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芦嘉风 《新农业》2004,(7):22-23
人工栽培刺龙芽,主要产品是刺龙芽茎秆,利用15度左右的坡耕地生产刺龙芽茎秆,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的新技术。并且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利用1年生种苗,栽植到坡耕地或半坡耕地,每667平方米栽植4000株,每株留2~3个芽苗,第一年秋季即可获得8000~10000根刺龙芽茎秆,两年后产量有所增加,连续割秆生产10年左右。目前刺龙芽茎秆每根价格0.1元,如每667平方米产1万根刺龙芽茎秆。就可以收入1000元,若把刺龙芽茎秆用于反季生产,冬季在室内生芽,—艇平均每80个秆可产1公斤。每1万根茎秆可生产135公斤刺龙芽商品菜,冬季以平均每公斤16元计算,毛收入可达2000元。第二年,刺龙芽茎秆开始增粗,粗壮的茎秆又增加刺龙芽商品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刺嫩芽也叫刺棱芽属五加科落叶灌木,它不但有药用价值.还是天然绿色食品,其味鲜美清香,经济价值较高。由于野生刺嫩芽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冬季,人们对新鲜刺嫩芽的需求日渐增加。为此我们将人工反季栽培刺嫩芽的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王黎明  刘辉 《新农业》2006,(8):21-21
刺嫩芽的嫩芽是味道鲜美的蔬菜,也是具有保健作用的药用蔬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尤其是冬季反季栽培经济效益更为理想。所以,刺嫩芽反季生产是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但是,近几年农民由于对这项技术不懂,受损失的也不乏其例。我从2001年开始对刺嫩芽生产的反季生产进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刺龙芽丰产栽培及反季节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龙芽,又名刺老芽,兼具药用和菜用价值,本身耐寒度高,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且其顶端嫩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近些年来人们饮食结构改善,对于蔬菜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刺龙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和扩大。但是由于无节制采伐野生刺龙芽,使得野生刺龙芽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现有的野生刺龙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刺龙芽人工栽培与温室反季节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农业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和克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就当前我国刺龙芽丰产栽培及其反季节生产技术应用做出具体阐述,以期为刺龙芽丰产栽培及反季节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刺龙芽,又名刺棱菜、刺嫩芽、树头菜,学名龙枒楤木,为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1.5~6米,小枝淡黄色,疏生细刺,生于林缘或林中。其嫩茎作蔬菜食用,不仅味美香甜,清香醇厚,野味浓郁,而且营养丰富,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野生刺龙芽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了高抗病虫害及耐瘠薄的生存能力,可以不用化肥农药进行人工栽培,是现代餐桌上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刺龙芽蔬菜栽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人工栽培刺龙芽已获得成功,技术简单易学。  相似文献   

6.
刺嫩芽育苗及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嫩芽又名刺龙芽,学名龙芽葱木,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山中精品,是人们公认的天然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7.
刺嫩芽也叫刺棱芽,是五加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不但有药用价值,还是天然绿色食品,其味鲜美清香,是现代餐桌上难得的绿色山野食品,可与香椿媲美,素有“东北竹笋”之称,刺嫩芽作为山野菜之王,倍受人们的青睐,经济价值较高,由于野生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冬季,人们对新鲜的刺嫩芽的需求日渐增加,于是就利用人工反季栽培刺嫩芽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刺嫩芽是五加科楤本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龙芽楤本(别名利老芽、刺龙芽、刺老鸦)的嫩芽,是一种风味独特、质地脆嫩、味美清香的山野菜,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同时因其是人参的近缘植物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青睐。由于刺嫩芽的生产投入少,见效快,一次栽植,多年受益,而且市场前景好,是调整种植结构和退耕还林的首选种植项目。  相似文献   

9.
龙芽木 [Araliaelata (Miq .)Seem .],别名刺嫩芽、刺老芽 ,是五加科木属植物 ,属落叶小乔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 ,朝鲜、日本、俄罗斯境内亦有分布。该植物在早春萌发的嫩芽是名贵的山野菜 ,每 10 0g鲜品中含蛋白质 0 .5 6 g、脂肪 0 .34g、还原糖 1.4 4g、有机酸 0  相似文献   

10.
隋伟 《新农业》2013,(21):34-35
刺嫩芽(Aralia elata Seem),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别名刺龙芽、刺老芽、辽东!木、龙芽木、鹊不踏等。刺嫩芽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的宽甸、本溪、桓仁、抚顺、新宾、清原和吉林的柳河、通化、集安、长白、桦甸、梅河以及黑龙江的尚志、五常、海林、伊春、密山等地区。刺嫩芽的嫩芽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  相似文献   

11.
以1年生实生留床苗根为材料,使用不同透光度的遮阳网进行遮荫,观测不同光照强度对刺龙芽生长状况、根皮产量、枝条皮刺量、嫩芽叶柄皮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越强刺龙芽的生长状况越好、根皮产量越高、枝条皮刺量越多;光照强度与嫩芽叶柄皮刺量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刺嫩芽俗称刺龙芽、刺老芽,是木本植物辽东楤木的嫩芽,其质地嫩脆,芳香浓郁,极受欢迎,可与香椿媲美,是一种栽培前景广阔的木本蔬菜。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具有保健作用的山野菜刺嫩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需求量逐年增加,使野生刺嫩芽资源急剧减少。人工栽培可满足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人工栽培具有管理简单、效益好等优点,一般平均亩产150kg、亩收入6000元。现将东港市刺嫩芽人工栽  相似文献   

13.
摘 要:刺嫩芽(刺龙芽、龙牙楤木、刺老芽)。是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山野菜,有山野菜之王的美誉。刺嫩芽的根皮和树皮都可入药, 对糖尿病、浮肿、便秘、胃痉挛等症都有良好的效果。刺嫩芽原产于中国,刺嫩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辽宁省的本溪、丹东、抚顺、清原县等地区分布较多,资源非常丰富。但在盘锦地区种植和市场销售方面都很不常见。本实验把刺嫩芽种植到盘锦市大洼区的碱性土壤中,观察刺嫩芽的存活情况。 结果表明:刺嫩芽可以再碱性土壤中正常生长,提高盘锦地区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14.
北方地区刺龙芽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龙芽,又名刺嫩芽,灌木属五加科,是一种喜湿润植物,宜生长在阔叶林及针叶混交林的林缘一带,主要分部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等地区的山谷、阴坡和沟旁,也可在人工林下间种等。其根叶均可人药,是食药两用的木本植物。嫩芽是极好的绿色食品,气味清香,是山野菜中的珍品。发展刺龙芽生产是效益高,见效快农民致富、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特色农业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5.
刺龙芽为五加科楤木属有刺灌木或小乔木,又名刺嫩芽、树头芽。生于林缘或林中,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我国的黑龙江省东部山区、东南的完达山、中部的小兴安岭,吉林省东部及长白山区,辽宁省东部及南部山区,河北省北部山区,山东省崂山等地,朝鲜也有分布。刺龙芽是落叶树,耐寒性极强,适应范围很广,无任何病虫害,冬季落叶休眠,春季萌发生长。枝条顶端萌发的嫩芽,营养丰富,风味清新,在绿色食品中属于山野菜中的珍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属走俏商品。刺龙芽在解放前是山区人民渡饥荒的山野菜,改革开放以来成为珍稀的绿色食品。长期以来只在晚春初夏采摘嫩芽自食或出售,近年由于人们对蔬菜的消费有了更高的需求,加上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发展,进行反季节栽培已经获得成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发展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龙芽楤木人工培育一年生枝条方法以及枝条的选择与处理,于冬季温室进行水培反季节生产山菜刺嫩芽技术。嫩芽采收后剥取茎皮,采用醇提—酸碱纯化法,齐墩果酸得率为2.13%。  相似文献   

17.
山野菜珍品——刺龙芽的苗木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龙芽又名刺嫩芽,为五加茄科木属植物,有刺灌木或小乔木。其嫩芽营养丰富,风味清香独特,既是绿色食品,又是山野菜中的珍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青睐,成为走俏商品。  相似文献   

18.
刺龙芽又名辽东木、刺嫩芽等,为五加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刺龙芽的皮、根可入药,用于治疗胃炎、肝炎、糖尿病、风湿病及胃肠疡等症。幼芽和嫩叶具有多种营养成分,是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刺嫩芽又称刺老芽、刺龙芽,学名龙芽葱木,是五加科葱木种的小乔木,著名的山野菜。其味道清香,风味独特,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大量的钙、镁、锌等矿质元素,并以其无污染、高营养而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人工栽培刺嫩芽,既可保持珍贵的野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又能实现集约化栽培,生产出品质优良、产量稳定、供碰及时的产品,不失为小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野菜龙芽楤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芽专楤木俗名刺嫩芽、刺龙芽、刺老芽、鹊不蹋、鸟不宿,是长白山主要山野菜之一。可煎食、炒食、蘸酱、做汤,也可保鲜。脆嫩甘甜,清香浓郁,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100g嫩芽含水分88.42g、维生素C32.20mg、维生素B11.52mg、纤维素2.61mg、钾382.7mg、钙43.8mg、镁36.8mg、磷124.10mg、铜0.23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