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适宜黑土滩栽培的牧草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三江源区黑土滩栽培的适宜牧草,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达日县和玛沁县引进50个牧草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外来草种在黑土滩上引种栽培很难成功,而青海草地早熟禾等6个乡土草种应作为当前黑土滩治理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首选草种;麦宾草等草种可作为黑土滩治理的后备草种,并提出了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的牧草混播组合。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牧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纪亚君 《草业科学》2009,26(11):86-92
青海境内有草地3 644.94万hm2,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体,也是我国三大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涵养源。但长期受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草地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草原生产力大幅下降。多年来,为解决青海草地畜牧业生产中饲草种植、天然草地改良及栽培草地建设缺乏适宜草种这一问题,青海草原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牧草品种选育及驯化研究,通过长年对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及大量引种及当地野生草种的驯化试验,培育了一些适应当地种植的牧草品种,现有14种被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为牧草新品种。文章回顾了青海省牧草种质资源利用及育种研究工作历史,介绍了牧草育种工作取得的成就及工作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沙拐枣、冰草等旱生牧草引进驯化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的91个耐旱草种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和适应性评价,筛选出适于西北干旱地区种植的21个耐旱牧草品种,其中国外引进种16个。通过试验研究,成功地将沙拐枣从野生状态引种驯化为可栽培种,地上生物量达14 013 kg/hm2,种子产量达600 kg/hm2,为黄土高原干旱区和水土流失区提供了生态环境治理所急需的超旱生灌木植物资源;从美国、加拿大引进、驯化、繁育成功的16个旱生牧草品种,平均产草量高于国内同类品种23.4%;研究提出了21种旱生牧草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采用引种成功的冰草建植旱生草坪,降低建植成本和养护成本各50%;对耐旱牧草生态型、干旱草地生态区的划分及宜栽牧草进行了研究探讨。该项研究成果对我国西部干旱区的生态建设、荒漠化治理和草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贵州优良草品种引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主要地方优良草种选育及利用在贵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石漠化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合近年来的科研工作,综述了贵州近30年来在主要地方优良草种选育利用方面的主要成就。结果表明,自贵州草地畜牧业兴起以来,广大科技人员为解决草地生产用种问题,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草种10余种累计100多份品种资源,并多次考察收集贵州野生牧草品种资源近1 000份,经过整理、鉴定,发掘了一批重要的育种材料。近15年来,采用引种驯化筛选、选择育种等方法先后选育牧草新品种9个,对促进贵州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还分析了贵州牧草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今后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七年来豆科牧草引种观察试验,认为苜蓿是优质高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我国北方人工草地建植的主要草种。沙打旺是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先锋牧草,亦可利用制成草粉和青贮原料。百脉根和红三叶是禾、豆牧草混播草地的理想草种。紫云英和草木栖是绿肥的主要草种。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目的多叶老芒麦,察北披碱草是我们近几年引种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之一。随着人工草地建设的开展,在引种、驯化的基础上必须要筛选出适合人工草地种植的优良草种。为此,我们对多叶老芒麦、察北披碱草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评比,确定其在生产中的价值,为人工草地用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草原》刊登的主要内容 :草地 (草山草坡 )资源、草场改良利用及人工草场的研究、草地生态学研究、野生牧草驯化栽培、牧草育种、引种与栽培、草地营养、牧草营养价值的研究、草坪绿化、草地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畜种改良、牲畜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畜产品开发、新技术在草地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等。《四川草原》为全国中文畜牧类核心期刊 ,季刊 ,每季度末月出版。欢迎投稿 ,征稿简则如下。1 文稿 要适合本刊选题 ,一般不超过 50 0 0字 ,要求论点明确 ,重点突出 ,文字精炼 ,表达准确 ,科学性强 ,简明易懂 ,数据可靠。书写格式规范 ,…  相似文献   

8.
《四川草原》刊登的主要内容 :草地 (草山草坡 )资源、草场改良利用及人工草场的研究、草地生态学研究、野生牧草驯化栽培、牧草育种、引种与栽培、草地营养、牧草营养价值的研究、草坪绿化、草地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畜种改良、牲畜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畜产品开发、新技术在草地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等。《四川草原》为全国中文畜牧类核心期刊 ,季刊 ,每季度末月出版。欢迎投稿 ,征稿简则如下。1 文稿 要适合本刊选题 ,一般不超过 50 0 0字 ,要求论点明确 ,重点突出 ,文字精炼 ,表达准确 ,科学性强 ,简明易懂 ,数据可靠。书写格式规范 ,…  相似文献   

9.
《四川草原》刊登的主要内容 :草地 (草山草坡 )资源、草场改良利用及人工草场的研究、草地生态学研究、野生牧草驯化栽培、牧草育种、引种与栽培、草地营养、牧草营养价值的研究、草坪绿化、草地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畜种改良、牲畜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畜产品开发、新技术在草地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等。《四川草原》为全国中文畜牧类核心期刊 ,季刊 ,每季度末月出版。欢迎投稿 ,征稿简则如下。1 文稿 要适合本刊选题 ,一般不超过 50 0 0字 ,要求论点明确 ,重点突出 ,文字精炼 ,表达准确 ,科学性强 ,简明易懂 ,数据可靠。书写格式规范 ,…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七年来豆科牧草引种观察试验,认为苜蓿是优质高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我国北方人工草地建植的主要草种,沙打旺是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先锋牧草,亦可利用制成草粉和青贮原料,百脉根和红三叶是禾、豆牧草混播草地的理想草种,紫云英和草木栖是绿肥的主要草种。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农业大学、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共同承担的青海省 2 0 0 2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南地区适用草种选育项目” ,经过主持承担单位的认真准备 ,开始全面实施。项目除在同德牧草繁殖场设立良种扩繁基地外 ,在青南地区的果洛州高寒草甸区新建牧草原种繁殖基地 7.33hm2 ,引种实验基地 1处 ,2hm2 引进牧草品种十余种 ,并开始青南地区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调查和野生草种的采集工作。该项目 ,由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副教授 ,草地研究室主任王方方土 博士 ,担任首席专家 ,由中国农业大学 ,青海省草原总站 ,同德牧草繁殖…  相似文献   

12.
天山北坡中段野生豆科牧草资源103种20属,80%为优良牧草,主要为黄芪属、苜蓿属、车轴草属、驴食草属等属牧草。饲用价值高,是引种驯化、人工草地、牧草选育重要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三江源区四种栽培禾草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质膜相对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内源保护酶系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对三江源区引种栽培的4种禾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和无芒雀麦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指标判定,4种牧草的抗寒能力为青海草地早熟禾最强,然后依次是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无芒雀麦的最弱。  相似文献   

14.
飞播种草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播种草是沙化、退化草地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近10年在财政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开展了以"飞播种草 保护利用"为核心,对牧草筛选、草种组合、种子处理、地面处理、适时播种、机型选择、播后管护、合理利用8项关键技术进行组装和研究,集成应用在北方沙化退化草地区等6个不同生态区域中.在筛选以乡土草种为主的飞播草种、最佳播种时期、青藏高海拔利用直升机播种等方面实现了自主创新.在豆科草种接种根瘤菌与混合草种拌种增产菌、应用GPS导航技术、地面处理、组织管理等方面实现了集成创新.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区草地覆盖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三江源区草地植被覆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08年三江源区草地植被覆盖状况做出评价,并用马尔柯夫链,对2000-2008年三江源区草地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区2008年草地总体为低植被覆盖草地,低覆盖和极低覆盖草地面积分别占31.29%和9.29%,其中西部和中东部草地植被覆盖状况令人担忧;依据转移矩阵,表明近九年,三江源区的草地植被覆盖总体呈降低趋势,但从低覆盖和极低覆盖草地出现好转,有10.82%低覆盖和14.23%极低覆盖草地分别转化为中覆盖和低覆盖等级草地,说明2000年以来实施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生态建设项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对牧草植物而言,包括着栽培草种的野生类型、近缘种和人工选育的品种、品系,未驯化栽培的野生草种及其生态变异类型等。对它们进行收集、保存和研究开发,是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生物科学研究发达,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国家,十分重视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据七十年代的一些统计数据,美国当时就保存有植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牧草种子是改良退化草地、建植人工草地,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干旱和半干旱区域生态建设、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基础材料。随着我区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在大农业中比重的增加以及种植业(粮、经、草)“三元结构”逐步完善,国家对草原生态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人工草地种植面积和草地改良的面积迅速扩大,使得牧草种子的基础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大量的牧草种子进入我区用于饲草料地建设,对我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大量牧草种子的引进、使用,对草原畜牧执法与牧草种子质量检验部门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规范牧草种子市场、广大农牧民如何选购合格的草种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从根本上确保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杜绝坑农事件的发生,作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意见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8.
西藏日喀则地区地理环境独特,该地区草地建设中长期存在牧草品种、类型单一及适应性差等问题。主要简述了野生优良牧草植物特点、驯化意义,以及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自然概况、牧草引种驯化研究现状与制约因素.并介绍了野生牧草驯化方法,以期为促进西藏日喀则地区野生牧草合理利用与草业科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牧草种质资源是草业乃至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针对牧草品种少、产量低等问题,从丰富遗传资源出发,陕西省榆林市近年来引进了若干牧草、生态草种,通过对其适应性、丰产性等性能进行观测,以筛选出若干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草种。对陕西省榆林市12个县(区)的草种引进、种植及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对该地区今后的草种引进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省人工种草和飞机播种牧草所用的草种主要是国外优良牧草品种,本地草种极少用。是否有可能把本地优良天然牧草结合到引进国外优良牧草组合中,一起来开发和利用草山草坡?这是许多草地与畜牧工作者以及生产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根据本省天然草地牧草分布,对本地优良牧草的利用与选育谈一些粗浅看法,也许能对草地科技与生产人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