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蛋白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Rubulavirus病毒属、Ⅰ型副粘病毒的惟一成员,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整个基因组全长15586个核苷酸,编码核衣壳蛋白、磷蛋白、基质蛋白、融合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和高分子量的RNA聚合酶6种结构蛋白。为进一步做好新城疫的防治工作,对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对其基因组特征和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从而为新城疫病毒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复合RT-PCR快速鉴别鹅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近分离的鹅副粘病毒SF02株通过自行设计的3条引物建立了复合RT-PCR方法。该方法对鹅源副粘病毒SF02株和GPV2株均可检测到215bp和401bp2条带,对12株(其中7株参考株,5株野毒)鸡源新城疫、2株鸽源新城疫、1株鸭源新城疫病毒的检测只出现1条401bp带,与预期的大小一致,对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PF鸡胚尿囊液均未检测到特异性条带。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禽副粘病毒I型(A/PMV-1)。新城疫(N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火鸡、鸽以及野禽均易患。1926年Kraneveld氏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塔维亚,同年doyle氏发现于英国的新城而故名,新城疫(ND)1迄今仍在世界广泛流行。邯郸县某肉鸽养殖场暴发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腹泻,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经病原分离与鉴定,确诊为鸽新城疫,经鸡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微量交叉中和试验测定鹅源副粘病毒(MQG株)、鸭源副粘病毒(Lg株)和新城疫标准毒(F48E8株)3种不同禽源副粘病毒的血清学相关性。结果显示3种病毒之间的R值很小(R<0.2),抗原相关性较低,表明3种不同禽源副粘病毒的抗原相关性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PPMV-Ⅰ)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流行期长,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了养鸽业的发展。就鸽Ⅰ型副粘病毒的病毒结构、分类地位2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且分析了鸽新城疫疾病的危害与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亚洲鸡瘟,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在养鸡实际工作中,ND在我国养鸡生产中仍是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鸽新城疫又称鸽的Ⅰ型副粘病毒病,是由近年来发现的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型传染病,该病毒与鸡的Ⅰ型病毒同为一属,具有高度交叉免疫原性。鸡新城疫可感染健康鸽,而鸽新城疫不引起鸡发病。  相似文献   

8.
鹅源禽副粘病毒NA-1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从吉林省分离的鹅副粘病毒NA-1株应用SPF鸡胚进行传代,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HA及HI试验、血清学鉴定、毒力鉴定、AGID试验、血凝谱的测定、动物感染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发现NA-1株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具有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似的毒力,属于强毒力毒株,遗传进化树分析属于基因Ⅶ新城疫病毒。该病毒对鹅、鸡均具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鸡新城疫是养鸡生产中重点防疫的疫病之一,在规模养鸡场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防疫注射,可收到极好的免疫效果,有效地保护了鸡群的健康。但在散养鸡群中控制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一些新上养殖户缺少养殖经验,对防疫注射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往往造成鸡新城疫的流行,严重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及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国际上规定的 3项指标 ,即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 MDT)、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 ICPI)和 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 IVPI)等加以评价。将分离到的 1 1株鹅副粘病毒中选取了其中 3株 ,即 HG97C5 、YG97F1 1 、YG98- 2 C4,按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致病性试验。结果为 :3株鹅副粘病毒的 MDT分别为 56.7、52 .0、53 .2 ,ICPI分别为 1 .64、1 .69、1 .70 ,IVPI分别为 2 .62、2 .60、2 .60 ,表明这 3株鹅副粘病毒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同时将鹅胚和鹅按照研究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毒力试验。结果为 :上述 3株鹅副粘病毒最小致死量致死 1 3日龄鹅胚的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 68.8、67.4、70 .2 ,1日龄雏鹅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分别为 1 .52、1 .64、1 .66,6周龄非免疫雏鹅静脉接种致病指数分别为 1 .2 6、1 .65、1 .68。目前虽然没有鹅副粘病毒毒力判定标准 ,但从其对鸡和鹅的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这 3株鹅副粘病毒对鸡和鹅均属于强毒力的毒株  相似文献   

11.
鹅副粘病毒毒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国际上规定的3项指标,即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加以评价。将分离到的11株鹅副粘病毒中选取了其中3株,即HG97C5,YG97F11,YG98.2C4,按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致病性试验。结果为:3株鹅副粘病毒的MDT分别为56.7、52.0、5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无论典型还是非典型的鸡新城疫都时有发生。近三年来,在诊断鸡病中发现鸡新城疫的发生有一些新的特点并积累了一些防治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城疫病毒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新城疫的病原微生物。随着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的快速发展,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已成为新城疫研究的重点,也是当今病毒载体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在简要综述了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反向遗传载体的构建等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新城疫病毒载体在外源基因表达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鹅副粘病毒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自患病鹅群分离的一株鹅副粘病毒(GPV)YG97株经,红细胞凝集(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证明与新城疫病毒(NDV)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应用RT-PCR技术对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多株已报道的NDV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较,经遗传进化树分析后,初步判定其为禽副粘病毒-Ⅰ型,属基因Ⅶ型NDV.  相似文献   

15.
NDV HN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病毒 (NDV)属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成员 ,为反义负链RNA病毒。本病毒囊膜为双层类脂膜 ,膜表面的两个纤突糖蛋白负责介导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细胞。病毒侵入宿主细胞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先由Ⅱ型糖蛋白粘附蛋白 (HN)特异识别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水解唾液酸。同时 ,激活Ⅰ型糖蛋白(F)促使细胞膜发生融合。HN蛋白在融合过程中起到促进F蛋白的融合作用。所有副粘病毒都具有Ⅱ型糖蛋白 ,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的称为HN ,在没有神经氨酸酶活性的病毒属中 ,如麻疹病毒属 ,则称为H。在肺病毒属中同源的附着蛋白无血凝素活…  相似文献   

16.
鸭副粘病毒病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检测鸭副粘病毒病的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新城疫F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扩增鸭副粘病毒融合蛋白基因727bp的特异性片段,进行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建立了鸭副粘病毒病的RT-PCR诊断方法。应用建立的诊断方法,对从山东不同地区分离的20株疑似鸭副粘病毒毒株和150份疑似感染副粘病毒鸭的病变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能够从鸭副粘病毒SDFCH株中扩增到727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鸭瘟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鸭肝炎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法最低检出量的cDNA质量浓度为3pg/μL;山东不同地区20株疑似鸭副粘病毒分离株中有15份为阳性;150份疑似感染副粘病毒鸭的病变组织有125例为阳性。【结论】建立的鸭副粘病毒病的RT-PCR诊断方法,且有快速、准确、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与流感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鸡新城疫 是由副粘病毒引起,易感动物是鸡,死亡率很高。在目前养殖条件下,新城疫疫苗免疫鸡群不会发生典型的新城疫,以非典型新城疫为主。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是由禽I型副粘病毒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以消化道、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生产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甘孟候,2003)。鸡新城疫病普遍存在,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本文从鸡新城疫发病机理、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免疫防治和鸡新城疫疫苗研究等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一株分离的鹅副粘病毒的毒力、致病性和传播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从一群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鹅副粘病毒(GPMV)。血清学鉴定表明该分离病毒为禽副粘病毒-I型(PMV-I);毒力测定显示分离病毒GPMV毒力与鸡F48E9毒株的毒力相似;F基因裂解位点序列的分析表明该分离病毒GPMV融合蛋白F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K-R-Q-K-R-F117。分离病毒GP-MV攻击不同新城疫(ND)抗体水平的雏鸡、蛋鸡和鹅,结果显示分离病毒GPMV与鸡ND强毒株的致病性相似,既可引起鸡、鹅典型的ND,也可引起非典型的ND,其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鹅本身的免疫状况有关。经不同途经感染试验表明,分离病毒GPMV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给鸡。  相似文献   

20.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以呼吸道症状为特征.同时伴发神经症状、胃肠道病变和头部肿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鸡、火鸡、野鸡、鸽子、鹌鹑等多种家禽及野禽均易感.人类也可以感染本病毒。各种日龄均可感染。非免疫易感群感染强毒株时.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达90%以上:野生的鸟类感染率较低.规模饲养的鸡易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