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及其条件选择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张娜 《水利渔业》1999,19(6):6-6
1 鱼类毒性实验鱼类毒性实验是研究水体中有害物质对鱼类不良影响的实验。鱼类和其它的水生生物一样,对水环境中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的各种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因此,鱼类和水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相互关系。在进行江、河、湖、海等水域环境调查时,常常由于水体中污染物种类繁多,难以用单一的理化指标表示其污染程度,但通过鱼类毒性实验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出水体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此外,进入水环境中的工业废水成分异常复杂,随不同的工业企业所使用的原料与生产出的产品的不同而不同,这就使废水的…  相似文献   

2.
邓希海 《齐鲁渔业》2008,25(11):50-52
在渔业生产中,pH值是反映水体水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鱼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指示水体本身受污染的严重程度,而且其值的变化对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污染物的降解反应和污染物的存在形态。pH值的过度降低或升高,均会直接危害鱼类,引起鱼类的死亡,即使有时不致死,但由于其值超过鱼类的忍耐程度,导致生理功能紊乱,也会影响其生长或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1974,(3):1-1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工矿企业蓬勃发展。随着工矿企业的新建和扩建,工业废水日益剧增,天然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了解和掌握工业废水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程度,为繁殖保护鱼类资源提供依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工业废水污染渔业受害最大工业废水在污染农田菜土,生活用水和渔业水域三者中,渔业水域遭受污染面积宽、污染程度严重,渔业受害最大,且能查处的次数,赔偿的金额最少。工业废水污染鱼类产卵场、通道,使鱼苗数量猛减,使江、河、湖泊、水库捕捞产量下降。湘江是我国青...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系主干流西江(肇庆江段)东西横贯封开、郁南、云浮、德庆、高要、端州、鼎湖七市县(区),江段长208公里,流域面积7135平方公里,属平原缓流水域,渔业资源丰富,是广东省重要渔业水域之一。多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鱼体富集一定量的污染物,影响了鱼类的质量和渔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各地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前言 各种农药、除虫剂、工业废水等含毒物质,一经投放渔业水域后,根据溶解于水中的毒物浓度,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鱼类的感官(嗅觉和味觉),从而引起鱼类在行动上的不同反应或是迥避;或是泰然处之;或是喜聚。这种反应随着毒物的性质、浓度、鱼类品种和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对鱼类的危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环境污染成为世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工业的三废、农业的杀虫剂以及城市的废弃物等等,使水环境受各种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导致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存受到威胁,鱼类易于得病和死亡。重金属作为一类主要的污染物,其对鱼类的毒害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就重金属污染对鱼类免疫、呼吸强度、呼吸运动、生理生化作用以及基因毒性等方面的危害作一综述,以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加大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技术和政策投入力度。1重金属离子对鱼类免疫的…  相似文献   

8.
姜礼燔 《水产科学》1990,9(2):29-33
污染引起鱼类致病的病理及诊断甚多,尤其在天然水域因受多种工业废水及其污染物的影响,出现鱼病病理非常复杂,并且还依鱼的品种,规格及地理分布等不同而异。现根据作者长期的野外调查,将重金属,农药和有机物等废水引起鱼病的病理及诊断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类对有毒物质的回避,是它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进行回避试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有毒物质对鱼类的实际毒害,从而评价水域污染状况、工业废水处理的程度,以及论述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我们结合“渤、黄海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影响的调查研究”课题,于1980年8月4日-9月5日进行了梭鱼对汞、镉、六六六、滴滴涕的回避试验。试验是在有机玻璃的直式型试验槽中进行,如图。试验液浓度按等对数间距系列选择。试验时放10尾鱼(平均体长5.66厘米,  相似文献   

10.
常见有机磷农药对鱼类养殖危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有机磷农药(OP)的不断使用,其残留大量进入水体中,严重污染了水质,而农业生产上常用的马拉硫磷、敌百虫、草甘膦、久效磷、乐果和敌敌畏等几种有机磷农药对水产养殖的发展产生威胁,尤其是对鱼类养殖的危害很大。鱼类对水质的变化非常敏感,水中污染物达到或超过一定浓度时,就会引起鱼类中毒反应,造成鱼类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病变,甚至死亡。本文简单概括有机磷农药在鱼类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鱼类养殖过程中水质监测及合理使用渔药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陕西大宗鱼类养殖水域环境现状与质量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和2009年,对陕西大宗鱼类养殖水域12项水质参数(pH、TN、TP、CODMn、Cu、Zn、Pb、Cd、Hg、石油类、挥发酚和非离子氨)进行了监测,采用单因子比较法和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西大宗鱼类养殖水域不同程度受到pH、非离子氨、TN、TP、CODMn、Cu、Zn、Hg和Pb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非离子氨、TP、TN和CODMn,2年中这4项污染物超标范围均占监测水域的70%以上,负荷比Q占到89.5%和80.8%;非离子氨是最主要的污染物,2年中其单项污染指数I(20.2、5.80)和负荷比Q(57.37%、27.70%)均居首位,其次是TN(I:4 69、5.28;Q:13.3%、25.2%)、TP(I:4 05、4.13;Q:11.5%、19.7%).Hg、Cu、Zn、Pb的超标范围较小;石油类、挥发性酚和Cd在所监测水域均未超标.2009年陕西大宗鱼类养殖水域污染程度比2008年有所减缓,但所监测参数2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慎防非离子氨中毒,开展总磷、总氮污染的治理应该是陕西鱼类养殖中首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尤其是诱变性有机化学污染物潜在的“三致性”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各地在确定废水污染源时普遍采用COD、BOD等水质监测指标作为依据,而这些指标并不能对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在水生系统中潜在的危害作出评价。因此在具有多项指标的水质化学监测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鱼类是水生食物链的一环,在污染水体中,当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引起鱼类各种中毒反应,如行为失常,组织器官病变,生理功能紊乱乃至死亡。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鱼类毒性实验,不仅用于化学品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废水及其处理效果检查,也可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科学依据。一般观赏鱼都经过长期驯化变种而来,比较娇贵,所以环境要相对稳定,一旦管理不善很容易引起疾病。和其他热带鱼一样,孔雀鱼作为观赏鱼现已繁衍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及湖沼、沟渠中,其野生栖息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鱼繁殖能力很强,并能耐受污染的水域,具群居性,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型热带鱼混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目前分布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14.
鱼类急性中毒试验是生物检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水域环境污染监测中,多已采用鱼类中毒试验的方法,这对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保护水域环境,发展渔业生产,制定渔业水质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哈尔滨制糖废水污染区的水质常规分析,有机污染几项指标分析、微生物的组成及水平、垂直分布,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组成及生物量变化,并对水质状况予以评价。结果表明,该区为有机污染区,其污染程度和排污口以下流程和自净程度相关,同时,也与江水水位及流量相关,水位越低污染程度越重,由于制糖废水的排放使原已污染的松花江水污染程度加重,溶解氧低于越冬鱼类正常生命活动的阈值,致使鱼类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由于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不断增加和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给我国渔业资源及渔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危害。大量的含毒工业废水使水质恶化,破坏鱼类的生长繁殖,造成中毒死亡。据有关资料统计,1981年全国排放废水为30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247亿吨。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而85%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严重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据了解,全国27条主要河流有15条污染严重。城市附近的湖泊普遍受到污染,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滇池、松花湖等较大湖泊也都受到严重污染。据近年来对全国53,000公里河段的调查,鱼虾绝迹的河段就有2400公里。符合饮用水和渔业水质标准的河段只有14.1%。沿海水域工业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每天都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进江河、湖泊和海洋中,造成水域环境的恶化和污染,不仅对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引起不良后果,而且严重地破坏水生环境的生态平衡,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栖息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水产资源的急剧衰退。随着沿江沿海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各种类型212厂的建立,工业废水引起的江河湖泊和海洋的污染问题在当前已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长春市居民日常消费的9种鱼类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并评估其健康风险,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法对长春市出售的鲫(Carassius carassius)、鲤(Cyprinus carpio)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等9种鱼类中的Pb、Cd、Cr、Zn和Cu 5种重金属进行了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i)、综合污染指数法(MPI)和目标危险系数法(THQ)对其污染程度及食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Pi指数表明:Cu、Cd、Cr在各种鱼类中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而9种鱼类肌肉中Pb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乌鳢(Channa argus)、鲶(Loricariidae)和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肌肉中的Pb呈重污染水平。MPI结果显示:不同食性鱼类重金属富集程度有差异,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重金属污染水平高于草食性鱼类。鱼类的单一和复合重金属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长春市市售鱼类食用安全性较好,对人群健康风险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长江河口区渔业水域水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11年长江河口区渔业水域水质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各水质参数的年际变化,在对各水质参数进行污染指数计算的基础上,应用水质综合评价模式,对该水域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该水域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较重,主要污染指标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该水域属典型的有机型与富营养化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及历史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黄渤海鱼类体内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需优先监控的重金属污染物。结果显示,通过对黄渤海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超标率、检出率和限量标准进行分析,甄别出需优先监控的重金属有Cr、As、Cd、Pb和Hg。结合各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因子(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毒性效应、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用综合评价法分析确定黄渤海鱼类优先监控重金属污染物。总体评价结果为CdHgAs*CrPb,其中,Cd的综合评价总分最高,需高度关注。按照鱼类品种进一步分析显示,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体内的Cd和矛尾复虎鱼(Symechogobius hasta)体内的As*属于优先监控对象。对黄渤海8个沿岸城市进行取样,检测结果表明,舌鳎和蓝点马鲛体内的Cd属于优先监控污染物,与筛选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