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缙云山草珊瑚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缙云山草珊瑚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Morisita指数的F检验来研究缙云山草珊瑚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同时采用K,GI,m^*,PAI以及CA来研究其聚集强度,结果表明,缙云山苹珊瑚种群为间歇型的种群结构,不同地段的草珊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差异,表现为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但总体上表现为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缙云山草珊瑚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缙云山草珊瑚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M0risita指数的F检验来研究缙云山革珊瑚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同时采用K,GI,m',PAJ以厦CA来研究其聚集强度,结果表明,缙云山草珊瑚种群为间歇型的种群结构,不同地段的革珊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差异,表现为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但总体上表现为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蒙古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应用概率函数和聚集强度指标对蒙古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拟合和分析比较.种群各层次均呈聚集型分布,但在更新层→演替层→主林层的过渡中,聚集强度由大变小,但最终没有消除聚集的特性.在蒙古栎林分生长的立地上,群聚有利于种的存活和延续,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于种的繁殖特性和林隙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6种聚集度指标研究叶尔羌河下游灰叶胡杨(Populus pruinosa)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方法]在新疆叶尔羌河下游阿瓦提县境内天然灰杨林内设置50 m×50 m样地4个,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测定.[结果]灰叶胡杨林内物种贫乏、生物多样性低,灰叶胡杨密度较低,其种群龄级结构呈中部大、两端小的正态分布,幼苗较少,中树个体丰富,属稳定型种群.[结论]灰叶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符合聚集分布,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聚集强度不同,幼树、小树为聚集分布,中树阶段为随机分布,至大树阶段转向聚集分布,种群龄级结构为稳定型种群.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塔里木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0 m×50 m标准样地1块,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野外调查获取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聚集强度指数和理论分布模型对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的2个优势种群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胡杨种群的聚集强度大于灰叶胡杨;灌木层的2个伴生种群也均呈聚集分布,柽柳的聚集强度较大;草本层中甘草种群呈聚集分布,西北天冬呈随机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 m*对X的回归模型均显示胡杨、灰叶胡杨种群呈聚集分布.灰叶胡杨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型,随发育进程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胡杨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呈随机→聚集→随机分布.不同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光皮桦种群不同空间层次的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运用理论拟合、聚集强度、格局规模与格局强度分析方法,对光皮桦种群不同立木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不同立木级的光皮桦种群多呈聚集分布,而光皮桦大树将可能转变为随机分布.另外,光皮桦幼苗(树)的格局规模约为400m2,乔木的格局规模约为200m2,同时光皮桦种群幼苗(树)与乔木层的格局变化均较为急剧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标I(丛生指数)、扩散系数C、扩散指数Iδ、Cassie.R.M.指标Ca、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参数K,等计算方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川青锦鸡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I(丛生指数)、扩散系数C、扩散指数Iδ、Cassie.R.M.指标Ca、平均拥挤度m*、Lloyd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参数K都表明兰州市南北两山川青锦鸡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这与川青锦鸡儿种群自身的生物学习性和种间种内关系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闽粤栲样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均值比(C)、丛生指数(I)、扩散指数(Ib)、Cassie指数(Ca)、平均拥挤度与平均密度的比值(M·/x)和1wao回归方程对天然闽粤栲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粤栲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并且随着取样面积的减少,其聚集强度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紫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揭示北京市紫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种群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方法】在北京玉渡山和雾灵山设置有代表性的紫椴样方(20m×20m)12个,按照胸径(DBH)将样方内的紫椴划分为幼树(0cmDBH≤8cm)、小树(8cmDBH≤16cm)、中树(16cmDBH≤24cm)和大树(DBH24cm)4个年龄阶段,应用偏离指数、Morisita指数、扩散系数及负二项参数、Cassie指标、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性指标等聚集强度参数,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尺度(1m×1m,2m×2m,2m×4m,4m×4m,5m×5m,5m×10m,10m×10m)下紫椴种群的格局类型及聚集强度,并采用双项轨迹方差法(TTLV)分析其格局规模。【结果】大多数样方中的紫椴均呈聚集分布。在"幼树-小树-中树-大树"的生长过程中,紫椴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度由大变小。聚集强度随取样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在5m×5m的取样尺度下聚集强度最大;空间分布的小斑块直径为35m,大斑块直径为270m。【结论】紫椴种群的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随着林层的增高由聚集分布逐渐向随机分布过渡。种群管理应以聚集规模为依据,促进团块状更新,保持种群的聚集性生长,还需加强对幼树的抚育和对老龄个体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相邻格子法取样,应用扩散系数、平均拥挤度、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数、Cassie.R.M.指标、Morisita指数、负二项参数等指标,对霸王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分布区(L和P两大群落)霸王种群均表现为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较高,其聚集强度依分布区和选取样地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排序为:L1〉L3〉L2〉P1〉P3〉P2;L群落的聚集强度明显高于P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随着霸王自身种子的散落和根茎的繁殖,其种群的聚集程度逐渐增强,群落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et Zucc)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0块标准地的样地调查数据,对红松天然林、红松人工纯林、人工红松阔叶混交林和林隙透光抚育后的红松对照林进行对比,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并结合其它4种聚集度指标,分析和研究了它们的立木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林隙透光抚育的红松对照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相同立地条件的红松天然林、红松人工纯林和人工红松阔叶混交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2.
甘草萤叶甲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甘草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虫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幼虫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成虫、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并分析拟合了成虫和幼虫在大田中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以内蒙古黑里河、北京松山及山西太岳山的油松林监测样地为对象,分析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了油松不同生长阶段(幼树、小树和大树)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黑里河、松山、太岳山样地中胸径≥1cm的油松种群密度分别为1741、467和722株/hm~2.3块样地中油松种群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随着油松种群发育(幼树→小树→大树),聚集强度逐渐减弱甚至趋向于随机分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油松种群的生存策略及其适应机制.不同生长阶段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受油松植株大小影响,大小差异越小彼此间的空间关联性则越大.  相似文献   

14.
宝天高速路域华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采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方差/均值、负二项参数、丛生指数、Cassie指数、聚块性指数等指标,通过与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种群做对比,来研究宝天高速公路路域华山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路域生态段幼苗分布较少,中树及大树的分布居中,幼树及小树较丰富,为稳定状态。宝天高速路域华山松种群分布格局与小陇山自然保护区一致,表现为聚集分布,但受公路工程的影响,其聚集强度明显降低,扩散趋势明显。路域华山松种群随着径级的增加,幼树在成长为中树及大树的过程中,种内和种间竞争激烈,导致密度整体下降,致使分布格局表现出由聚集分布趋于均匀分布,聚集强度逐渐减小,分布具有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刘有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32-12534
根据2008年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虫口密度,采用分布型指数及回归模型法探讨了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列出了林间调查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分析表,提出了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防治的上下限指标,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木材价值和利用程度的提高,重量估测日显重要。本文利用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16个林场随机取得的56株样木,建立马尾松树干鲜重估测模型。经14个备选模型比较和筛选,得到W=1.0406D~(1.2953)H~(0.4513)为最优估测模型。模型W=20.7739 0.3841D~2能用于中小径阶的马尾松重量估测。  相似文献   

17.
胡长效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89-90,94
在牛蒡长管蚜为害盛期调查了其在7个品种牛蒡田的种群密度,并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线性回归法测定了牛蒡长管蚜在牛蒡田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牛蒡长管蚜在"东北理想"田的种群密度最大,在"地皇早生"田的种群密度最小;牛蒡长管蚜在牛蒡田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和2013年调查了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在玉米田的分布形式,通过聚集度指标分析了玉米螟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显示,该虫在玉米田中主要呈均匀分布,其次是聚集分布,表现了分布形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人工林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概述全球人工林资源分布状况和我国人工林资源在世界所处地位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马尾松人工林在遗传改良、立地选择、整地、施肥、密度等营林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效;针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和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经营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陈培俨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20-5421
[目的]探讨马尾松纯林改造技术。[方法]采用成对对比设计,研究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的生长效果。[结果]混交林马尾松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平均蓄积量、单株平均冠幅依次为26.05 cm、19.12 m、0.444 7 m3、6.49 m,分别是纯林的130.4%、111.6%、180.5%、119.1%。10年生细柄阿丁枫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平均蓄积量、单株平均冠幅分别为6.86 cm、6.57 m、0.013 3m3、2.73 m。混交林林分蓄积是纯林的96.8%,但马尾松已到成熟期,细柄阿丁枫将进入速生期,混交林的林分蓄积将超过纯林。[结论]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改善了林分结构,种间关系协调,使马尾松纯林变成了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