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小麦春季冻害的症状及危害小麦春季冻害是指小麦返青后至孕穗期发生的冻害,称为霜冻。春季冻害发生时间不同,对小麦植株器官的危害以及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对2000年以来莱芜春季发生的冻害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冻害形成的原因,提出春季冻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肖杰 《河南农业》2013,(21):42-42
冻害是冬小麦常见自然灾害之一。小麦冻害的发生,受品种类型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选择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是防止小麦冻害的基础。加强田间管理是降低小麦冻害发生的最有效措施。针对2013年春季郸城县小麦发生的冻害,郸城县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在深入乡村向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的同时,总结出了一套小麦春季冻害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侯马市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发生小麦春季低温冻害,对产量影响极大,尤其是2007年4月初发生大面积小麦冻害,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全市这两年的小麦冻害情况,分析小麦春季低温冻害的发生原因,以便及早进行预防,或在冻害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使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我省地处黄淮南片冬麦区,气候属黄淮平冻害型,该区冬前气温较高,入冬降温剧烈,个别年份冬季极端严寒,春季气温回升快而不稳,是小麦冬季冻害和春季晚霜冻害的高发区,小麦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针对冻害发生的原因,应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或降低冻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核桃是凤县传统经济作物,由于凤县地处高海拔地区,晚霜和春季冻害是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提出了凤县晚霜和春季冻害的防治技术措施以及霜冻后的补救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麦冻害一般出现在冬季和春季,特别是冬季寒流低温来得较早,或春季低温霜冻来得较迟的情况下,冻害更为严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春性小麦品种春季低温冻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小麦春季低温冻害大面积发生,特别是弱春性品种受冻害程度更为严重。2005年驻马店市小麦播种面积590000hm2,由于低温影响,受冻面积340000hm2,其中一级冻害(1/3叶片受冻)153900hm2,二级冻害(2/3叶片受冻)129200hm2,三级冻害(大部分叶片和主茎受冻)56900hm2。按受冻品种属性分类,以郑麦9023为主的春性﹑弱春性品种受冻面积293995hm2,占整个受冻面积86.5%。因此,搞好春季冻害测报,并采取相应的防御补救措施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1983~2012年临夏地区春季低温冻害的灾情。结果表明:4月份低温冻害发生的频率最高,5月份次之;低温冻害出现越迟,农业和林果业受灾越严重;近30年来,低温冻害的出现次数、致灾面积、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提出了临夏春季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麦冻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灾害之一,主要发生2个阶段:一是越冬期冻害,另一个是春季冻害和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11.
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桐庐县1959年以来冬春季气温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桐庐县冬春季气温存在周期性变化,年际间存在明显波动,但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暖冬暖春趋势异常明显。桐庐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回暖日80%保证率的初日在3月16日前后,但年际间波动较大,近几年回暖日明显偏早,春茶萌发提早。结合桐庐县气候变化特点分析发现,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茶叶春季冻害明显重于冬季冻害,春季晚霜冻是影响桐庐县春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加强茶叶冻害的防御措施,特别是春季冻害的防御,是提高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忠强 《新农村》2021,(3):25-26,35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一般年份小麦冻害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以上.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较为频繁,危害程度逐年严重.正确了解冻害形成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冻害发生后加强田间管理,是小麦减灾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利用陕西省汉中市1971~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与茶树生长的温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汉中茶叶冻害的温度特征,并提出防御措施和建议。以≤-8℃和≤2℃分别作为冬季树体冻害和春季茶芽冻害指标,冬季最低气温≤-8℃的树体冻害温度特征为汉中出现局部冻害的频率较高,大范围区域性冻害较小;最易出现冻害的时间段为12月中旬至1月下旬;宁强最易受冻害,其次是镇巴、西乡。春季最低气温≤2℃造成茶芽冻害主要发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宁强茶区最易受冻害且最严重,其次是镇巴、西乡。3月中旬至下旬这段时间最易出现≤0℃茶芽冻害。南郑发生冻害较少。重点加强宁强、镇巴、西乡的茶园管理和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小麦冻害 小麦冻害是商丘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发生频繁,面积大、危害大,严重影响和制约小麦的生产.近年来,小麦冻害几乎年年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小麦冻害类型 小麦冻害的类型有两种: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  相似文献   

15.
以商丘市小麦生产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18年春季冻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春季冻害对小麦危害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一套防御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春季低温寒冻害是影响广西桑树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分析广西春季桑树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以及空间分布,可为优化广西桑树产业布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广西9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2~4月的日平均气温气象资料,根据广西桑树低温寒冻害等级指标,计算出广西桑树(2~4月)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基于SURFER技术获得桑树低温寒冻害空间分布图,划分出广西轻度低温寒冻害区、中度低温寒冻害区、重度低温寒冻害区,为指导广西桑蚕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黑穗醋栗抗冻害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穗醋粟的野生种兴安茶、越冬力强的栽培品种奥衣宾和越冬力弱的品种利桑佳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 ,进行人工冷冻模拟试验 ,同时结合田间调查 ,研究黑穗醋栗抗冬季低温以及春季变温的能力 ,以研究冻害对其越冬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 ,黑穗醋栗的冻害发展有一个累积加重的过程。在深冬季节抗寒品种无冻害表现 ,不抗寒品种有轻微的冻害表现。在春季由于植株抗性减弱 ,冻融交替而导致冻害的进一步发展是引起死亡率增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冀中南地区小麦冻害发生规律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冻害频繁发生影响小麦的稳产和增产。依据实践经验,深入阐述了小麦越冬冻害和春季霜冻的症状和为害,分析了冻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御小麦冻害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凉山州和成都平原冬春季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冬春季低温冻害显著降低马铃薯产量。本研究在凉山州和成都平原多地调查了低温冻害下冬、春马铃薯的受害情况,并针对当前苗情状况,分地区、分播种季节提出田间应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乐都区引进甜樱桃栽培项目以来,频繁受到越冬期冻害、春季晚霜冻危害,对进入盛果期的甜樱桃产量和果农收入产生了较大影响,制约了甜樱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根据乐都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结合甜樱桃越冬期冻害、春季晚霜冻发生的农业气象指标,采用频率表法对近三十年气象资料中甜樱桃免受冻害和晚霜冻的温度保证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经分析,乐都区热量资源较欠缺,冬季寒冷,且冬、春季年际间温度变化波动大,甜樱桃安全度过冬春季各发育期的温度保证率偏低。受越冬期冻害、萌芽期霜冻、开花幼果期霜冻三个不同阶段农业气象灾害的制约,甜樱桃高产栽培的保证率偏低,受危害风险较大,冻害和晚霜冻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