大改良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杉木15个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102个从杉木“三优”中选出的无性系单行小区和块状组配造林小区试验株进行生长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龄段逐步筛选法选优。造林后4-5年,林分平均树高4.5-6.0cm,胸径6.0-8.0cm时进行第一次筛选,淘汰60%的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55.7%。造林后6-7年,林分平均树高7.2-08.5m,胸径10.0-12.0cm时进行第二次筛选,淘汰40%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  相似文献   

5.
杉木多层次改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将试验处理分为1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4个改良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效果依次增大。优良无性系单行小区试验,9年生材积比那坡种源增加67.3%块状造林,两块平均林8年,平均树高9.9m,平均径13.1cm,每667m^2林木蓄积量179m^3,比那坡种源增加96.7%。因此,无性系选育是充分利用杉木多层次遗传是获得最大改良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长白落叶松各子园子代测定结果品质优良、结实量多、种子发芽率高达3项指标为依据,对种子园优良无性系进行选择,共选出优质、高产、品质优良无性系10个。以方差分析结果为依据,估算出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28、0.713和0.687;遗传增益分别为7.6%、11.7%和8.2%;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644.0%,超过各一系均值131.1%。这些优良无性系是增产经二代种子园的理想材料,同  相似文献   

7.
杉木无性系测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杉木种子园优良家系193个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选择34个无性系进入林期测定。根据3年生高生长,结合扦插成活率、造林成活率、一次性合格萌条产量等因素综合评定,初选出7个生长量高、萌条产量高、造林成活率高的优良无性系为建立生产性采穗圃的入圃材料,进一步在营林生产中推广应用。7个无性系的3年生高生长平均大于对照ch1(为黎平东风林场种子园实生苗)39.40%,大于对照ck2(为黎平东风林场种子园8  相似文献   

8.
楸树造林密度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楸树造林密度7年试验总结。在7种造林密度中,树高最高(平均5.13m)的密度为21m×1m、3m宽窄行,最低(平均4.40m)的密度为2m×2m,相差16.6%;最大胸径(平均7.4cm)和最大单株立木材积(平均0.00866m ̄3)的密度为3m×4m,最小胸径(平均5.7cm)和最小单株立木材积(平均0.00471m ̄3)的密度为2m×2m,胸径相差29.8%,材积相差84.9%;密度居中的2m×1m、6m宽窄行及3m×3m,对光照的利用较佳,冠下平均光照强度0.80—0.95万勒克司,冠下、株间、行间光照平均透过率分别为12.4—14.4%、16.0—21.2%、50.8—59.1%;2m×1m、6m宽窄行的光台强度较2m×2m增加20.1%;密度愈小,郁闭愈晚,径阶偏向大径阶分布,密度愈大,郁闭愈早,径阶偏向小径阶分布,并需较早的间伐。  相似文献   

9.
刚果12号桉无性系林分生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粤西短轮伐期刚果12号桉无性系林分及经选育的优良无性系W5的幼林生长情况,对其作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优良无性系W5在夏季造林的6个月生幼林平均树高2.9m,平均胸径1.8cm,生长整齐,已进入郁闭。7年生刚果12号桉无性系林分,树高速生期在1—4年,峰值出现在第1年;胸径在2—5年,连年生长量在2.1—2.2cm,峰值不明显;胸高断面积、材积在3—7年,前者峰值出现在第5年,后者生长呈逐年上升,尚未出现峰值;其前3年生的生长规律与3年生无性系林分的生长规律较一致。林分立木胸径与冠幅直径间存在着线性相关.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刺槐无性系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刺槐无性系进行了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粗根段(0.5~0.8cm)平均扦插成活率78%,平均苗高2.36m,平均地径2.26cm,分别比细根段(0.4cm以下),提高27.9%,28.3%,24.9%,(2)长根段(8~12cm)平均扦插成活率为83.3%,平均高2.48m平均地径2.28cm,分别比短根段(4~5cm)提高27.8%,15.1%,9.7%。  相似文献   

11.
楸树优良无性系选择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楸树10个无性系及金丝楸(对照)测试林5年对比试验,选出速生型优良无性系8615。5年生胸径达9.4cm,年均1.88cm;树高5.2m,年均1.04m;立木材积0.01714m ̄3,年均0.00343m ̄3。与金丝楸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力027.0%、6.1%及102.8%。与全林均值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加25.3%、10.6%及92.2%。胸径重复力为54.71%,遗传增益13.86%;树高重复力35.05%,遗传增益3.73%;立木材积重复力61.37%,遗传增益56.55%。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引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龙江县、讷河县和克东县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试验点,营造兴安、长白、华北、日本和西伯利亚5种落叶松引种试验林21hm2,日本落叶松示范林50hm2,经18年观察比较,以及对当地早期人工林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是:华北落叶松能成活成林,但材积生长量远不如当地树种兴安落叶松,不宜引种造林;长白落叶松适应能力强,已引种栽培多年,其生产力高,木材产量超过兴安落叶松1倍以上,应大力发展,作为营造落叶松林的主要树种;日本落叶松引入北纬48°13′,降水量500mm左右的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尚属首次。实验证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林分稳定,18年生平均胸径145cm,平均树高129m,蓄积量比兴安落叶松大1倍以上,比长白落叶松大50%至1倍,生长好于辽宁、山东引种的日本落叶松,引种是成功的,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引种造林;兴安落叶松是乡土树种,适应当地寒冷干旱的环境条件,生长正常,能成林成材,为使造林树种多样化,可适当用于营造一般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选择要与优良种源选择相结合,以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生产力。日本落叶松引种最好使用经中国大陆性气候驯化过的人工林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春由中国林科院引进29个杨树新杂交F1无性系,经2年苗期对比试验,选出鲁克斯杨×-4,鲁克斯杨×-3等15个比较适宜本地生长的无性系,又以锦县小钻杨和沙兰杨为对照,于1993年春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鲁克期杨×-4是表现最好的无性系,平均高生长达351.7cm,平均胸径达2.33cm,与对照呈极显差异。鲁克期杨×-3,鲁克斯杨×天然杂种是表现较好;鲁克斯杨×青杨13、鲁克斯杨×青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引进巨尾桉无性系与巨桉、尾叶桉进行山地造林试验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无性系不仅能适宜本地区山地栽培,而且生长快,3年生平均树高121m,胸径123cm,单株带皮材积00728m3,去皮材积00574m3,比尾叶桉分别增长235%、281%、921%和1402%,比巨桉分别增长131%、194%、566%和515%。它还具有树干通直圆满、树皮较薄、冠径比小、出材率高、丰产性好等特点,可以大面积发展,并总结出栽培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侧柏、油松、火炬松塑料袋容器育苗的容器规格分别为:3.8×12cm或5.1×12cm、6×13cm、8×12cm,营养土配方分别为:羊粪10%+上杂肥30%+黄心土59.8%+复合肥0.2%、黄心土38%+腐殖质土30%+土杂肥30%+复合肥2%、火烧土30%+黄心土57%+菌根土10%+过磷醚钙3%,容器苗栽植成活率高于裸根苗7~82%。1991-1994年培育容器苗8.6亿株,栽植平均成活率达95%,为加速我省荒山绿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油麦吊云杉,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主要优质用材造林树种之一,28年生人工林主要林分因子胸径13.4cm、树高12.5m、蓄积285.79m^3/hm^2,其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48cm、0.45cm和10.2m^3/m^2.28年生人工林林分养木层生物量为174.96t/hm^2,平均净生产量达7880.8kg/hm^2,year。这表明该树种人工林具有较高生产 在适生地区大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错海林木良种基地小区试验和中试结果认为:喷施稀土、满果粉对提高球果、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均有明显的效果;在小试的4种剂型和中试的3种剂型中,均以满果粉和农乐效果最好,产种量比对照有提高:樟子松22.1%~47.0%、长白落叶松13.4%~50.5%;在樟子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8.7%、13.9%、27.0%、30.3%;在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2.4%、28.3%、7.7%和6.3%;在促进结实提高产种量上,最佳浓度均为0.05%。经测算,樟子松种子园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4和1∶8,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苗移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1年生苗采用20×20cm、20×10cm、20×75cm、20×50cm、20×40cm、20×33cm6种移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苗木高生长差异不明显,地径差异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苗木径高比、单株生物量随着移植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一级苗百分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经济效益随密度的增大而上升,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的单位产值相差4倍以上。从综合质量指标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以20×40cm和20×50cm两种移植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19.
利用10%、2.5%、1%和0.5%浓度的光肥溶液及清水对照处理对长白落叶松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浸种时间分别为48小时和72小时。结果表明:经10%和2.5%的光肥溶液处理的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均比对照显著降低,平均的发芽天数较对照明显延迟;经1%光肥溶液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较对照提高4%(48小时)、13%(72小时),发芽势较对照提高4.5%<48小时)‘12.5%<72小时);经0.5%光肥溶液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较对照提高7%(48小时)、16.5%(72小时),发芽势较对照提高3.5%(48小时)、13.5%(72小时)。  相似文献   

20.
长白落叶松优良基因型选择改良及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256个优良基因型的评定,筛选出种子产量优良的无性系7个;材积生产优良的无性系20个;综合优良无性系18个;优良家系12个;最佳杂交组合10个;反交效应好的组合有8个;一般配合力好的有2个。经对参试家系进行多点造林分析,划分出6种生产类型。即高产稳产型。中产稳产型、低产稳产型和高产非稳产型、中产非稳产型、低产非稳产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