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黄土高原引进美国可食松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可食松(PinusedulisL.)因其可食味美又叫美味松、食松,属松科、松属。常绿针叶大灌木,树高3~9m,树干低矮,多主枝,幼树树冠圆锥形,中龄以上树冠为圆形,高度与冠径相等。叶子2针1束,长3~5cm[1]。可食松的寿命最长可达1000年。一般为350~450年,10~30年生树木主干直径可达30cm,初期高生长为每年5~10cm,75~100年以后,高生长几乎不增长,直径每10年增长2.5cm,为美国荒漠和半干旱地区重要的防沙治沙、水土保持树种、木油料树种和高寒地带城市绿化树种。1 美国可食松的分布与适生气候、土壤  可食松水平分布在北纬30°~41°,垂直分布…  相似文献   

2.
沙棘—一种防治红土泻溜侵蚀的优良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的生态适应幅度很宽,水平分布为北纬29°58′~43°26′,东经90°54′~121°45′,垂直分布为550~3700m,在此范围内,凡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或年降水量虽不足400mm,但有地下水补给的地方,都能正常生长,而且往往以大片纯林或单优势群落存在。沙棘极强的适应能力,使得它占据了干燥、寒冷、贫瘠的梁峁顶、干早的半荒漠区,以及河谷滩地  相似文献   

3.
卵果松(pinus oocarpa Schiede)又称奥寇梯松或尼加拉瓜多脂松,据记载有二个变种.卵果松天然分布南界在尼加拉瓜的12°45′N,85°51′W,北界在墨西哥的27°N,108°08′W.分布海拔乡集中在700~1500m,夏雨及冬季干旱的气候,年雨量1000~1500mm,也有低到700mm、高到2000mm的,干季通常4~5个月,年平均温度13~23℃,1月最冷,5月最温暖,绝对最高可达40℃,分布范围内无霜.对土壤要求不苛,在腐殖质少、排水良好的陡坡和山瘠,岩石裸露的砂质土、砾质土或粘壤均能适应.是一速生、耐旱,适应性强的好  相似文献   

4.
谷桉,澳大利亚俗称黑基杏仁桉,引进中国有的叫史密斯桉。在澳大利亚,天然分布于新南威尔士州南部和维多利亚洲东部的高地和悬崖上。分布纬度范围为南纬33.5°—37.75°;海拔500m;年降雨量750—1250mm,降雨量分布均匀,年中有3个月旱季。温度范围,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2°—28℃,最冷月平均最低温度2°—9℃,每年约有20天霜冻天气。谷桉在起源于玄武岩的肥沃土壤上可以长成巨树,高可达40-45m。多生长在冲积土和火山土上。谷桉的树冠浓密有光泽,树干下部为杏仁按类型树皮;即下部树皮纵深裂,粗糙;树皮黑色,树干上部和树枝为淡褐色,光滑,  相似文献   

5.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的最南部 ,地理座标为东经112°2 2′10″~ 112°31′35、北纬 35°12′5 0″~ 35°17′2 0″。植被覆盖率为 78%。阳城县地形复杂 ,有丘陵、高山 ,沟谷纵横 ,河流源远流长 ,最高山指柱山海拔 15 72 .6 m,最低处拐庄沟海拔 30 0 mm。阳城的岩石为结晶岩和变质岩系 ,土壤为山地褐土 ,15 0 0 m以上以山地棕壤和沙壤为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 ,是东南季风的边缘地带。夏季多雨 ,冬季较为温暖。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光热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 14℃ ,无霜期 180天~ 2 4 0天 ,年降水量 6 0 0 mm~ 80 0 mm,最高达 90 0 m…  相似文献   

6.
欧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跃 《山西林业》2003,(5):27-27
欧李属蔷薇科李属灌木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陕西、甘肃、宁夏、河北、北京、河南等13个省(区、市)。主产区一般在东经130°~135°,北纬33°~45°、海拔1000m~1800m的丘陵山地。在山西,欧李天然分布在太行山和吕梁山区。其中代县、武乡、左权、绛县、大宁、蒲县等县分布较多,集中生长在林缘、丘陵、地堰等处,呈片状或零星分布。其果实营养丰富,钙、铁含量较高,每百克含钙60mg,含铁1.50mg,比苹果钙、铁含量高6.70倍和6.30倍,故欧李亦称钙果。欧李果实中还富含17种氨基酸,每百克总量高达338.30mg~451.70mg,是老…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药乡林场经营刺槐林已有60余年的历史,已利用种子、萌芽和根蘖等不同方式培育了三代刺槐林。现有刺槐纯林及各类混交林480hm~2。该场位于鲁中山地,海拔650~850m,山体坡度20°~35°,土壤为山地棕壤,pH 值6~6.5,土层厚35~70cm,年降水量900mm 左右,年平均气温10.5℃,气候及土壤条件均适于刺槐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tanica Mill)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分布于北纬15°~27°,海拔1300~3300米的山地,分布区年平均气温10~17℃,最冷月平均温度4~14℃,最热月平均温度20~30℃,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夏雨型或均匀分布,旱季2~3月,原产地气候为亚热带温和的半湿润气候。墨西哥柏生长迅速,树高可达25~30米,其木材软,易加工,是建筑、家具、造纸、胶合板的好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引种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 ( Larix kaempferi)原产地日本 ,落叶乔木 ,高达 35m,胸径 1 m,适应范围广 ,前期生长较快 ,抗病性较强 ,在我国引种栽培已有 88年历史。日本落叶松的天然分布区为北纬 35°2 0′~ 38°1 0′。东经约为1 36°4 5′~ 1 40°30′的范围内 ,垂直分布于海拔高 90 0~ 31 0 0 m之间。日本落叶松是喜光树种 ,根系较浅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 ,在年平均气候 2 .5~ 1 2℃ ,年降水量 50 0~1 40 0 mm的气候下都能生长。日本落叶松较华北落叶松有萌动迟、封顶及落叶晚、生长期的顶端优势强等特性 ,是良好的建筑材料。根据日本落叶松的生物…  相似文献   

10.
1 概况 施甸县位于我省西部,怒江东岸,行政上隶属于保山地区,地理位置东经98°54′~99°21′,北纬24°16′~25°00′。地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中部,地势北高南低,是山地为主的多山县。境内最高海拔2895.4m,最低海拔560m,相对高差达2335.4m。每年5~10月为雨季,年降雨量800~1400mm。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属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气候的垂直变化远超过水平变化,各种气候类型兼备,具有立体气候特点。优越的自然条件,发达的交通为施甸林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试验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 16个性状的两试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除 PBA和 PBL 外 ,其它性状在地点间有极显著差异 ,表明参试种源在两个地点分别进行种源筛选 ;除 1年生树高、2~ 3年生单株材积外 ,其它数量性状在种源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4年生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PBD、PBT、PBL在种源×地点 ( P× S)互作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方差分量比例计算结算表明 ,2~ 4年生时 ,除 4年生单株材积方差分量比例略有降低外 ,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地点方差分量比例及 P× S互作的方差分量比例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质量性状 SFA、SFS、PBD和 PBT,地点方差分量比例最大 ,而种源或加上 P× S互作的方差分量 <10 %。当不考虑 P× S互作效应时 ,种源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均比考虑互作效应时相应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大。4年生树高、胸径、保存率、SFA和 SF S等 6个性状 ,按地点对参试种源进行评定结果为 :试验 E94 6中 ,优良种源为 180 86、18118、183 55、180 13、182 4 4、18119、182 88、183 4 8、180 15和 180 0 8;试验 E94 4中优良种源有 18154、183 55、1812 8、18143、18153、1812 7、1813 4、142 3 3和 182 88。这些种源均好于国内对照种源 ,分别占各自参试种源的  相似文献   

12.
在镇沅、龙陵,瑞丽3个试验点,通过对15个种源99个旱冬瓜家系18个月的幼林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旱冬瓜的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种源幼林期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在滇西南地区开展旱冬瓜优良种源的选择十分必要.(2)在3个试验点表现较好、较稳定的种源是瑞丽种源,材积的实际增益分别为,镇沅试验点34.2%、龙陵试验点40.2%、瑞丽试验点45.4%,瑞丽旱冬瓜种源可作为滇西南地区旱冬瓜人工造林的采种种源.  相似文献   

13.
红河州柚木种源试验五年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云南省红河自治州河口县对35个柚木种源的5a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在树高、胸径上呈极显著差异,其中超过标准种源(相当于平均水平)的分别有16个和17个。以胸径超过标准种源10%,材积超过40%为选择标准,则8507、8602、8603、8021、1307、8021、、8513、18508号选为适生优良种源,其树高、胸径、材保扔现实增益平均分别为17.0%、19.9%、70.3%;其中前2个种源的材  相似文献   

14.
杉木不同类别良种改良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不同类别良种改良效果的比较研究*徐金良洪昌端沈辛作项龙昌关键词杉木良种增产效果杉木(Cunninghamialancelo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用材和造林树种。浙江省从70年代初开展杉木遗传改良工作以来,以种源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南酸枣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和分叉高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而分叉数与种源地理经度、纬度间以及与树高、胸径和分叉高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贺州、容县、上犹和乐昌4个幼林期较速生的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2个大区:亚热带中南部速生种源区和亚热带中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6.
枫香地理种源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15个枫香地理种源的4.5 a生幼林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遗传力参数等的估算结果表明:各地理种源间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极为显著,且树高和胸径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受中等强度遗传控制。树高、胸径与各种源的地理位置不相关,冠幅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划分为4个种源区。根据枫香幼林生长表现,南部种源区表现最差,以中部种源区的湖南桑梓和东部种源区的江西湖城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鹅掌楸种源遗传变异和选择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鹅掌楸全分布区内抽样15个种源,于长江中下游5省区按统一试验设计营造种源试验林,7年生时全面测定其树高(H)、胸径(DBH)、冠幅(RC)等主要生长性状,进行遗传6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鹅掌楸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地点间差异极显著,种源对环境反映灵敏,种源与地点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H、DBH和材积(V)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03、0.526、0.521,受较强的遗传控制;RC受遗传控制程度相对较低(H^2=0.301)。相继进行了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分析和幼成龄相关分析,分析结果为种源选择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多点综合选择选出黎平、伤痛永两个优良种源,遗传增益11.8%。单点选择分别选出1-3个丰产种源,遗传增益达15.4%-51.5%。  相似文献   

18.
史密斯桉不同种源的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原产地引入史密斯桉7个种源,以蓝桉、直干桉为对照,在云南亚热带地区的5个试点上进行史密斯桉不同种源的引种试验。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史密斯桉在各试验点上的生长表现较好。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总体超过蓝桉和直干桉;各试验点的史密斯桉全年都在生长,一般以7月生长量最大,2月生长量最小;平均出油率分别超过蓝桉、直干桉69 89%和51 78%,桉叶油的1,8-桉叶素含量分别超过直干桉和蓝桉8 87%、11 14%。每公顷桉叶油产量超过蓝桉30 66%,超过直干桉9 17%,每公顷桉叶素产量分别超过蓝桉和直干桉45 25%和18 93%。史密斯桉不同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幅度较小,而种源内的变异幅度较大,为种源间变异的5~6倍。种源间树高、胸径、出油率、产叶量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的地点与种源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树高、胸径、材积、产叶量、出油率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 18、0 50、0 22、0 33、0 36;产叶量与胸径、冠幅、枝重成正相关,出油率、1,8-桉叶素含量这两个性状与其他各性状相关不显著,为相对独立的性状。根据树高表型值,分别选出适宜各试验点种植的优良种源;根据不同育种目的分别进行了用材林种源选择、油用林种源选择和材油兼用林种源选择。其中油用林种源选择效果最好,其桉叶素产量增益可  相似文献   

19.
为扩大日本落叶松的遗传变异幅度,改善中国日本落叶松的育种状况,提高育种水平和林业生产力。对落叶松种和种源、原生种源试验林建成后10 a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是原生种源的1.10,1.11,1.23倍;选育出了13个优良种源,为我省及辐射推广地区营造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找到了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0.
对所营建的4个地理种源及其99个家系山桂花人工幼林(3年生)林木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其山桂花人工幼林在种源及其家系间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以普文种源生长为最好,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树高达2.3 m,胸径为1.8 cm。而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树高生长以19号家系表现最优,林木胸径生长以28号家系表现最优。综合表现最佳的家系有1、2、3、4、7、8、10、11、12、15、18、19、20、21、23、24、25、26、27、28、29、30、31、36、46、47、71,共2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