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997年2月的Landsat-5TM数据作为遥感信息源,进行普洱县森林资源遥感调查,其小班因子判对率为92.8%,地类判对率为92.1.%。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1)卫星影像反映的信息特征不突出:2)判读人员对影像特征掌握不完全;3)建立的解译标志在某些方面不足,造成某些判读的随意性;4)补充调查的详细程度不够;(5)非遥感资料的利用不充分;(6)专家智能的发挥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国一体化监测试点工作布设样地的情况,在湖南省内抽取40个4 km×4 km的大样地,基于国产资源卫星影像进行遥感区划判读,并对其结果进行实地调查验证。结果表明,各地类综合正判率达到了77.85%,林地的正判率最高,达到了98.57%;各地类正判率与其面积成正相关,其它调查因子判读难度较大,国产资源卫星影像能够基本解决林地与非林地之间的界线问题;影响遥感正判率的主要原因是遥感影像特征不明显,占所有误判比重的80.53%,人为因素影响占18.25%。  相似文献   

3.
目视判读是云南省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和重点生态工程区森林资源遥感调查的关键步骤.通过对目视判读应用原理的阐述及判读因子正判率的分析,指出目视判读中存在1.卫星影像;2.卫星影像分析;3.目视判读标志;4.辅助资料的应用;5.专业知识及野外调查经验等问题.为提高判读精度,提出1.选择理想的卫星影像;2.进行预判;3.建立完整的目视判读标志;4.合理利用辅助资料;5.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野外调查经验;6.加强现地验证等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湖南省按照不同地貌类型和地类破碎程度抽取4 km×4 km大样地10个,采用不同判读方式(充分参考林业档案信息与不参考林业档案信息)和不同判读人员(有5年以上遥感判读经验人员与无任何遥感判读经验人员)对10个大样地进行遥感判读区划,并对判读区划结果进行实地调查验证。分析表明:各地类正判率与其面积成正相关,其它调查因子判读难度较大;充分参考林业档案信息能够显著提高正判率,但优势树种、起源、龄组、郁闭度等因子综合正判率仍然偏低;不同判读工作经验人员对遥感判读有一定的影响,无判读工作经验人员应经过一定程度培训后才可参与判读工作。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SPOT5、TM5影像前后两期多光谱遥感影像的波谱特征变化,检测森林资源变化信息,确定变化类型,以计算机自动识别对森林资源变化(减少)的区域(伐区)进行信息提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内人工预判读;结合采伐证、伐区作业设计、二类调查材料,进行补充判读,得出森林采伐图斑。古丈TM5(30 m分辨率)的面积正判率为96.3%;古丈SPOT5(10 m分辨率)的面积正判率为96.9%。实证分析表明,使用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能对森林采伐进行监测,结合辅助材料后能显著提高森林采伐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宏观监测遥感群团样地调查结果,分析具有丰富遥感判读经验人员和无判读经验人员在参考不同分辨率、不同时相遥感影像,以及林业经营管理资料的条件下进行判读,各地类的正判率情况。结果表明:经验丰富的判读人员对于乔木林、竹林、特殊灌木林和森林的正判率均高于无判读经验人员;高分辨率和合适时相的遥感影像,以及充分利用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均有助于提高正判率。  相似文献   

7.
TM遥感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图斑目祝判读区划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M遥感数据,通过迪庆州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目视判读区划实例,对影像判读的关键检验指标——一致率、正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致率为91%,面积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5.3%,均超过细则规定要求;在不同的建标线路上及不同的地类中均获得了较高的和较为稳定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TM遥感数据,通过迪庆州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目视判读区划实例,对影像判读的关键检验指标——一致率、正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致率为91%,面积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5.3%,均起过细则规定要求;在不同的建标线路上及不同的地类中均获得了较高的和较为稳定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森林采伐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尺度分割技术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SPOT5遥感数据进行土地的分类及森林采伐信息提取。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中,采用图像分割——基于规则的分类——基于分类的分割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在综合最优分割尺度下,用最邻近分类器对SPOT5影像进行分类;采用两期图像特征比较,提取森林采伐区信息,并结合二类调查成果和伐区设计资料,使用交互式补充判读和修正。结果显示:研究区各地类的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对森林采伐图斑判读的加权综合正判率达到90.8%,其中皆伐图斑个数正判率92.8%,非皆伐图斑个数正判率83.3%。利用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进行森林采伐监测,研究结果为提高森林采伐限额监测效率、采伐区识别准确度和面积估算精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采用SPOT5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后,森林土壤因子不能通过直接判读取得的问题,通过利用森林资源遥感调查和林业专业调查数据进行逐层分析研究,提出了在遥感调查中各小班森林土壤因子的自动提取方法。用该方法提取的因子与现地调查因子作对比验证,土壤亚类的一致率达到95%,土层厚度的一致率89%。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GIS支持下的遥感数据预处理 样地调查 前期调查信息叠合 -图象判读 -调查因子估测的技术路线 ,充分利用前期调查图面信息、小班属性数据信息进行遥感图象判读和小班调查因子估测的技术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判读的正判率和调查因子的估计精度 ,并产出了 1∶1万小班基本图 ,提高了调查成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目视判读是云南省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和重点生态工程区森林资源遥感调查的关键步骤。通过对目视判读应用原理的阐述及判读因子正判率的分析,指出目视判读中存在1.卫星影像;2.卫星影像分析;3.目视判读标志;4.辅助资料的应用;5.专业知识及野外调查经验等问题。为提高判读精度,提出1.选择理想的卫星影像;2进行预判;3.建立完整的目视判读标志;4.合理利用辅助资料;5.充分发 野外调查经验。6.加强现地验证等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TM遥感数据在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M遥感数据,对迪庆州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进行目视判读,对影像判读的关键检验指标-一致率、正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一致率为91%;面积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5.3%。均超过细则规定要求。(2)在不同的建标线路上及不同的地类中均获得了较高的和较为稳定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14.
SPOT5卫星遥感信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现状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利用SPOT5卫星遥感在云南省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情况,总结所取得的成果经验。分析存在的包括对遥感的内涵认识不足、特殊地类不易分辨、树种组成难判读、蓄积量不能直接判读、龄组和郁闭度判读因子粗放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项目,以SPOT5影像数据判读为研究对象,分析遥感判读主要影响因子,探讨得出林地落界因子与影像信息的相关性,为今后林业工作中的影像判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M影像在云南省森林资源"连清"中的应用效果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2年云南省森林资源“连清”第四次复查中,利用美国Landsat-5陆地卫星为遥感信息源,全省布设了95703个遥感判读样地以期提高各类土地面积的估计精度。介绍了调查方法和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遥感判读正判率的因素,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广泛,研究林地变更调查中的遥感影像判读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变更调查结果的精度,确保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合2017年度广西都安县林地变更调查项目,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参考林业经营管理档案,对变化图斑进行修正和判读,并对判读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遥感影像判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影像判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M影像在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正判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制约正判率的因素,采用直拉解译法、逻辑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室内判读,判读结束后抽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判读点和和解译时有绺的判读点进行野外验证和校对,再进行室内修正和补充,对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迭部、舟曲、洮河3个林业局TM影像判读与实地调查结果相比较,正判率为96.0%,完全满足了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县级森林资源调查中,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区划判读已经成为数字林业发展的一种需要,文章通过运用QuickBird和Spot5两种遥感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中进行区划判读,分析比较了两者区划判读的结果,对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区划判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时期森林资源宏观监测中存在的遥感影像时效性不强、质量不高、判读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外业要求不够明确等问题,提出了提高遥感影像质量、强化遥感处理工作、加强监测技术研发、明确外业验证要求、整合林业信息系统的建议与对策,以促进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