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赏秋天     
《花卉》2015,(14)
<正>天凉好个秋。在这金风送爽的秋天,在品味秋的收获、观赏秋的美景之时,借此诵秋风、吟秋雨、赞秋月、歌秋露、咏秋色,更是平添几分秋兴,雅趣横生。诵秋风汉武帝《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吟唱。唐代李白在《子夜秋歌》感叹"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代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在诗人眼里,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  相似文献   

2.
品赏秋天     
《花卉》2015,(13)
<正>天凉好个秋。在这金风送爽的秋天,在品味秋的收获、观赏秋的美景之时,借此诵秋风、吟秋雨、赞秋月、歌秋露、咏秋色,更是平添几分秋兴,雅趣横生。诵秋风汉武帝《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吟唱。唐代李白在《子夜秋歌》感叹"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代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在诗人眼里,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  相似文献   

3.
弥渡大芋头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3百多年,据清道光年《赵州志》记载,弥渡举人李春葵曾赋诗赞大芋头曰:“秋风秋柳逐堤斜,香露初开野菊花。村妇结群朝上市,提篮紫芋大如瓜。生动地描写了初秋时节紫芋上市,农妇群集买卖兴隆的情景。又据《弥渡县志》(农业志)记载:民国11年(公元1922年)在弥渡县农副产品赛宝会上,展示有14.5公斤重的特大芋头,因而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脱落酸 俗话说”秋风扫落叶”、”一叶落知天下秋”。深秋季节,忽然吹来一阵秋风,一片片黄叶随风飞舞,纷纷扑入大地的怀抱。树木为什么会落叶呢?  相似文献   

5.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菊科,菊属。在《尔雅》上即有“鞠、治蔷”的记载,在《礼记·月令篇》记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等字句,并以菊花来代表农历9月的花卉。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上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夕餐秋鞠之落英”的名句,说明在很久之前我国人民就了解菊花的某些特点和用途。通过不断的选择、培育,  相似文献   

6.
1《菌谱》的成书年代和作者《菌谱》又名《香蕈谱》。据《菌谱》陈仁玉自序,可知其成书于“淳}右乙巳(公元1245年)秋九月”。关于《菌谱》的作者陈仁玉,《宋史》无传,而光绪《仙居县志》对其有一段记载,可供管窥:  相似文献   

7.
秋风蜜桃是山东莒县地方优良水蜜桃品种,因其在“立秋”前后成熟,群众称之为“秋风蜜”。该品种果个大、色泽艳、口感好、耐贮运、抗性强,值得进行产业化开发。1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8.
晚香冷秀     
叶青 《花木盆景》2000,(1):41-41
秋风一起,又是人们持蟹赏菊的时候了。在品菊时吟味一下咏菊诗,那会更增情趣、怡荡襟怀的。“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菊花》诗的作者,是中唐才子元稹,诗平易晓畅,情寓景中。”  相似文献   

9.
丝瓜原产印度,宋朝时传入我国。南来中期的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丝瓜涤砚磨洗,余渍皆净,而不损砚。”宋朝的杜北山《咏丝瓜》诗中说:“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说明那时丝瓜已在我国栽种,因  相似文献   

10.
吕元兰 《花卉》2009,(10):12-12
有人说,阳台养兰容易养死,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兰谱》中表述的“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千、冬不湿”道出了养兰的道理,我们要切记。即是说,春天乍暖还寒,不要过早把兰花放置在阳台上;  相似文献   

11.
浙南名果--瓯柑史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温州是我国著名的柑桔产地,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年的汉代,就有柑桔大量栽培的相关记述。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就有“温州土贡柑桔”(《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北宋诗人梅尧臣(公元1002-1062年)在《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柑》一诗中写道:“《禹贡》书厥包,未知黄柑美。竞传洞庭熟,又莫永嘉比。适观隐侯诗,获此殊可喜。诵句擘露囊,香甘冷熨齿。明朝锁礼闱.  相似文献   

12.
原文 《黔书》之鸡 鸡 ,“负苞之族,“肉芝”之远裔也。一名“ 夺”。所生之下,多“白 ”,气所蒸也。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则纷批如鸡羽,故曰 “鸡 ”;以其从土中出,故曰“ ”。种有二,惟紫者可茹,白能伤人,  相似文献   

13.
胡冬平 《花卉》2020,(19):12-13
栾树,又名栾华,灯笼树,木栾。《礼记》曰: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槐,庶人杨。古代等级不同,陵墓前种的树也不同。五种嘉木之中,栾树被列为“大夫树”,可见栾树在先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图1)。在我国,南北皆有栾树。宁波城市内外,栾树是行道树的主力之一。夏末秋初,栾树的满眼苍翠,一点一点渐变出色彩斑斓的秋意。想来,“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除了桂花,实在也适合栾树。  相似文献   

14.
太湖莼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太湖莼菜的营养、药效与烹调莼菜的珍、稀、优曾为多少名人所倾倒。在古代文人雅士的诗篇中,就留有许多赋莼美诗。《方岳羹蓴》曰:“烟雨中间几白欧,藕花麦叶小亭幽,紫蓴共煮香涎滑,吐出新诗字字秋。”杜甫诗曰:“君思千里蓴,  相似文献   

15.
正金秋十月,中国唐苑的一棵棵参天古树,弥漫着阵阵清香,伴随着秋风拂动的枝叶,悠然飘动。整个世界似乎都安静下来了,秋风轻拂着脸庞,风里夹带着桂花的香气,以及茶淡淡的清香。深呼吸,把花与茶的气息吸入肺脾,在长长的吐出一口气,仿佛吐尽了心中的烦恼。秋风吹拂下,卷起了无数落叶。落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  相似文献   

16.
果树“月子肥”即是基肥。果树秋施“月子肥”,似产妇坐“月子”。施好“月子肥”是果树栽培人性化的重要表现,秋季重施基肥是果树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果树提质增效高效栽培管理的重中之重。果树管理一年之计在于秋,基肥秋施是金,冬施是银,春施纯属糊弄人。苹果、梨、葡萄、桃、大樱桃等果树都要在果实釆收后立即施用“月子肥”,让果树“坐月子”恢复树势。  相似文献   

17.
石品赏析     
吴艺忠 《花木盆景》2003,(10):44-44
“吃菜吃带点儿的.吃果吃带眼儿的”。这种观点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对环保的渴望.而且也折射出人类对大自然的崇尚与追求。这款石品《秋实》称得上是款“绿包食品”。在秋的收获季节.熟透的果实不等人采,迫不及待地自行落下,盼  相似文献   

18.
脱落酸俗话说“秋风扫落叶”、“一叶落知天下秋”。深秋季节,忽然吹来一阵秋风, 一片片黄叶随风飞舞,纷纷扑入大地的怀抱。树木为什么会落叶呢? 秋天树木落叶能降低水分蒸腾和减少养料的消耗,以便安全地度过寒冷干燥的冬季。那么又是什么使树叶自行掉落的呢?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脱落酸在起作用。叶片里脱落酸的产生主要跟日照长短有关。秋冬季节,太阳光斜射北半球,日照时数一天天缩短,它提示树木冬季就要来临。此时树叶中就会产生一种激素——脱落酸。当叶片中的脱落酸输送到叶柄的基部时,在叶柄基部会形成一层非常小而细  相似文献   

19.
2013—2017年在浙江安吉进行“太秋”甜柿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太秋”甜柿的抗逆性、物候期、果实产量、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调查,综合评估太秋甜柿在安吉地区的引种表现,旨在为“太秋”甜柿的栽培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发现,“太秋”甜柿抗逆性较强,果实大,丰产稳产,果粉少,无褐斑,少籽,果肉橙黄色,口感脆,甜度高,在浙江安吉地区引种综合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较好的推广前景。从安吉县的自然条件、人文基础等方面对甜柿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在区域规划、政策引导、机械化、品牌创建、产品销售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开始在《果农之友》杂志连续发表《一个苹果的革命》后,许多读者来电咨询,日本青森果农木村秋则到底是如何培育出"不用农药,不施化肥"的苹果的,甚至探究其真实性。笔者就此将木村秋则先生编著的《这辈子,总要当一次傻瓜》和日本原版《奇迹的苹果》两本书中的故事部分做一个总结性的介绍—《风雨十一年》。今年秋季希望和《果农之友》杂志社发起,组团访问木村秋则先生的苹果园,有意学习的果农可以联系我们。拙作《一个苹果的革命》还会在以后的文章中抽丝剥茧,和大家一起探索"不用农药,不施化肥"的奥秘,希望能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