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蝇蛹金小蜂是实蝇类害虫蛹期重要寄生蜂之一,该蜂已在国外用于控制实蝇类害虫,但对不同实蝇害虫的寄生特性尚缺乏研究。以蝇蛹金小蜂为研究对象,采用"H"型管和培养皿两种方法,研究蝇蛹金小蜂对寄主的选择行为,以探究寄生蜂对寄主种类的选择偏好性。结果发现,蝇蛹金小蜂在桔小实蝇和瓜实蝇蛹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在桔小实蝇蛹上停留的寄生蜂数量较多,寄生率较高,表明寄生蜂偏好选择寄生桔小实蝇。  相似文献   

2.
多数昆虫能够进行多次交配,随寄生蜂雄蜂交配次数的增加,雄蜂体内精子减少,雌蜂获得的精子数量减少,产下更多的单倍体卵,发育为雄性后代;一些单寄生性的寄生蜂雌蜂一生仅能够交配1次。描述了蝇蛹金小蜂雌雄蜂的交配行为,探讨了雄蜂交配次数对雌蜂后代产量等的影响以及雌蜂的可交配次数。结果表明,交配过程包括求偶、交尾前期、交尾和交尾后期;雄蜂已交配的次数并不能够显著影响其配偶的寿命、产卵期和后代总数量,但显著影响到其配偶的雌、雄后代数量和性比。随雄蜂交配次数的增加,与之交配的雌蜂的后代雄性百分比显著增大,雌蜂在产卵期内更早地出现较多雄性后代,体内精子不足的现象更加明显。无论已交配的蝇蛹金小蜂雌蜂在产卵期中是否出现精子不足,均不能再次完成交配。  相似文献   

3.
寄主大小模型认为寄生蜂后代性比与寄主大小相关,寄生蜂倾向于在大寄主上产出更多雌性后代,在小寄主上产出更多雄性后代。探讨了以家蝇蛹为寄主时,蝇蛹佣小蜂后代产量和性比变化;单次寄生情况下,寄主大小及寄生顺序对寄生蜂后代性比等影响。结果表明,蝇蛹佣小蜂的产卵期为(8.93±3.34) d,单头雌蜂能产雌性后代(34.11±16.34)头和雄性后代(11.04±8.87)头,且雄性百分比为0.24±0.11。随成蜂日龄的增大,寄生蜂产生雄性后代的比率显著增加。蝇蛹佣小蜂在寄生家蝇蛹时,会优先选择寄生个体较大的蛹;在单次寄生的情况下,蝇蛹佣小蜂倾向于在较大的家蝇蛹内产出更多的雌性后代。  相似文献   

4.
化学信息素在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寄生蜂与其寄主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学物质传递信息。本文综述了70年代以来有关化学信息素对寄生蜂在寄主选择过程中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文献资料,概括地介绍互利素、利它素和标识信息素的存在部位、化学成分以及在寄生蜂对寄主的寻找行为、产卵行为和产卵后行为等3个主要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寄主质量对寄生蜂寄生的影响,在室内研究了桔小实蝇蛹体大小对蝇蛹金小蜂寄生选择和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饥饿法处理桔小实蝇三龄幼虫获得体型(用体质量表示)差异较大的寄主蛹,供蝇蛹金小蜂选择寄生,观察寄生蜂寄生不同质量寄主的子代数量、发育历期、性比和成虫寿命。结果表明,蝇蛹金小蜂对寄主大小有显著的选择性,蝇蛹金小蜂显著偏好寄生体型较小的寄主蛹,而且随着寄主体型的增大,其雌性比率增大;然而,桔小实蝇蛹体大小不影响蝇蛹金小蜂子代的发育历期和寿命。由此可见,蝇蛹金小蜂母蜂能够根据寄主质量来调节子代的数量和性比,以最大优化子代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已被广泛应用,现阶段对寄生蜂与寄主的作用关系在我国也迅速开展起来。为了进一步探讨两者间的作用,对影响寄生蜂寄生的几种因素及其对寄主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对同一头混合柄瘤蚜茧蜂雌蜂连续观察5 d,比较其对蚕豆蚜若蚜和成蚜的选择,并观察了子代蜂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5日龄蜂对不同虫龄蚜虫的寄生率无显著差异,子代蜂羽化率和雌性比亦无显著差异,但寄生2、3龄若蚜的子代雌蜂体型显著大于寄生其他蚜虫的子代雌蜂,寄生3龄若蚜的子代雄蜂显著大于寄生成蚜的子代雄蜂。在其他日龄(1~4)蜂中,1、4日龄蜂对不同龄若蚜的寄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对成蚜的寄生,2、3日龄蜂对2龄若蚜的寄生偏好显著高于对更高虫龄的寄生;3日龄蜂的子代蜂羽化率在各虫龄蚜虫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日龄蜂寄生低龄若蚜的子代羽化率高于寄生较高虫龄蚜虫;寄生中间龄期若蚜(3、4龄)的子代蜂雌性比显著高于寄生1龄或成蚜的子代蜂;1日龄蜂子代雌蜂体型在不同虫龄蚜虫间无显著差异,但2~4日龄蜂寄生2、3龄若蚜的子代雌性体型大于寄生1龄、4龄或成蚜的子代雌蜂;1、2日龄蜂的子代雄蜂体型在各虫龄蚜虫间无显著差异,3、4日龄蜂寄生中间龄期若蚜的子代雄性体型大于寄生1龄若蚜或成蚜。根据本研究结果推测,与低龄蜂相比高龄蜂对寄主品质要求更高,其幼虫对寄主的调节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寄生蜂寄生率与寄主密度的依赖方式及其与寄生蜂搜寻选择寄主行为的关联,以斜纹夜蛾幼虫为寄主在大豆田进行了斑痣悬茧蜂野外释放-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寄生率与寄主密度的依赖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存在一个密度阈值(≈8头.株-1),在低于此阈值的密度范围内,寄生率随密度增大而明显降低;高于此密度阈值时,寄生率保持约50%的水平。采用跨栏模型分析寄主体质量对寄生概率和过寄生程度的影响表明,寄生率随寄主体型(用体质量表示)增大而降低,但寄主体型大小对过寄生程度(用寄主体内的卵数表示)没有显著影响,过寄生率为23.9%。根据研究结果推测,斑痣悬茧蜂在大豆植株上对寄主幼虫的搜寻采取随机方式,在寄生健康寄主时依据寄主体型大小评价寄主,但在过寄生时并不依据寄主体型大小。  相似文献   

9.
寄生蜂卵成熟动态影响其产卵决策行为,因而对于认识寄生蜂搜寻行为生态学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菜粉蝶(Pieris rapae)为模式生物,首先连续3周每隔24 h详细观察子代蜂幼期不同发育阶段的体型、卵巢管以及寄主蛹的外部形态,以此为基础观察了低温处理(模拟越冬温度)被寄生蛹对子代蜂成熟卵数量动态的影响.蝶蛹金小蜂胚后发育历时约2周,其中卵期1d;幼虫历期约7d.初孵幼虫体透明;胚后第3-6天体积快速增大,然后减缓,体色由绿变黄;胚后第8天进入预蛹,第9-12天蛹淡色,复眼由淡黄变为深红,第13-14天蛹暗黑色,并逐渐带有金属光泽.卵巢管在羽化当天即开始沉积卵黄,并在羽化后1-4 d连续增加直到出现卵吸收;羽化后5-6 d成熟卵数量增速不明显甚至略有减小.寄主蛹随子代蜂从卵发育至幼虫再到蛹体色从绿色变为灰褐色再到土黄色.低温处理被寄生的寄主蛹(寄生蜂处于老熟幼虫或蛹期)后,羽化成虫的卵巢管略细,成熟卵数量较少.成熟卵数量的变化不仅受低温处理的影响,而且受雌蜂体型大小和日龄的影响;低温处理明显减缓卵成熟速率,各日龄期成熟卵数量均明显减少;适温下成熟卵数量于羽化后第4天达到峰值,而低温处理下成熟卯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延迟至第7天.研究表明,越冬低温对来年羽化的蝶蛹金小蜂卵成熟动态具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Cu2+胁迫对丽蝇蛹集金小蜂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2+对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Sarcophaga)peregrina敏感品系(S)和耐性品系(CuR)的胁迫间接影响了其蛹期寄生蜂—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丽蝇蛹集金小蜂P代的寄生率和产仔量在低浓度处理时增加,而在高浓度时下降,且CuR品系中P代寄生率和产仔量较高。Cu^2+提高了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单位蝇蛹重产仔量,而降低了F2代子蜂的羽化率和成虫寿命,该作用在CuR品系处理中更为明显。此外,Cu^2+胁迫,尤其是高浓度处理,改变了F1代和F2代羽化子蜂的雌雄性比。  相似文献   

11.
统计了目前蜘蛛寄生蜂9科(跳小蜂科、姬小蜂科、广肩小蜂科、蚁科、姬蜂科、蛛蜂科、金小蜂科、缘腹细蜂科和泥蜂科)约294种,其中我国记载蜘蛛寄生蜂4科(姬小蜂科、姬蜂科、金小蜂科和缘腹细蜂科)14种。对狼蛛科(Lycosidae)5种蜘蛛[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oes.Str.)、星豹蛛P.astrigera C.L.Koch、保山豹蛛P.baoshanensis WangQiu、小雾豹蛛P.mionebulosa Yin et al.和大理娲蛛Wadicosa daliensis Yin,PengZhang]的卵囊进行了孵化研究,共发现3种寄生蜂:姬蜂科1种(Hidryta sp.),缘腹细蜂科2种(Idris sp.1和Idris sp.2),其中缘腹细蜂科为我国蜘蛛寄生蜂新纪录科;拟环纹豹蛛、保山豹蛛、小雾豹蛛和大理娲蛛为首次发现寄生蜂寄生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提出绿色食品概念的基础上,对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要求进行了概述。同时,着眼于工业“三废”污染、化学肥料农药的过量使用、畜禽养殖业污染和酸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现状,分析了绿色食品生产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改造策略初探——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炜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7):99-101
我国正处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不断探索改造方式和改造策略。以重庆市为例,在分析现状和改造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中村改造"改防结合、以防为主"的策略,并探索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下一步将以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整治为重点,提出了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同工酶电泳技术已成为昆虫种群分化研究的一种有用工具。Markert认为种群基因结构可以根据酶或同工酶的多态性来决定。吉武成美指出,醋酶同工酶是昆虫基因的直接产物,并非生理性修饰酶类。  相似文献   

15.
1985~1990年六年在浙江、江苏二省五市(县)调查结果表明,野蚕黑卵蜂越冬代雌性比为59.92±10.93%,发生代为71.13±12.58%。各月间性比可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各地区间、各年度间则无显著差异。雌性比与母蜂交配率呈正相关,其线性关系式为:Y=-96.5057+1.8643x(r~2=0.9312)。雌性比与寄主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均呈负相关,其线性关系式各为:Y=68.0765-0.2163x(r~2=0.8381),y=62.0456-0.3180x(r~2=0.5649)。发生代雌性比与寄主卵块大小的线性关系显著,其关系式为:y=69.4279+0.6360x(r~2=0.6654);越冬代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芒果落花落果原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芒果两性花比率,传粉昆虫密度,受粉受精状况,枝梢生长量,抽发时间,叶面积,树体营养水平及气候等因素探讨芒果落花,落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性比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方法]2007年9~11月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随机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开展了3种性比圈养白鹇的行为学研究。[结果]不同性比的白鹇都具有明显的日节律:取食高峰出现在16:00~17:00,休息高峰在12:00~13:00。在时间分配上,同一性比的雄性与雌性间存在差异:性比为2∶2时,雄性与雌性在游走和休息上的差异极显著(P<0.01);性比为3∶1时,雄性与雌性在取食和游走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性比的同性间仍存在差异∶雄性在性比为2∶2与3∶1时游走的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在性比为2∶2与3∶1时取食和游走的差异极显著(P<0.01),并在性比为3∶1与3∶0时取食和游走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性比的白鹇个体之间亲疏关系不同,但总有2只雌性个体关系密切。[结论]性比对白鹇圈养白鹇的行为时间分配有影响,而且雌性个体更趋于集群活动,雄性则趋于单个活动。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4~1996年3年中世界上发表的植物线虫学论文数,从寄主、线虫、研究领域和国家4个方面分析国际研究动态,提出我国21世纪初植物线虫学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省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江苏省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SWOT定量分析,指出了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如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建设能推进兴化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园区;以蔬菜、水产品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为抓手,带动兴化市农业产业升级等,以期促进兴化市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蝇是危害水果和蔬菜的一类重要害虫,进行种类调查对于其检疫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用多种诱剂、粘板在广东省的湛江、惠州、韶关、梅州4个市的10个调查点定点调查;将诱捕的实蝇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鉴定,并统计每种实蝇的数量。4个地区共诱捕到实蝇11种,发生数量较多的有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瓜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cucurbitae(Coquillellett)]、南瓜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tau(Walker)]、具条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scutellata(Hendel)]、辣椒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latifrons(Hendel)]。在韶关、惠州共捕获到4头合腹寡毛实蝇属(Dacus)实蝇,初步鉴定为三点棍腹实蝇[Dacus(Callantra)trimacula(Wang)],为广东省首次报道,调查结果显示:从发生区域和数量上看,橘小实蝇均是广东省实蝇的优势种,其次是瓜实蝇;南瓜实蝇在调查区域均有发生,具条实蝇主要分布在广东北部的韶关、梅州地区。此调查有助于对广东实蝇害虫发生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