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真胃变位(Displacement of Abomasums)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LDA)和真胃右方变位(RDA).本病早在1950年英国Begg和Ford首先较详细地报道了奶牛的真胃变位,1955年美国也报道了奶牛33例真胃变位,国内近十几年也相继报道了奶牛真胃变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真胃变位已成为威胁我国奶牛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由正常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超过了正常的生理范围而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代谢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死亡率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成为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奶牛真胃变位包括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真胃左方变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一、主要发生原因一是过量采食高精料日粮,且粗饲料不足时导致食物积滞而发生;二是酮病、子宫炎、胎衣不下等疾病引起;三是在妊娠期,因子宫随着胎儿的  相似文献   

3.
盲肠变位和真胃变位是盲肠和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奶牛消化系统紊乱的两种疾病,这两种疾病多发于产后8日内的母牛,尤其是产前膘情过肥的奶牛。盲肠及真胃变位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引起盲肠或真胃穿孔,最终引起全身败血症而死亡,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真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真胃疾患,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多发于高产乳牛,由于饲喂高精低粗饲料,导致营养单一不平衡,使真胃变位,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养牛人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奶牛真胃变位在奶牛消化系统病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奶牛真胃变位在治疗上除手术治疗外。用保守疗法效果欠佳,我们采用翻滚法治疗奶牛真胃变位四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指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了改变,形成机械性转移,称为真胃变位。该病是一种消化道阻塞综合病症,是牛腹部手术中常见病例。根据真胃变位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左方和右方2种类型。左方变位是真胃出现在腹腔左侧,夹滞在瘤胃与腹壁之间,此时会有大量气体充满真胃,将真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与手术疗法的探讨,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奶牛真胃变位,为治疗奶牛真胃变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指真胃解剖位置从右侧经腹底部移到左侧肋部,停留在瘤胃与腹壁之间。该病是目前生产状态下奶牛常见病,为了提高该病治愈率降低损失,早期诊断确诊是可行方式;由于变位初期病牛表现出来前胃迟缓症状,前胃胃迟缓主要指其兴奋和收缩力降低致使内容物排出延迟所引起的以前胃运动和消化等机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病牛表现食欲不振或彻底废绝,反刍减少或完全停止,真胃左方变位在发病初期和发病部分时间段表现出前胃迟缓类似症状,容易误诊误治,本文通过一例病例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奶牛真胃疾病在大庆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对肇源县、林甸县、杜蒙县、大庆红岗区等地的14 210头奶牛的四种真胃疾病(真胃炎、真胃阻塞、真胃溃疡和真胃变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饲养管理、胎次、泌乳量、发病时期与真胃疾病有较大关系.同时进行了病因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真胃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日粮酸度过高或饲喂易发酵饲料导致产酸过多常能引起真胃变位;一些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酮病或胎衣滞留、子宫炎以及前胃和肠发生疾病时,由于胃肠蠕动弛缓或停滞,病牛食欲下降,瘤胃体积变小,腹腔空间变大,真胃由弛缓而产气扩张,亦能引起变位的发生;怀孕后期随着胎儿的逐渐增大造成对瘤胃向左侧的推挤,使右侧腹底真胃区相对空虚,真胃左移,分娩后腹压降低,瘤胃下降,常造成真胃左方变位;高产奶牛由于后躯硕大,腹腔空间大,增加了真胃的活动性,从而导致真胃变位发生率的增高.另外应激对真胃变位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奶牛真胃变位是由于日粮精粗比例不当、过食精料、长期缺乏运动及产犊等原因导致奶牛真胃弛缓所引起。在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牧场,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牧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变位是由于日粮精粗比例不当、过食精料、长期缺乏运动及产犊等原因导致奶牛真胃弛缓所引起.在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牧场,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牧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病,特别是产后奶牛发病较多,严重影响奶牛健康。临床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采用右侧腹壁切口,"三针两线法"临时固定真胃,加强术后护理可以大大提高真胃变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真胃左方变位对奶牛的影响,将9只健康山羊随机分为3组,利用手术的方法制作真胃左方变位动物模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瘤胃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VFA s)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表明:真胃变位可导致瘤胃内容物乙酸/丙酸的比率升高,变位越严重,其比率越高。随真胃变位时间的延长,血清胃泌素的含量逐渐增加,变位7 d后出现显著增加;胃泌素含量的增幅与真胃变位的程度有关,髋关节水平线处变位高于腹底部变位,真胃变位高于空白对照山羊。  相似文献   

15.
漂浮法治疗奶牛真胃变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漂浮法治疗奶牛真胃变位,就是向奶牛腹腔内输入大量等渗液体,靠水的浮力使变位的真胃复位.应用此方法治疗奶牛早期真胃变位5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规模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结果表明,真胃中VFA(挥发性脂肪酸)能明显抑制真胃平滑肌的收缩,导致真胃弛缓,但其调控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试验用PCR法检测到在奶牛的真胃壁中存在GPR41和GPR43的表达,且片段的大小和预计的大小相符.  相似文献   

17.
陈莉 《河南农业》2003,(6):27-27
奶牛真胃——瓣胃变位是真胃弛缓、妊娠、分娩所致的机械移位现象,该病虽然不是传染性疾病,但是一旦发生,不仅可直接影响奶牛的泌乳量,而且若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奶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营养要求也不断提高,牛奶作为一种传统的日常营养品以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接受,促进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金华作为南方牛奶生产基地奶牛养殖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养殖户在现有的饲养条件下一味的追求产量和乳脂率、蛋白率,往往会破坏奶牛的自然生理规律引起一些疾病,其中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使其生产性能严重下降,严重的导致奶牛死亡。本文在研究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诊断、治疗方法和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规模奶牛场奶牛真胃移位疾病对奶牛生产的损失,调查分析了4个规模奶牛场连续3年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率,并比较研究了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技术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该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产后20d内是奶牛真胃移位的高发期,真胃移位的病牛占所有发病牛的84.15%;奶牛真胃移位在4个调查的规模奶牛场的发病率为1.40%~2.13%,场间发病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总体平均发病率为1.82%。通过临床诊断可较准确地对该疾病进行确诊,采用手术治疗法治疗奶牛真胃移位的平均治愈率高达81.1%,滚转整复法对奶牛真胃移位进行临床治疗的治愈率为20.41%,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生产实践中,建议对确诊病牛初步实行滚转整复法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牛再采用手术治疗,可节约治疗成本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真胃形成机械性转移.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是一种消化道梗阻的综合病症。该病治疗不及时易引起奶牛死亡,保守疗法对该病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法具有疗效确实、治愈率高、病牛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