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志 《中国蜂业》2004,55(3):17
一、蜂王在蜜蜂饲养中的重要作用 蜂王是蜂群中几万只个体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控制着整个蜂群的工作情绪,其生活力、健康情况直接影响着蜂群的发展.一只品质优良的蜂王产卵旺盛、维持强群,其后代生活力强,抗病力强,从而能够保证蜂产品的优质高产;而一只劣王或带病蜂王,生存能力差,蜂群难以发展.养蜂实践中,常采用换王加药物和物理防治等综合手段进行蜜蜂病敌害防治.  相似文献   

2.
《双王同巢质疑》一文,提出双王同巢违反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文中说明蜂群中只能有一只蜂王,这点的确是真的。当蜂群中因蜂王老劣,蜂群里才会有2只甚至有3~5只不等的蜂王存在。但这些蜂王大都质量较差,不然,也就  相似文献   

3.
(五)蜂王的诱入 当蜂王已经衰老或蜂群无王时,为了维持这一蜂群正常生活秩序,就必须给此群诱入一只蜂王或成熟王台。在诱入蜂王时必须注意:如果是给蜂群更换蜂王,要提前半天至1天将淘汰的蜂王从巢内提出;若给无王蜂群诱入蜂王时,要将巢脾上出  相似文献   

4.
一、蜂群基础知识 (一)蜂群的组成 当你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观察蜂群时,你不难发现在蜂群中有形态各异的蜂王、雄蜂和工蜂三型蜂。 1.蜂王:蜂王(题图中)是蜂群中最长者,约20~25毫米,体重约300毫克。在正常的蜂群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腹部比工蜂、雄蜂发达,而翅膀却短而窄,只能盖住其腹部的1/2~2/3。蜂王的口器已经退化,必须完全由工蜂来饲喂。  相似文献   

5.
巧换新蜂王     
黄春伟 《中国蜂业》2013,(11):28-28
蜂群离不开蜂王,数万工蜂只能拥有一只蜂王。万一出现两只蜂王,强者必将弱者杀死才能巩固“王位”。再强壮的蜂王也只有3至5年寿命,必将面临老弱的一天。由于老弱的蜂王新陈代谢衰退,生殖能力逐年下降,蜂群也随之由强转弱。养蜂人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淘汰老弱蜂王,更换强健的新蜂王,才能确保蜂群的强势。  相似文献   

6.
在养蜂生产中,常有15—40%的蜂群会因蜂王的质量而受到影响(如分蜂、失王或劣王等),而受此影响的蜂群其产蜜量只及正常蜂群的40%。因此在蜂王被介绍到蜂群内之前就对蜂王质量进行评估不失为一较理  相似文献   

7.
<正>蜜蜂是人们研究得最多的社会性昆虫,群体内具有明确而细致的劳动分工,其社会性行为高度发达。蜂王垄断蜂群的生殖大权,专职产卵,因而正常情况下蜂群中只有1只蜂王[1]。如果出现2只蜂王相遇,则会互相咬杀。蜂王咬斗时,先用上颚钳住对方,通过其产卵器特化成的螫针刺入另一只蜂王体内,排出毒液将其杀死或厮杀至重伤而死,直至剩下1只蜂王[2]。在常规的蜂群饲养管理过程中,一般通过闸板或隔王板将蜂箱分成蜂王不能通过的2个产卵区,即饲  相似文献   

8.
蜂群遗传构成与生产性能的研究[美国〕索思威克,E.E.正常的蜂群通常由数万只工蜂、数百只雄蜂(冬季除外)和一只蜂王组成。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的正常运转,并不像人类社会的君主国那样由女王来决定一切。尽管蜂王在蜂群中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但这只与蜂王分泌的...  相似文献   

9.
多王群(本文指3只以上蜂王同巢产卵的蜂群)是人为组织打破常规的一种特殊结构蜂群。1980年10月中旬,在洮南市城郊养蜂场组织了2个3只蜂王同巢的蜂群越冬。白城地区冬季最低气温-35℃左右,需要把弱小蜂群合并成强群。当时采取3个小群直接合并,提出蜂王组织多王群。蜂王是在16℃的环境使用融合剂磨合12h。观察蜂王之间没有任何斗杀动机,介绍到合并的蜂群。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秋季,中蜂场遭受到意蜂严重的侵扰,盗蜂危害严重,想尽千方百计总算平息了盗蜂,但损失惨重,群势锐减后又出现了中蜂群逃亡。为了防止中蜂群逃亡,我们对中蜂群采用了蜂王剪翅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许多飞逃蜂因蜂王难以随群飞行而又返归原蜂巢。有一只产卵一个多月的新蜂王不慎在剪翅时被剪掉一只后腿,  相似文献   

11.
利用蜂王捕捉逃蜂群,方法简单易行。发现蜂群大部分飞出蜂巢,赶快捉一只贮备蜂王关入王笼中,挂在飞逃蜂群飞行线便于捕捉蜂群的位置,蜜蜂就会在王笼上逐渐结团,并越聚越多,飞逃的蜂王最后也可能来此结团。蜂群一般不接受,会引起围王。这时注意给蜂王解围,把它关在另一只王笼中,挂在蜜蜂开始结团的王笼附近,部分蜜蜂也会在这个王笼匕结团。  相似文献   

12.
用双王同巢来产卵,理由是两只蜂王产卵总比一只蜂王产卵多。卵多蜂就多,蜂多蜂产品就多。事实上蜂群体积有限度,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巢房里产下两粒卵的现象。到了越冬或早春蜂群自然繁殖期,就有一只蜂王自动爬出箱外,群内只留一只蜂王,仍然恢复到蜂群自然繁殖时的一群蜂只有一只蜂  相似文献   

13.
金水华 《中国蜂业》2013,(12):14-16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其主要职能是产卵。蜂王通过其产卵力和分泌信息素直接影响蜂群的生殖力和生产力。在蜂王诸多生物学特性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生性好妒,敌视别的蜂王。不能容忍蜂群内有其他蜂王存在,  相似文献   

14.
饲养双王群是蜂群快速发展和壮大的一种方法.两只蜂王产卵,可以把弱小的蜂群很快发展成强群.丢失一只蜂王时可以及时合并,免去了送王、放王的烦恼.蜂群中幼虫多,在生产王浆时,容易找到适龄幼虫脾.我场利用双王群采蜜多年,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我们的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5.
林治德 《中国蜂业》2007,58(3):25-25
蜜蜂群体中雄蜂的分工是与处女蜂王交配,一般处女蜂王产卵后就不再交配,正常蜂群一年只换一次蜂王。但是蜂群有它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雄蜂有它的极限数。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20,(1):34-35
<正>"一只好王,千斤蜜糖",说明优质蜂王的重要性,蜂王是蜂群强盛的基础。在现阶段,养蜂人可定期从种蜂场引进所需要的品种作为种王,自己培育生产用王。按照计划培育蜂王是养蜂人的必备技能。下面以南阳为例探讨如何搞好育王,供蜂友们参考。通常情况下1群蜂只允许1只蜂王存在,蜂群不轻易培育蜂王,只有在蜂王老残、丢失、分蜂热时蜂群才培育蜂王。培育蜂王蜂群必先建王台,自然王台有  相似文献   

17.
中蜂蜂王在蜂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只优良的蜂王可以使中蜂蜂种的优良性状一代一代传下去。对此 ,广大的中蜂爱好者深有体会。然而 ,怎样去选择一只优良的蜂王用于生产 ,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 :1 细心观察蜂王的外表、色泽、体型与行为中蜂蜂王不外 2种类型 ,一是黑色王 ,二是腹部呈枣红色的蜂王。黑色蜂王全身黑色 ,体小 ,所在蜂群工蜂也略小 ,飞行快捷 ,抗性强 ,但繁殖缓慢 ,群势发展慢 ,产蜜量略低 ,分蜂性强 ;枣红色蜂王体大 ,性情温驯 ,产卵力强 ,所在蜂群能培养成强群 ,蜂产品产量稳定 ,但抗性差 ,工蜂腹部黄环明显且性情温驯。…  相似文献   

18.
蜂群里的蜂王,虽然不外出采蜜,也不泌蜡构筑巢脾,但是它产卵多少,对蜂群的发展快慢和蜂蜜产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一群蜜蜂中,如果有一个优良的蜂王,正常年份的产蜜量可达40—50kg,能分新蜂群1-3箱;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蜂王,年产蜂蜜往往只有10多公斤,蜂群发展很馒,分新蜂群就更困难了。因此,饲养蜜蜂,一定要选择优良的蜂王。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从正规蜜蜂育种场引进的蜂王是不会轻易使蜂群患上孢子虫病的。然而,当蜂王与患孢子虫病的蜂群终日生活在一起时,它就很可能感染孢子虫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很有必要在防治孢子虫病发生、蔓延,特别是在日后分蜂扩群时进行换王。多年来,我地许多蜂场所用的蜂王,除了极少数是直接从正规育种场引进的外 ,多数是为了省钱、图方便而自行培育或向附近蜂友要来的。这些被大家称为“窝中王”“圈内王”,经过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应用,不仅遗传基因极其混乱、退化,而且抗病能力也越来越弱。尤其是当这些蜂王在蜂群中与其“…  相似文献   

20.
孙哲贤 《养蜂科技》2005,(6):17-17,26
蜜蜂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群居的昆虫,组织庞大,成员万千,生机勃勃,奇妙无穷。可是这个大家庭的组成使科学家们都感到诧异。原来蜜蜂大家庭的成员是由“寡妇”、“鳏夫”、“处女”组成的。一群蜜蜂中通常有一只蜂王,数千至数万只工蜂,千百只雄蜂组成。蜂王是全群中唯一发育完善的雌性蜂,所以叉称蜂王,专司产卵繁殖后代。工蜂是蜂群中的劳动者,蜂群中的一切劳动均由工蜂担任,如采蜜、采花粉、采水、酿蜜、筑巢、喂蜂王、喂幼虫、保温、扇风、御敌等等。雄蜂无劳动能力,它的天职是与处女蜂王交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