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以林地的自然属性和经营条件为主要依据,利用地形、土壤、植被因子,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林地生产力等级,并结合交通区位等指标,按照国家林业局《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的要求将林地质量划分为Ⅰ、Ⅱ、Ⅲ、Ⅳ、Ⅴ等5个质量等级。实行林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基于林地质量等级,实施林地分等使用、差别管理,差别补偿。1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根据与森林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地形特征、土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市林地质量评价与经营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林地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度、坡向、坡位等5项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作为评价因子,根据各评价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的大小确定其权重,并对各评价因子分级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评定林地"优质、良好、一般、较差、劣质"等5个质量等级,最后依据全市各林地质量等级面积,提出了按其分类开展森林经营与生态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思县森林分布及其生长情况,选取林地土壤厚度、海拔高、坡度、坡向、坡位、石砾含量、交通区位等7项因子作为林地质量评定因子,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方法对林地质量进行评定。分析了林地质量各个等级的空间分布,得出了林地质量评定结果较符合实际,可以满足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要求,并为今后林地小班选择造林树种提供了依据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根据管护经营林地的特点,采用 GPS 定位技术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对管护经营林地进行边界测量,区划小班,进行主要林分因子的调查,编制森林分布图和森林资源数据统计,为管护经营林地的管护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管护经营林地的特点,采用GPS定位技术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对管护经营林地进行边界测量,区划小班,进行主要林分因子的调查,编制森林分布图和森林资源数据统计,为管护经营林地的管护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树造林的成败,与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确切地做到适地适树,本文通过对本地区。“油松生长与立地条件关系的分析”中探索评定油松林地和宜林地的立地质量,确定油松的适生立地条件,以达到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和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因此,我们对本地区的油松林分进行了生长与环境因子的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用多元回归方程,找出了影响本地区油松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了立地条件类型;为本地区造林规划设计和如何经营油松林、预测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湟中县林地质量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海省湟中县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中的林地小班7 925个,选取土层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向、坡位等5项因子作为林地质量等级评定划分的主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湟中县现有林地划分成4个等级.Ⅰ、Ⅱ、Ⅲ、Ⅳ等级的林地面积分别为9 069.9 hm2、277 221.5 hm2、81 778.4 hm2和16 576.0 hm2,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6.7%、20.2%、60.7%和12.4%.对各级林地的特点和分布作了说明,并给出了各级林地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林业生产中,不仅需要评定有林地的立地质量,也需要对无林地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以便合理利用土地,为充分发挥宜林地的生产潜力和适地适树进行造林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利用标准地主要环境因子与其地位指数间的相关关系,编制此表,作为评价森林立地质量、预测林地生产力、造林规划设计、森林经营管理等重要依据。编表方法是利用地形、土壤等主要因子为自变量,按地位指数表查定各标准地的地位指数作为因变量,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求解,编出标准年龄时华山松立地指数得分表。  相似文献   

9.
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影响后续林地经营和管理进行了阐述。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各主要因子、次要因子的准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了林地面积、林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三项重要数据。提出了对森林资源数据动态进行更新和监测,制定各地林地经营和管理政策,年度出数和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立地质量评价有利于林地的生产经营。以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广西南部桉树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方差分析小班平均树高与海拔等立地因子的相关性,以对林分平均高有显著性影响的因子为因变量,小班平均高为自变量建立模型。通过模型求解理论小班平均高以评价林地的立地质量,立地质量为一般的地块占8.83%,立地质量为良的地块占57.65%,立地质量为优的地块占33.51%。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广西县级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方法,以鹿寨县为例,运用遥感自动检测技术、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等,对地类及管理属性变化图斑进行变更,形成本期林地数据库和林地变化数据库。文章分析了林地变更调查的关键技术方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魏莉莉 《绿色科技》2022,(1):149-151
泸西县为云南省石漠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属喀斯特地貌.为了掌握泸西县林地及天然林资源特征,以泸西县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为基础,从土地利用、林地类型、优势树种及林地管理属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该区域森林资源保护、监测及相关规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泸西县林地面积占比较低,仅占国土面积的47.16%,森林覆盖率偏低,仅...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肃北县自然条件和林地资源现状出发,提出规划期内的林地保护利用目标、林地结构与布局、林地用途管制和林地保护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14.
江口县共区划生态公益林78 739.84 hm2,占林业用地的59.64%.主要分布在梵净山及周边乡镇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区(36 671.93 hm2);太平河、闵孝河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区(20046.35 hm2);铜仁-遵义公路、江口-梵净山公路沿线生态公益林保护区(3580.14 hm2).文中分析了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难度增大,植被恢复难度大等问题.藉此,提出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林农和护林员的管护积极性,改善林分质量,增强生态防护效益,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健全管理机构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广泛,研究林地变更调查中的遥感影像判读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变更调查结果的精度,确保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合2017年度广西都安县林地变更调查项目,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参考林业经营管理档案,对变化图斑进行修正和判读,并对判读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遥感影像判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影像判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富源县“十三五”期间共上报审核建设项目使用林地83宗,经审核同意使用林地面积161.397 5 hm2。从上报数量看,2016年以后数量逐年增长;经审核同意使用面积自2016年以后增多,并保持较大基数。对当前林地管理中存在的违法使用林地现象突出,林草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林地使用审核审批规划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程度不高,林草部门林地使用审核、审批压力大等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我国森林资源质量进行基本评价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得出导致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主要是现行的培育技术;二是外部因素,主要是现行的森林资源管理技术。据此,提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对策:一是采取合理的措施,科学组织森林分类经营和森林培育;二是合理经营和保护现有次生林资源;三是明晰森林资源产权,同时建立森林经理体系,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四是建立与现有经营体制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五是坚持政府扶持,同时转换机制,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金佛山方竹在重庆市、贵州省部分地区有分布,集中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贵州省桐梓县柏芷山、贵州省遵义县仙人山等高海拔山区。其传统经营历史悠久,为竹类资源中最好的笋用竹之一,目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提出金佛山方竹林的资产评估方法,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提高金佛山方竹生态效益及其林副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湖县森林资源具有林地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林业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林业生态体系等特点。分析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目标、任务以及实行林地分级保护,控制用途改变,补充林地等原则。据此,将全县林地划分为东北部防用结合林区、中部城郊生态防护区和西部水源涵养林区,并提出完善林地规划体系,强化林地保护力度,提高林地管理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介绍马龙县中低产林面积、蓄积及地类、起源等情况.分析中低产林的成因,列举评判标准.阐述主要改造模式,以及下达任务过迟,当年计划需跨年完成,分山到户对改造的制约,规范操作有待加强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藉此提出了下达任务时间提前,创新改造机制,培育大户,加强技术支撑服务,加强管理与监督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