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草药防治鸡、兔球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美尔属球虫是引起鸡和兔球虫病的主要病原。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球虫对西药的耐药性问题,中草药抗球虫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抗球虫中草药的特性、归类以及我国应用中草药防治鸡和兔球虫病的处方及效果等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我国在中草药抗球虫药物的研究中存在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抗球虫作用机理、毒性和残留、球虫对中草药的耐药性、抗球虫中草药的剂型及中草药制剂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研究薄弱环节,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温州地区家兔球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McMasters method)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对采集的595份家兔粪便样品中兔球虫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地区兔球虫平均感染率达771%,全部为混合感染,感染球虫种类多为3~5种。各月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以1~3月龄幼兔感染率最高,达977%,多数呈中度或重度感染。调查共检出10种兔艾美耳球虫,以无残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和大型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3.
球虫病因其易感染、高发病是养鸡业最常见和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最常见和最有效的防治球虫病方法还是在饲料中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由于球虫特殊的生活史,在使用抗球虫药物的过程中,球虫的整个发育阶段都暴露在使其生长受抑制和杀灭的药物作用下,抗球虫药物的长期使用对球虫产生了一种选择压力,球虫不可避免的对药物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一旦球虫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就可能降低或使这种药物失去作用效果,并可能对其它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使鸡群可能暴发球虫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全面的认识抗球虫添加剂,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高效抗鸡球虫药杜球浙江德清拜克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杜球(1%马杜霉素铵预混剂),是农业部批准生产的新一代高效抗鸡球虫药,属单糖甙聚醚类离子载体型抗生素。该产品高效、价廉,不易产生耐药性,是目前国内外一种新型的防治鸡球虫病药物。高效抗鸡球虫药杜球...  相似文献   

5.
防治球虫病的药物品种很多,就其合成方法来讲可以分为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物及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两大类。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物的作用力较强,但极易产生抗药性.因而不适宜于长期添加使用,只能作为短期的轮换或交替用药来使用;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是目前防治鸡球虫病的主要药物,在世界范围内的用量目前约占80%左右.主要原因是由于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的效果优越,不易产生抗药性及药物残留,对环境安全等.为了正确使用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防止交叉耐药性的产生,最好的用药方法是在不同类型的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之间,或在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与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物之间进行相互的轮换或交替用药.  相似文献   

6.
兔球虫病是养兔业生产中主要的疾病之一,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抗生素等西药的长期使用造成了耐药性,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故中草药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从抗球虫中草药的特性、归类以及我国应用中草药防治兔球虫病的处方及效果等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我国在抗球虫中草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中草药有效成分、抗球虫作用机理、毒性和残留、剂型及中草药制剂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研究薄弱环节,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鸡球虫耐药性的产生及其延缓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鸡球虫耐药性的始源及其危害和耐药虫株的形成与鉴别方法,提出了一套延缓耐药性产生的措施。鸡球虫耐药性的产生是长期使用抗球虫药的结果,是无法避免的;通过超微结构比较、同工酶分析及PCR技术可鉴别耐药虫株;要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依靠穿梭用药、轮换用药、联合用药、开发中草药等合理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兔场兔球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对县域内2个兔场采集的77份不同年龄段兔新鲜粪便中兔球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利用PCR技术对兔球虫阳性粪便进行感染种类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个兔场兔球虫总感染率达71.4%,各年龄段兔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以1~3月龄幼兔感染率最高,达96.9%,且多呈中度或重度感染。2个兔场感染的兔球虫主要是穿孔艾美耳球虫、维氏艾美耳球虫和大型艾美耳球虫,且均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球虫病是家兔最严重的一种疾病,霉雨季节发病较多,2~3月龄以内的幼兔死亡率可高达80~100%,严重危害养兔事业.1977年武汉医药工业研究院合成了新的抗球虫药氯苯胍(Robenidine).据报导,该药对寄生鸡的6种艾美耳球虫和寄生犊牛的7种艾美耳球虫有显著的抑制发育和杀灭作用,并且对其它抗球虫病药物产生耐药株时使用亦能奏效.但是,迄今对家兔的防治效果尚未见系统研究.为了探索氯苯胍对防治家兔球虫病的疗效、剂量、疗程和副作用等问题,我们于1978年进行了一系列人工感染的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张家口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兔球虫种类进行鉴定,并统计家兔的感染情况.结果 张家口地区的兔群中有6种艾美耳球虫,其中主要有3种,分别是大型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和穿孔艾美耳球虫.兔球虫感染率为68%,以1~2月龄幼兔感染率最高.结论 张家口地区家兔感染的球虫有6种,感染率为68%.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通过对宜阳县兔球虫病感染情况和球虫种类的调查发现,兔球虫感染率高达78.0%,同时混合感染5~7种球虫,1—3月龄幼兔球虫感染率最高,存在的11种球虫中大型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和肠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3种抗球虫药对兔球虫病的疗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比较3种化学抗球虫药对兔球虫病的疗效,将5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5组,Ⅰ组为无感染不用药空白对照组,Ⅱ~Ⅳ组各免均感染,Ⅱ组为不用药对照组,Ⅲ组为莫能菌素组,Ⅳ组为地克珠利组,Ⅴ组为氯苯胍组,用药组饲喂含药饲料3d,人工感染兔混合球虫卵囊1×10~5个,观察效果。结果表明,地克珠利组和莫能菌素组对抑制兔球虫卵囊产生,减轻肠道病理损害,降低幼兔死亡率,增加兔只体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极显著,优于氯苯胍(P<0.01);氯苯胍抗球虫效果较差,与不用药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氯苯胍不宜单一长期使用,应选用新型高效抗球虫药或变换用药或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3.
对绝大多数抗球虫药来说,在防治鸡球虫病时,球虫一旦对某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它便可耐受其连续使用浓度的4~8倍,甚至更高的浓度;此时再提高药物浓度,它又可耐受此浓度的4~8倍甚至更高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选用10日龄健康雏鸡190只,随机分为19组,每组10只。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建立雏鸡球虫病模型。在感染后3d开始用药,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值和盲肠卵囊值为观察指标,以抗球虫指数(ACI)为判定标准,研究二甲氧苄啶(DVD)以1∶5比例与几种磺胺药联合应用的抗球虫增效作用。结果表明,0.06%磺胺二甲嘧啶(SM2)、0.05%磺胺喹恶啉(SQ)、0.05%磺胺-6-甲氧嘧啶(SMM)、0.05%SQ+0.06%磺胺氯吡嗪(Esb3)的ACI分别为161、142、157、147。DVD与不同浓度SM2联用的ACI分别为179、166、155;与不同浓度SQ联用的ACI分别为178、168、152;与不同浓度SMM联用的ACI分别为184、174、163;与不同浓度SQ和Esb3混合组联用的抗球虫指数分别167、176、186。表明DVD与几种磺胺药联用后均产生了抗球虫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球虫是寄生性原虫,种类多,分布广,对畜禽特别是对鸡的危害严重。球虫对长期使用抗球虫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通过试验筛选高效低残留而稳定的抗球虫药物,对畜禽食品安全和畜禽养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兔球虫早熟系疫苗株,同时也为有效防治兔球虫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球虫卵囊粪便检查法检查495个粪样,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6.7%(177/183),感染强度100~435 500;青年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75.1%(148/197),感染强度66~112 000;种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55.7%(64/115),感染强度100~27 900。根据形态学观察共鉴定出16个虫种,即:斯氏艾美耳球虫、兔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微小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新兔艾美耳球虫、纳格浦尔艾美耳球虫、长形艾美耳球虫、野兔艾美耳球虫,松林艾美耳球虫。说明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感染率仍然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7.
兔球虫病是由球虫引发的常见病.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幼兔为害最重,常引起病兔死亡,是对家兔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文章介绍了兔球虫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对兔养殖户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鸡球虫药配合用药方案的优化及疗效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日龄罗曼雏鸡随机分为37组,分别于感染前2d饲喂不同配伍的抗球虫药的饲料,每鸡一次经口感染5×104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根据试验鸡的增重、盲肠病变评分及抗球虫指数(ACI)等指标,评定9种抗球虫药经不同配伍后的抗球虫效果;将5种抗球虫药按不同作用机制、不同试验目的及不同浓度配伍后,在海赛克斯鸡群中使用30余d.根据试验鸡的增重和盲肠病变评分指标,评定配合用药的疗效. 结果表明聚醚类抗生素与作用于球虫生活史后期的化学合成药配伍后,达到了抗球虫的增效作用和促进增重的目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单一药物的用药剂量,配合用药的增效作用同药物的作用机理、活性峰期及用药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1996年以来,四川某实验兔场因长期连续使用氯苯胍作为抗球虫药物而爆发球虫病,引起大批幼兔死亡,改用氯羟吡啶后,虽然控制了幼兔的急性死亡,但慢性及亚临床型球虫病时有发生。为此,我们抽检了该场成年兔64只、3~6月龄兔30只、3月龄以下兔30只,球虫总感染率为97.58%(121/124),其中3~6月龄及3月龄以下兔感染率均为100%(30/30).经鉴定该兔场兔感染有8种艾美尔球虫,其优势虫种为肠艾美尔球虫及中型艾美尔球虫.  相似文献   

20.
2007年至今对乐山部分地区家兔的球虫病感染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兔艾美耳球虫感染率高达75.71%。且各年龄段的兔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尤其是1~3个月的幼兔最易感染。共检出5种艾美耳球虫,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