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高热病”是近几年来猪群流行发生的一种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防治猪“高热病”对保障猪只健康、提高养殖户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该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西盟县的生猪生产中,猪流行性腹泻是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疫病.仔猪、架子猪、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且对体质弱、小的猪只致死率较高;母猪、肥猪等体格健壮的猪只虽然致死率不高,但被本病感染后,猪只体质恢复较慢,往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本文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特点、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的分析,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猪只的品种、采食情况以及卫生状况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只的胴体和猪肉品质。1.1品种因素近几年,我国猪只饲养场饲养的猪只品种当中,杜洛克猪是比较受欢迎的,杜洛克猪不仅仅生长的速度快,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相比于其他品种的猪只,杜洛克猪还具有相对比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而且肌内脂肪和口感呈正相关。杂交品系的猪群当中,伴随杜洛克血系的增长,杂交品种猪只的生长速  相似文献   

4.
猪气喘病是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造成养猪业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严重猪传染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病,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比较多发.猪只如果单独感染猪支原体,很少造成死亡,但当有其它病菌同时感染的话,会延长病程,增加死亡率,同时导致治疗困难.在一般的情况下,猪只80%以上肺部都存在支原体,大部分都发生程度不同的气喘病,所有品种、年龄的猪只都易感.本病可经空气、接触等媒介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5月起,我区部分地区发生以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为特征的猪病,受害猪群包括生长猪、育成猪和部分母猪。药物治愈率低,常用抗菌药、抗病毒药、解热镇痛药难于控制病情,各猪场患病猪只疾病的临床症状略有不同,猪场发病猪只血清学化验结果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正>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猪只的品种、采食情况以及卫生状况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只的胴体和猪肉品质。1.1品种因素近几年,我国猪只饲养场饲养的猪只品种当中,杜洛克猪是比较受欢迎的,杜洛克猪不仅仅生长的速度快,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相比于其他品种的猪只,杜洛克猪还具有相对比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而且肌内脂肪和口感呈正相关。杂交品系的猪群当中,伴随杜洛克血系的增长,杂交品种猪只的生长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猪高热病流行十分猩獗,侵害饲养户的猪只,造成了惊人的药物开支和死亡损失,笔者对江苏苏州地区张家港绵丰镇猪高热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分析.  相似文献   

8.
猪蓝耳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俗称,该病是近年来猪养殖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从致病原理来看,猪蓝耳病的致病原就是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范围广、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如果有猪只感染蓝耳病,那么仔猪患猪蓝耳病的概率会比其他猪只更高,且死亡率在50%以上,患病猪为母猪则流产率可达到30%以上,一旦有猪只发病就会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猪用自动饲喂记录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玲 《湖南畜牧兽医》2003,(4):18-18,17
随着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养猪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大多数养猪场来说,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和生产工艺,使饲养的猪只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是每个猪场面临的重大问题。猪只的采食行为直接影响其生长和饲料的转化率,为了准确地测定猪只在饲养过程中的饲喂和生长情况,我们研制了猪自动饲喂测定记录系统。该系统采用微电子技术,对被测猪只的日采食量、采食次数、采食时长、采食速度进行测定,并通过对被测猪只的增重量和饲料消耗量的测定,精确计算饲料的转化率以及猪的采食行为。1结构及工作原理表1被测猪日龄日采食量(g)日采…  相似文献   

10.
梁祖光 《兽医导刊》2020,(2):129-130
目的:探讨对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市某地区的养猪场内出现的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症治疗和综合性治疗,全猪场内除治疗前死亡的猪只外,剩下的发病猪只均未出现死亡现象,且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实施病理解剖及实验室确诊,明确猪只的疾病类型,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猪只感染猪滑液支原体后,可产生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这一类传染性疾病,会有关节僵直、肿胀的情况出现,对猪只的正常行走构成影响.尽管该病不存在较高的致死率,但传染性却极强,严重影响猪只健康状态、生产性能.本文在分析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流行病学及病因的基础上,剖析了诊断和治疗该病的方法,并探讨了针对性预防措施,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冠状病毒变异率高,宿主广泛,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和禽类,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与养殖业发展.生猪养殖业中,冠状病毒也是危害猪只健康的重要病原.本研究对4种代表性猪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相似文献   

13.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主要导致仔猪腹泻、呕吐、脱水,严重者死亡的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各年龄阶段猪只均易感,尤其是对哺乳仔猪,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征.当...  相似文献   

14.
秋冬季天气寒冷,利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成活,是猪气喘病、猪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等重要传染病的高威胁、高发病季节。外界温度低,不利于哺乳、保育猪对最适环境温度的需求,易降低猪群的抵抗力,激发多种条件性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引起猪只消瘦、咳喘、腹泻等症状,进而导致猪只较大比例死亡。但是,通过高效的生物安全措施、规范的饲养管理以及科学的免疫接种等关键技术的应用,这些疫病也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15.
猪皮炎肾病综合(PDNS)主要危害生长猪和肥育猪,造成猪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而且猪群发病后由于免疫功能受抑制,猪只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性降低,容易感染各种并(继)发病,使养猪场损失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6.
猪的生长育肥阶段是指小猪体重达到30公斤后,在被运往屠宰场前的最后一个阶段。饲养育肥猪的丰要目标是猪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屠宰品质好、饲养周期短及病死率低。实际生产中,生长育肥猪被统一饲养在一个固定区域,所以,要充分认识该区域对猪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以来,大家越来越感到猪难养,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猪只育成率差,掉队比例高,猪只出栏比以前推迟10天~15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猪难养呢?其实,主要原因是大家没有认识清楚目前猪难养的原因,没有掌握猪群发病规律,没有用现代科技手段去应对这几年的变化!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在当前养猪是吃大亏的!在养育肥猪上,控制好育肥猪的呼吸道综合症,对提高育肥猪的成活率和饲料报酬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对其致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措施及猪只染病后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乔春玲 《猪业科学》2023,40(4):30-30
猪只咳嗽可能与某些呼吸道疾病有关,如猪肺炎支原体( M.hyo)、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和猪圆环病毒Ⅱ型( PCV2)感染。因此,监测猪只咳嗽现象不但可以有效监测养猪场呼吸系统问题,而且能够预测猪只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20.
猪咬癖症是指猪群相互啃咬为特征的一种恶癖。随着农村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发生咬癖现象较为多见,特别是50千克以下猪群发生较为严重。(一)发生原因1.猪群密度过大,或公母同栏、大小同栏,为争饲粮和饮水位置而引起相互间的打斗;或小公猪的攻击性爬跨、猪只以大欺小引起的争斗。猪只最易受伤出血的部位是耳和尾,加上猪有嗜血癖,一旦有1头猪某一部位出血,将会引起其他猪的啃咬,并发展成相互间咬耳咬尾。2.舍内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使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以及舍内光照太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将诱发猪之间相互争斗。3.矿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