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西农业学报》2022,(9)
利用漩涡模型(Vortex 10.3.7.0)对大刺鳅种群的生存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环境容纳量为100尾、初始尾数为20尾时,在10种不同情景下,大刺鳅种群在100年内的内禀增长率r为4.8429~5.0412,周限增长率λ为129.8331~154.6608,平均世代时间为7.11~7.21年,平均现存种群数量为55.55~90.49尾,平均种群数量为28.82~90.16尾,遗传多样性为0.6346~0.7778,灭绝概率为0.0037~0.4818,平均首次灭绝时间为25.5~51.8年;在情景1、2和3下,当环境容纳量为300尾时,大刺鳅种群的MVP分别为117、50和33尾;在情景4~10下,当环境容纳量为100尾时,其MVP为39~11尾。结合历史文献和实际调查结果认为,在自然情况下0~1年龄组大刺鳅种群的死亡率接近70%,性成熟雌鳅的生殖率接近35%;在此情景下,设定环境容纳量为300尾、初始尾数为50尾,则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0.0549。 相似文献
3.
种群生存力分析及其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种群生存力分析(PVA)的定义、原理及其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应用,讨论了种群分析法与分析模型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应用旋涡模型(Vortex Model)对关键种黄腹角雉种群生存力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以模拟结果为例,重点探讨了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如何确定面积大小能满足关键种的保护需要以及如何进行功能分区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种群生存力分析(population viable analysis,PVA)是保护生物学中物种保护与维持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中包括最小可存活种群(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MVP)与最小适生面积(minimum areas of suitable habitat,MASH).介绍MVP与MASH的几种常用的计算模型及其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包括MVP的理论模型、模拟模型与复合种群模型以及MASH的面积-密度模型与面积-种群变异模型.根据PVA的理论讨论其在农田害虫种群控制中的作用,预测农田害虫的发生及持续程度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从PVA理论上揭示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潜力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条件下,构建1个初始种群数量为20头、环境容纳量为100头的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在未来100年的内禀增长率为-0.0536~0.1378,周限增长率为0.9478~1.1477,净增殖率为0.6602~2.5870,雌性平均世代为6.90~7.75a,雄性平均世代为7.77~8.52a,平均现存种群数量为14.21~30.09头,平均种群数量为1.51~19.10头,平均遗传多样性为0.4820~0.4919,灭绝概率为0.3704~1.0000,平均首次灭绝时间为19.1~59.5 a。只有当保护区环境容纳量达到160头时,在未来100年内长江江豚种群的存活概率才能达到95%,此时的MVP为38~41头。进一步的模拟分析发现环境容纳量相对不限的条件下,最小的MVP为22头,而满足MVP为22头的最小环境容纳量为366头;同时得到了在不同环境容纳量水域长江江豚种群的MVP,并对最小可存活种群下长江江豚未来100年的生存动态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长江江豚种群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西农业学报》2022,(6)
在现有条件下,构建1个初始种群数量为20头、环境容纳量为100头的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在未来100年的内禀增长率为-0.0536~0.1378,周限增长率为0.9478~1.1477,净增殖率为0.6602~2.5870,雌性平均世代为6.90~7.75a,雄性平均世代为7.77~8.52a,平均现存种群数量为14.21~30.09头,平均种群数量为1.51~19.10头,平均遗传多样性为0.4820~0.4919,灭绝概率为0.3704~1.0000,平均首次灭绝时间为19.1~59.5 a。只有当保护区环境容纳量达到160头时,在未来100年内长江江豚种群的存活概率才能达到95%,此时的MVP为38~41头。进一步的模拟分析发现环境容纳量相对不限的条件下,最小的MVP为22头,而满足MVP为22头的最小环境容纳量为366头;同时得到了在不同环境容纳量水域长江江豚种群的MVP,并对最小可存活种群下长江江豚未来100年的生存动态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长江江豚种群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小尾寒羊的生长和发育的遗传机制,为小尾寒羊的品种选育做基础,本研究对GHR和GHRH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将其多态性与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试验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GHR和GHRHR基因在小尾寒羊群体的多态性,利用SPSS软件分析GHRH基因的多态性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小尾寒羊群体中检测到3种GHR和GHRHR基因基因型,即DD、II、ID,GHR基因和GHRHR基因中II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25 0、0.687 5,ID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 130、0.2 500,DD的基因型频率为0.0 630、0.0 625。GHR基因个体中DD基因型个体和ID基因型个体在宰后胴体质量、臀端高、尻长、颈长、胸深这5个性状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DD基因型个体和Ⅱ基因型个体在宰前活体质量、宰后胴体质量、臀端高、尻长、颈长这5个性状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GHRHR基因中,DD基因型个体和ID基因型个体在宰前活体质量、宰后胴体质量、体高、体长、尻高、颈长、腰角宽、腿臀围这8个性状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9.
主要分析GHR、GHRH、GHRHR基因的多态性,以及其与小尾寒羊肉质性状的关联,以期为优质绵羊新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采用PCR技术,检测小尾寒羊群体中GHR、GHRH和GHRHR基因的多态性,利用SPSS软件分析以上3种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GHR与GHRHR共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II、ID、DD,而GHRH基因仅检测到2种基因型,分别为II、DD。GHR基因中II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625,ID的基因型频率为0.313,DD的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063;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83,处于中度多态性(0.25≤PIC<0.50);小尾寒羊GHR基因的DD基因型肉质的色泽显著低于ID、II基因型(P<0.05)。GHRHR基因中II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687 5,DD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062 5,ID基因型频率为0.2500;多态信息含量为0.258,处于中度多态性(0.25≤PIC<0.50);GHRHR基因的DD基因型的剪切力显著高于ID、II基因型(P<0.05)。GHRH基因中DD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43... 相似文献
10.
应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座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88,5个鸭群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592~0.65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2~0.598,为中高度多态。各母本种群间的遗传距离0.187~0.445,番鸭与4个母本的遗传距离0.322~0.445。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中型母本与小型母本和大型母本先聚为1类,再与M18母本相聚,最后与番鸭相聚。 相似文献
11.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杜寒F1、杜寒F2、杜寒F3、杜泊羊以及小尾寒羊(公母羔)并随机分组,研究探讨相同饲养条件对不同杂交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杜寒F1初生重公母羔平均为3.91kg,略低于父本杜泊羊(P〉0.05);初生至断奶平均日增重318g,高于母本小尾寒羊(P〈0.01)。育肥期杜寒F1、杜寒F2和杜寒F3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0.99%、26.13%和22.52%(P〈0.01);3个杂交代次间增重接近,依次是杜寒F1〉杜寒F2〉杜寒F3。杜寒F1母羊产羔率比杜泊羊提高40个百分点(P〈0.01);多胎基因(FecB)检测结果和实际产羔情况基本一致(杜寒F1〉杜寒F2〉杜寒F3)。杜寒1~3代经产母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指标均高于杜泊羊(P〉0.05)。杜寒F3体型外貌优于杜寒F2和杜寒F1,建议杜寒F1用于生产肥羔;可进一步探讨用带多胎基因的杜寒F3作父本,与杜寒F2实施横交,培育杜寒肉羊新品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小尾寒羊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在繁殖性能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寻找一种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提供前期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小尾寒羊自繁群HH及其3个杂交F1代群体(小尾寒羊×多浪羊(HDL)、小尾寒羊×萨福克(HS)、小尾寒羊×德国美利奴(HDM))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绵羊群体中FecB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遗传结构.[结果]在HH、HDL群体中存在三种基因型BB、B+、++,在HDM和HS群体中存在两种基因型B+、++,表明杂交群体HDM和HS已成功引入多胎基因FecB.[结论]以小尾寒羊作为母本,对于改善杂交子代的繁殖性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集约化饲养模式下巴美肉羊与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试验选择4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巴美肉羊和小尾寒羊公羔各10只,按品种分为2组,饲喂以精粗质量比为50∶50(干物质基础)的全混合日粮(TMR)。测定各试验羊饲养120d期间的相关生长性能指标和相关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巴美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试验末体重、总增重和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2)巴美肉羊宰前活重(P0.01)、热胴体重(P0.05)和眼肌面积(P0.05)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而屠宰率则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3)巴美肉羊背最长肌宰后45min的pH(P0.05)、宰后1h的红色度(a*)和黄色度(b*)(P0.01)以及宰后24h的红色度(a*)(P0.05)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而巴美肉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等指标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5)。由此可见,在以TMR日粮为主要饲喂方式的集约化饲养模式下,巴美肉羊比小尾寒羊能发挥更高的生产性能并生产出品质更佳的羊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小尾寒羊在广东湛江地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为推动小尾寒羊在亚热带地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对比方法分析小尾寒羊原产区(山东济宁市)与引入地(广东湛江市)生态、饲养条件及小尾寒羊生长发育、繁育性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广东湛江地区气候炎热、潮湿,但饲料资源明显优于小尾寒羊原产区。引入湛江地区的小尾寒羊生长速度与原产区基本相同,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只要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就能发挥出良好的生产性能。小尾寒羊在广东湛江地区继续保持了原产区常年发情、性成熟早、多胎、繁殖力高的优良特性,可达到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结论】在亚热带地区推广小尾寒羊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卫星DNA技术进行绵羊亲子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9个微卫星DNA对9头陶赛特羊DNA进行扩增,每3对微卫星DNA扩增产物混合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采用已确定母女关系的2头陶赛特羊和7个嫌疑父亲的耳组织为样本,对1头母本已知的陶赛特羊在嫌疑父本中找出父本,并计算父权概率为99.997%. 相似文献
16.
以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渡德代及本地滩羊与小尾寒羊及蒙古羊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及杂交三代)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已培育出的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群的部分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性状,在不同月龄通过测定体重体尺指标进行研究.探讨了培育新品种最佳的杂交组合模式.结果表明,杂种三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杂种二代.杂种二代生长发育速度优于杂种一代:三种杂交组合改良小尾寒羊及蒙古羊的效果都好,尤其是高代或三元杂交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因此.选择理想型的三代或二代杂种羊进行横交固定培育新品种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将小尾寒羊引到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进行饲养观察发现小尾寒羊在相粗经营的管理条件下能够下常的生长,繁殖,但由于饲养成本高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微生态制剂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尾寒羊为试验对象,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小尾寒羊羔羊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试验期内试验组和对照组小尾寒羊羔羊的平均增重分别为18.86和16.09 kg,试验组增重比对照组高17.22%,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09.56和178.78 g.试验组体尺和屠宰性能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小尾寒羊对饲料的利用效率,改善小尾寒羊的育肥性能,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尾寒羊FSHR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小尾寒羊FSHR基因5′端调控区和部分结构区序列,并通过克隆进行了序列测定。比较研究结果:中国小尾寒羊与澳洲绵羊的FSHR基因在5′端有4个位点发生了单碱基插入/缺失(或缺失/插入)突变,序列间的保守性为97.99%;碱基变异率相应为2.01%。而二者在结构基因扩增区域的碱基变异率仅0.36%。有2个位点的减基变异引起了氨基酸密码改变。 相似文献
20.
利用6只1.0~1.5岁、体重(55.3±3.8)kg、装置永久性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收集十二指肠和回肠食糜试验的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在粗料型日粮(玉米秸秆67%)和精料型日粮(玉米秸秆30%)条件下添喂气溶胶OT(0.8 g/kg日粮)对绵羊自由采食和整体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粗料型日粮条件下添喂气溶胶OT,绵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增加30.7%(P0.01),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8%(P0.05),7.6%(P0.05),7.9%(P0.05),氮、钙和磷保留量分别增加49.1%(P0.01),30.8%(P0.01),53.4%(P0.01);在精料型日粮条件下添喂气溶胶OT,绵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增加23.7%(P0.01),绵羊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4%(P0.05),4.1%(P0.05),7.7%(P0.05),氮、钙和磷保留量分别增加29.5%(P0.01),49.3%(P0.01),24.2%(P0.01)。添喂气溶胶OT可以提高绵羊自由采食量,提高消化率,增加氮保留,这种作用在粗料型日粮条件下更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