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大肠杆菌病对仔猪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事关仔猪成活率和养猪的经济效益。就如何更好地对猪大肠杆菌病进行防控,于2005~2007年就环境因素、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方面对猪大肠杆菌病进行了防控专题观察试验。主要探讨环境因素、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对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效果,为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试验结果,探讨环境因素、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对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效果,为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分析如何更好地对猪大肠杆菌病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3.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引起的多种疾病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带炎、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全眼球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关节炎、肉芽肿等,并能导致胚胎和幼雏死亡。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给免疫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药物防治仍是控制禽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手段。当今多种抗生素治疗大肠杆菌病,易产生抗药性、并且对产蛋率有一定的影响,对肉禽来说有大量抗生素残留。为了提高鸡的产蛋率,不产生抗药性,减少禽类体内药物残留,在防治时以中药小檗碱代替抗生素预防大肠杆菌病,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鸡大肠杆菌(O50)菌毛抗原液气雾免疫与菌毛油乳苗皮下免疫的效果。油乳剂疫苗皮下免疫与菌毛液气雾免疫攻毒后的发病率分别是13.33%和20%,病变差异不显著(P〉0.05),而阳性对照组攻麦发病率为80%,病变差异显著。结果,鸡大肠杆菌菌毛液气雾免疫与菌毛油乳剂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药敏试验分析了临床分离的28株蛋鸡败血型大肠杆菌对14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头孢唑啉钠、壮观霉素和阿米卡星对败血型大肠杆菌高度敏感性分别为89.3%、89.3%和82.1%,而大多数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四环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都产生了明显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大肠杆菌O157:H7荧光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法。方法:首先将荧光纳米颗粒与大肠杆菌O157:H7单抗共价偶联,制成大肠杆菌O157:H7单抗-荧光纳米颗粒偶联物。用该偶联物代替金标颗粒,以双抗体夹心作为反应模式来制备大肠杆菌O157:H7免疫层析试纸条。在紫外灯下观察免疫层析试纸条上经免疫反应而产生的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并利用荧光强度来半定量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结果:用所制备的试纸条对11属24种54株菌进行检测,所有27株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其它非大肠杆菌O157菌株检测结果呈阴性。用该试纸条检测人工污染的鸡肉样品。灵敏度为2.7×10^4CFU/mL。通过观察检测线的有无。可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半定量检测。分别用所制备的大肠杆菌O157:H7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标准法检测57份样品,2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0.7%。结论:大肠杆菌O157:H7荧光纳米颗粒检测试纸条的研制成功,为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检测方法.便于野外检测的开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鸡大肠杆菌病是养禽业中主流疾病.各地区致病菌血清型和对药物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本试验通过对沈阳苏家屯地区多家肉种鸡场、商品肉鸡场和蛋鸡养殖场现场调查,将分离出O78,。优势血清型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结合微生物培养方法,使大肠杆菌在不同的抗菌药物培养基环境中不断的适应,人为的诱发其耐药性产生达到最大程度.进一步在无药的环境中继代培养。观察其耐药恢复的情况.从而筛选出适合本地区鸡大肠杆菌疾病比较有效稳定的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黄芩、栀子、白头翁、穿心莲等药物为主组成的中草药组方-鸡痢灵,粉碎制剂后,桉0.5%比例拌料用于防治鸡的大肠杆菌病。经对10万余只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肝周炎、心包炎、输卵管炎、卵黄腹膜炎及混合染料的病鸡进行治疗试验,平均治愈率为81.8%。显示该方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河南地区鸡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南中北部地区多个规模化鸡场和猪场采集病料,经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共分离保存157株鸡源大肠杆菌和92株猪源大肠杆菌,采用二倍肉汤稀释法对23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鸡源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和阿米卡星相对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40.8%、59.9%和56.7%,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四环素、磺胺异恶唑、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达氟沙星、多粘菌素E等高度耐药;猪源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2.0%,其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和安普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6.5%、60.9%和65.2%,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链霉素、卡那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达氟沙星等则高度耐药。多数菌株普遍呈多重耐药,以17~23耐药株为主。这些数据为本地区的用药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显示本地区鸡、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极其严重,有必要对本地区进行细菌耐药性的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10.
猪大肠杆菌病其血清型在不断增加,每个地区对猪大肠杆菌的抗病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需要改善养猪场的饲养与管理,加强猪的免疫工作,及时药物治疗,降低养殖户因母猪疾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病状的急性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针对红古区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情况,采取了妊娠母猪强化免疫、发病仔猪的临床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对本病的防治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大肠杆菌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对妊娠母猪进行两次强化免疫后对仔猪的保护率达到了99.65%;发病仔猪后海穴注射痢菌净冶愈率达到97.5%;口服氟哌酸治愈率达77.5%。同时辅助口服补液盐水溶液、肌肉注射强力解毒敏可以促进发病仔猪的痊愈,提高治愈率;改善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强化防疫消毒措施,对防止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肠埃希菌常见的毒力因子包括肠毒素、黏附素性菌毛、类志贺菌毒素及毒力岛等,这些毒力因子决定了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性。研究毒力因子能够了解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进而根据该菌的致病机制开发免疫制剂和靶向药物。为了阐明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更好地防控该病,文中对该菌的肠毒素、黏附素性菌毛、类志贺菌毒素及毒力岛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润生康     
《中国畜禽种业》2007,3(11):99-99
主要成分:孢子活性生物体、几丁聚糖、有机酸、抗菌活性肽、复合生物酶等。 功效及特点:分泌杀菌物质,快速消耗肠道内氧的含量.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建立肠道微生态平衡,有效降低了黄白痢和仔猪副伤寒等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帮助仔猪顺利渡过断奶应激期.有效地解决了断奶期间引起的腹泻和掉膘问题: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发育.提高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1月,河南长垣县某肉鸡场发生了一起大肠杆菌病,使用一些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后效果不佳,鸡群仍然出现较高的死亡率,随后该鸡场将病鸡送至实验室进行诊断,进行细菌分离后确定为大肠杆菌病,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了敏感药物,随后控制了病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肉鸡场共有6栋鸡舍,每栋舍饲养10 000只,鸡场按照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的免疫,二免后鸡场每个鸡舍都开始  相似文献   

15.
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合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的联合抗菌活性,对恩诺沙星和硫酸粘菌素单一药物和联合使用分别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0.755,0.755,0.377,1.509μg/mL;硫酸粘菌素对以上4种菌的MIC值分别为:0.375,0.375,0.375,50μg/mL;联合应用对上述4种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125,0.188,0.375和0.75。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巴氏杆菌对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用的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金黄葡萄球菌为相加作用:通过2药物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复方制剂与恩诺沙星单方制剂进行比较试验,复方制剂其抑菌效能明显高于单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北张家口地区鸡场感染大肠杆菌的情况及其耐药程度.方法 无菌采集临床疑似大肠杆菌病鸡的心、肝、脾进行细菌学检验,鉴定出大肠杆菌9株,血清型鉴定并对其中鉴定出血清型的3株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血清型主要为O1,O148,O78;三个菌株表现出对利福平、多黏菌素B、头孢类药物相似的药物敏感性,对盐酸大观霉素、头孢喹肟、阿奠西林耐药(头孢喹肟、阿奠西林的MIC≥512g/L).结论血清型存在多重分布,耐药性广泛.  相似文献   

17.
王春强 《农家参谋》2011,(10):23-23
一、发病原因 1.免疫抑制性疾病使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垂直传播的疾病,如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传染性贫血、呼肠孤病毒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使得机体的抵抗力下降,黏膜免疫作用降低,继发支原体、大肠杆菌、球虫等常见病发生,而且难以治愈。  相似文献   

18.
影响鸡法氏囊病免疫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三大重要疫病之一,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方面由于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导致免疫抑制,使鸡对马立克氏疫苗、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也使鸡群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一般在较大规模的养殖场,鸡的生长中期易感的疫病主要有几种,但因不同的种类、不同出栏时间所用的防控措施不同,总之应重视免疫预防,重点对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的防控。围绕这些病,首先要继续执行原有的免疫程序中对中期阶段的疫苗注射,其次可选用一些药物预防,备用药物有抗呼吸道病药物: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平喘止咳药等,抗球虫的药物:磺胺绿吡嗪抗球虫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从健康和患病鸡、鸭、鹅分离出302株大肠杆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02株大肠杆菌除对阿米卡星和多粘菌素B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鹅源大肠杆菌和鸭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鸡源大肠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同时,患病组家禽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以外的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大肠杆菌。结果显示,辽宁锦州地区鸡、鸭、鹅三种家禽大肠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三种家禽对抗菌药物的整体耐药性较强,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指导兽医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