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异黄酮低豆腥味大豆新品种中黄6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异黄酮大豆品种中黄68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缺失脂肪氧化酶-2基因(lx-2)的低豆腥味大豆品种中黄18为母本,日本引进的7S蛋白亚基缺失(α’亚基缺失和β亚基含量低)的大豆材料7S3(Karikoi-43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后代籽粒的异黄酮含量,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IEFPAGE)技术检测脂肪氧化酶基因缺失,并进行多年生化标记辅助选择而成。该品种2013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异黄酮含量高(5 135.86 mg·kg-1)、缺失脂肪氧化酶-2基因(lx-2)、商品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属高异黄酮含量低豆腥味的特用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低豆腥味大豆新品种中黄18 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中黄18(原名中作95-88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高产、抗花叶病毒病(SMV)、适应性强的中品661作母本,美国引进的优良品种Century近等基因系、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简称Lox)缺失的优质材料Century-lx2lx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IEF-PAGE)技术,对杂种后代脂肪氧化酶(Lox)进行缺失检测及多年辅助选择育成.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为早熟、矮秆、高产、稳产、优质(Lox-2)、抗病、综合性状优异.同时对中黄18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父  相似文献   

3.
低豆腥味大豆新品种中黄18的选育有配套技术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新品种中黄18(原名中作95-88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高产,抗花叶病毒病(SMV),适应性强的中品661作母本,美国引进的优良品种Century近等基因系,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简称Lox)缺失的优质材料Century-lx2lx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电泳(IEF-PAGE)技术,对杂种后代脂肪氧化酶(Lox)进行缺失检测及多年辅助选择育成。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为早熟,矮秆、高产、稳产,优质(Lox-2),抗病,综合性状优异,同时对中黄18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豆28号原名中作92NK0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大豆优质课题组以鲁豆4号为母本,美国特用蛋白品质的品种PIL83-4387为父本,于1988年进行有性杂交和基因转育而成,1999年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其突出特点是品质好(无胰蛋白酶抑制剂)、早熟、高产、稳产、抗病,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无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优质大豆新品种。一、品种特征特性1 植物学性状中豆28号属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100厘米,茎杆具有一定的弯曲度,具有多个分枝,呈塔形结构。尖圆叶,紫花,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略有光泽,褐脐,百粒重18~20克。适合…  相似文献   

5.
“合豆3号”是一个高抗倒伏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 0 0 1-2 0 0 2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941 2 0kg/hm2 ,比对照“中豆2 0”增产5.13 %。2 0 0 2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3 3 95kg/hm2 ,比CK“中豆2 0”增产10.2 3 %。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43.3 7%,脂肪含量2 0 .3 4%,生育期10 3d ,籽粒较大,商品性好,2 0 0 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合豆3号”。适于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2 1~2 7万株/hm2 ,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赤豆一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早熟大豆新品种“赤豆一号” ,是内蒙古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1994年在农家品种“稀植四号”天然杂交株中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品系代号为“98-5”。 2 0 0 4年 2月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确定为推广品种 ,其主要特点为脂肪含量较高 (脂肪含量 2 2 .83 % ) ,抗倒伏 ,中抗大豆花叶病 1号株系 ,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
大豆丰收24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利用早熟、丰产、秆强的黑交83-889为母本,以早熟、抗病、适应性广的绥83-70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多年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高产、抗倒伏的大豆新品种。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248)。2005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大豆5号。  相似文献   

8.
赵政文 《作物研究》1992,6(2):48-48
湘春豆14号原编号湘春87-77,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优质、早熟春大豆新品种,1992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湘春豆14号,在全省推广。其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淮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新品种“淮豆6号”是利用“淮87-21”为母本,“周83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单籽传法育成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180-200kg/667m^2。适应性较广,适宜在淮河流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荆豆3号是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于1996年以鄂豆4号为母本、96-2为父本,采用有限杂交和系谱法育成的夏大豆早熟品种。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综合性状优异。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荆豆3号(鄂审豆2010001)。  相似文献   

11.
中育 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小麦新品种。 1 990年以中育 3号为母本 ,以鲁麦 1 4号为父本杂交 ,采用改良系谱法经多代选择 ,于 1 995年育成。该品种 2 0 0 0年 9月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 8月通过了全国品种审定。1 特征特性中育 6号属半冬性 ,中早熟 ,半矮秆 ,抗锈 ,抗倒高产品种。该品种幼苗葡伏 ,生长健壮 ,叶片较窄 ,叶色深绿 ,株型清秀 ,抗逆性好。成穗数较多 ,穗长方形 ,长芒 ,白壳 ,白粒 ,籽粒椭园形 ,半角质。成熟期与豫麦 2 1号相近。1 .1 抗病性好 该品种高抗条锈病 ,中抗叶锈病 ,苗期病害 (纹枯病…  相似文献   

12.
渝豆7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与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自贡市农科所2006年以品系贡205-1(来源:贡豆12×台75)为母本,株系443-1(来源:富2000-8×绿宝)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处理后代选育而成。2013-2015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201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重庆各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渝豆2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豆2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07年从黔江地区搜集的地方品种经提纯复壮、单株选择及扩繁加代后选育而成。2011-201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重庆各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短季棉新品种徐州219是徐州所用自育品系徐184与冀合234于1989年杂交,1995年育成。1999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徐州市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定名为徐州219。是一个集高产、早熟、抗病于一体的麦(油、蒜)茬理想的棉花新品种。1 生育特性11 高产早熟抗病 1996~1...  相似文献   

15.
鄂大麦 8号 (原名 5 2 334)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而成的一个产量和品质双高的啤、饲兼用大麦新品种。 2 0 0 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 1 998年我场引种 2hm2 ,并与“鄂啤二号、鄂大麦 6号、鄂皮 5号、931 80和单二”进行品比试验。试验及试种结果表明 ,鄂大麦 8号具有早熟、高产、抗寒的特点 ,特别是遭遇 1 999年早春低温 (- 8℃ )时 ,小穗冻死率仅为 3 5 % ,低于其他参试品种。 1 999年 ,我场种植近1 0 0hm2 ,2 0 0 0年夏收平均实收单产 6 0 1 5kg/hm2 ,创造了江汉平原大麦产区的高产奇迹。1 鄂大麦 8…  相似文献   

16.
渝豆6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09年从黔江地区忠县搜集的地方品种经提纯复壮、单株选择及扩繁加代后选育而成。2013-2015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201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重庆各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产、低脂肪菜用大豆新品种晋豆39号选育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晋豆39号(汾豆77号)是菜用大豆新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1996年以埂283为母本,早熟18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08年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具有高产、早熟、荚大粒大、低脂肪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种吉育76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育76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的高产早熟大豆新品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抗病、广适等特点,不但质优,而且在吉林省早熟组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增产11.7%。  相似文献   

19.
吉育20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以美国品种A1900为母本、日本品种suzumaru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单粒传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超高油(25.31%)、高产、早熟,适于吉林省早熟区及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种植。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中黄3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缺失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高产、优质、 抗花叶病毒病( SMV)的高代材料ti15176作母本,美国引进优良品种Century近等基因系、脂肪氧化酶缺失的优质 材料Century - 2. 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未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 PAGE)技术及等电聚焦聚丙烯 酰胺凝胶电泳( IEF - PAGE)技术,对杂种后代胰蛋白酶抑制剂( Ti) 、脂肪氧化酶(Lox)进行缺失检测及多年辅助选 择育成。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蛋白质品质优异% 缺失Ti和Lox2) 、抗病、抗倒、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