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的植物进行选择.[方法]通过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方式在转基因抗虫棉田种植庇护所植物,种植植物为:鹰嘴豆、木豆、玉米、胡麻、高粱、棉花等6种植物,并进行定期、定点、定株调查,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种类棉铃虫卵和幼虫的数量差异.[结果]鹰嘴豆作为庇护所植物最好,其次是木豆、玉米、胡麻、高粱效果较差.鹰嘴豆的引诱效果与其他5种植物有极显著差异.几种诱集植物能够蓄养大量的草岭、瓢虫、蜘蛛等天敌昆虫.[结论]鹰嘴豆、木豆、玉米作为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植物较好.  相似文献   

2.
大豆5:1行间套种高粱(玉米)是在全程免耕,大豆加密种植的基础上.每隔5行大豆.在其行间又加密种植一行高粱或玉米的创新耕作方法。此方法大豆行距为45cm,株距20cm双株,高粱、玉米在45cm大豆行间种植,高梁株距为9.5cm单株,玉米株距20cm双株.与两边大豆行间距为22.5cm.不单独占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和推广土壤普查的科技成果,即红壤改良之后,自1997~2001年连续五年进行土壤少耕多覆盖立体种植,在试验示范中,少耕立体多覆盖栽培平均每亩每年比常规栽培增产238kg,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农艺措施是: 1.小麦套玉米套绿肥。在点种前耕耙,精细整地。小麦品种选用云麦29、绵阳19、20,复合带1.5m,67cm种3行小麦,预留83cm套种2行玉米。种小麦时开深度为9~15cm沟,顺沟点播,每亩播种量5~……  相似文献   

4.
选择影响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农艺措施.即种植密度、氮肥和磷肥施用量进行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果表明:在辽西北半干旱区旱地条件下,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高产农艺措施优化组合为,玉米品种为丹玉13,种植密度3450~3550株/亩,纯氮施用量为7.5~8公斤/亩,磷肥(P_2O_5)施用量5~9公斤/亩,可获得每亩500公斤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确定西瓜育苗播种量播种量的确定根据种植面积、种子大小(千粒重)、种子质量和播种方式来确定。一般按照一亩(667m~2)50~150 g准备种子,无籽西瓜发芽率低,用量应不少于200 g。直播育苗,每亩(667m~2)100 g,大粒种子,用量在多一些。育苗移栽法,每亩(667m~2)需种子50 g左右。具体视种子大小、质量而定。选购西瓜种子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波  聂玲 《新农业》2012,(13):32-33
玉米是铁岭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540万亩,占耕地面积65.9%。为了提高产量,铁岭市种子管理站组织、铁岭市种子协会主持展开大规模、多点次的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示范。2008~2012年累计试验示范新品种680个,总面积870亩,晚熟组种植密度从每亩3113株增到3500株,中晚熟组从3800株增到4000株,为农民选择品种及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1、种植样式 甘蓝采用中棚(4米竹片插成跨度2.4~2.5米,高度1.05米)种植,株行距40×50厘米,亩栽3300~3500株.甘蓝梗上套种单行玉米,待甘蓝收获后,再在甘蓝田内坐水移栽3行玉米,亩栽玉米苗3000~3200株.白菜株行距40×50厘米,亩栽2200~2500株.  相似文献   

8.
以早熟玉米杂交种南北73 为试验材料,在6 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南北73 玉米品种农艺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73 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在每亩密度为5500 株时产量 最高,达到了501.9 kg/亩;株高、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 降低。  相似文献   

9.
一、茬口安排 10月中下旬麦播,麦播留90厘米空当,次年3月上旬拱棚育甜瓜苗.4月上旬前在麦播空当中施足底肥,并深翻整平,4月上旬小拱棚育棉花苗.4月中下旬在麦播空当定植一行地膜甜瓜,株距70厘米,每亩定植800株左右.5月上旬在地膜甜瓜两侧定植两行棉花,株距30厘米,每亩定植2500株左右. 二、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如下: (一)小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 1.种植.10月中旬整地播种,亩施农家肥4立方米左右,复合肥30~40千克,整好耙平,土壤要求上松下实,品种以弱春性小麦为主,每亩播种量以10千克为宜,黏土地可适当增加播种量.  相似文献   

10.
玉米套萝卜复播白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潞城市潞华办事处侯家庄村村民赵堂则,是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是远近有名的“科技迷”。2004~2005年,他在自家的1亩土地上采用“水果玉米套种萝卜,复播大白菜套种小油菜”的种植模式,进行了农业生产尝试,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一、种植模式以20厘米为垄距,60厘米为垄宽,每垄两侧种植2行玉米,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每亩种植4500株左右,同时在玉米行间随意套种萝卜1000穴,萝卜、玉米收获后,复播大白菜,行距40厘米,定苗后株距40厘米,亩留苗4000株左右,在大白菜行间随意套种少量小油…  相似文献   

11.
小麦精播是一套高产、稳产、低消耗的高产栽培技术,是以降低播种量、减少基本苗,依靠分蘖成穗提高产量的一项新技术.一般每亩基本苗掌握在8万~12万株,亩穗数35万~45万,冬前每亩总茎数(包括主茎)为亩穗数的1.2~1.5倍.  相似文献   

12.
甜高粱又称糖高粱、芦粟、甜秫秸、甜秆等,是禾本科高粱属1年生草本植物,为普通粒用高粱的变种。2003年国营井陉县原种场从河北六环美迪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了凯勒、甜饲一号2个甜高粱品种,种植500亩,每亩生产秸秆1万公斤左右,单株产量1.5公斤左右,每公斤秸秆0.10元,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生产籽粒133.3~266.6公斤,按每公斤1.00元计,可收入133.3~266.6元;每20个高粱穗可做1把笤帚,每亩种植6000~7000株,可加工3000~3500把笤帚,每把笤帚藕卖2元,亩可收入6000~7000元,每亩总计可收入1733.3~1966.7元,效益相当可观,为农业结构调整注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13.
以早熟玉米杂交种南北73 为试验材料,在6 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南北73 玉米品种农艺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73 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在每亩密度为5500 株时产量 最高,达到了501.9 kg/亩;株高、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 降低。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的非药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间作灭虫 生产实践反复证明,棉田间种或插花种植适量的玉米、高粱、芝麻、芹菜、胡萝卜等,能有效地诱杀棉铃虫,控制棉铃虫的大发生.每亩棉田四周及行间种植200株玉米,能诱集大量棉田天敌在玉米上栖息和繁殖,并能诱集棉铃虫在其上产卵,便于天敌捕食.  相似文献   

15.
大豆5:1行间套种高粱(玉米)是在全程免耕,大豆加密种植的基础上,每隔5行大豆,在其行间又加密种植一行高粱或玉米的创新耕作方法.此方法大豆行距为45cm,株距20cm双株,高粱、玉米在45cm大豆行间种植,高粱株距为9.5cm单株,玉米株距20cm双株,与两边大豆行间距为22.5cm,不单独占耕地面积.此耕作方法2008年开始试验,2009年开始示范,2010年在示范基础上,生产中实际推广了95.6hm2.  相似文献   

16.
随着辣椒种植技术的不断该进和提高,目前我县辣椒种植主要采取宽膜一膜四行高密度滴灌栽培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栽培辣椒每亩保苗密度可以达到1.4~1.5万株/亩,每亩干椒产量达到400千克/亩以上,产量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甜高粱又称糖高粱、芦粟、甜秫秸、甜秆等,是禾本科高粱属1年生草本植物,为普通粒用高粱的变种。2003年国营井陉县原种场从河北六环美迪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了凯勒、甜饲一号2个甜高粱品种,种植500亩,每亩生产秸秆1万公斤左右,单株产量1.5公斤左右,每公斤秸秆0.10元,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生产籽粒133.3~266.6公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玉米主推品种嘉农18四个密度处理的套种对比试验,获取了镇巴县双行马铃薯套种双行玉米种植模式条件下,玉米套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每亩2 600~2 800株,产量效益较好,可供大田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豆5∶1行间套种高粱(玉米)是在全程免耕,大豆加密种植的基础上,每隔5行大豆,在其行间又加密种植一行高粱或玉米的创新耕作方法。此方法大豆行距为45cm,株距20cm双株,  相似文献   

20.
1玉米—天鹰椒间作1.1茬口安排。辣椒于4月上中旬育苗,6月中旬定植,9月下旬~10月上旬拉秧。1.2间作形式。2行玉米,4行辣椒。玉米大行距2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2700株;玉米行内种植4行辣椒,亩留苗4000双株。1.3防治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的防治重在防治蚜虫,随后用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