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分是毛茶和成品茶变质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之一;因此,水分测定已成为茶叶检验的常规项目。虽然,水分对茶叶品质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普遍认识;但是,水分测定方法的复杂性还未曾得到应有的重视。水分测定的方法有普遍烘箱法、真空烘箱法、共沸蒸馏法、电测法(如电容法)、微波  相似文献   

2.
敬延桃 《福建茶叶》2009,31(2):18-19
本文以国家标准法103±2℃量法为参照,研究探讨了HB43-S卤素水分测定仪法测定茶叶含水量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HB43-S卤素水分测定仪法(Y(HB43-S)与国家标准法103±2℃恒量法(X(HX))测定的茶叶含水量(%)之间存在以下线性关系:Y(HB43-S)=1.0449X(HX)-O.5496;HB43-S卤素水分测定仪法用于测定茶叶含水量准确性和稳定性较高,比较适合在样品较少(≤5)时采用.  相似文献   

3.
小包装又称销售包装。是一种与消费者直接见面,携带方便,既能保持茶叶品质,又便于陈列展销,装饰美化的包装。因小包装使用材料不同,又可分为听装、纸盒装和袋泡装(即称袋泡茶)。凡是小包装盛装的茶叶统称小包装茶叶。小包装茶叶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发现茶叶水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袋泡茶水分增加0.3~2.5%;纸盒装的茶叶水分增加0.3~1.0%;听装的茶叶水分增加0.1%,其中以袋  相似文献   

4.
绪言无论从茶树栽培、生叶采扎,初制加工等各方面看,生叶水分在各种化学成分中都占头等重要的地位;从经济价值上看,生叶水分则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中国茶叶工作人员有趣地说:“经营茶业,等于是做水的买卖”,因为100斤原料——生叶,经过加工制造,只不过得到25斤左右的干茶,从收购生叶到制成毛茶的过程,以数量变化而论,主要的是水分。所以茶叶化学家和茶叶工作者莫不致力于水分问题的探讨。测定生叶水分的方法,通常用烘箱法(龟热烘箱或水烘箱),亦可用霍夫曼蒸馏法,这些方法手续虽然简便,亦可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但费时较长,  相似文献   

5.
郭载德 《茶叶》1989,(4):51-53
一、烘干原理(一)茶叶中水分的扩散;茶叶烘干是利用热空气作为介质来进行的。水分蒸发于周围的介质之中,要经过两个过程。首先是叶子内部的水分向叶表扩散,再自叶表逸出向其周围介质扩散,这两个过程是相互关联而连续的。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小于被干燥茶叶表面水蒸气压时,茶叶中的水分不断向叶表面扩散,并逸出叶表到达周围的介质  相似文献   

6.
家用微波炉在茶叶水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水分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茶叶加工、收购以及贮藏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目前,茶叶水分的测定普遍采用国际标准ISO1573—1980和国家标准GB8304—87,俗称烘箱法。这两种测定方法因周期长(一般要5小时以上)、能耗大而较难在普通茶叶收购部门普及。 微波是一种不会发生电离现象的高频电磁波,由磁控管发出的微波能在一般食物内部产生每秒25亿次的分子震动,从而使食物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本文试用家用微波炉进行茶叶水分测定试验。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茶叶的水分扩散系数是反映茶叶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水分变化(脱水和吸湿)快慢的一个重要物性参数,日本研究者吉富均(1986)对蒸青粗揉工序中不同加工条件下茶叶的叶和茎的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作了测定,其数量级为10~(-7)~10~(-8)m~2/h.;董士林(1987)对绿茶揉捻叶的水分扩散系数测  相似文献   

8.
神农仙茶(灵芝保健茶)是浙江省计经委1993年第二批工业新产品试制试产计划项目,由金华奥托康三友公司(原七一茶场)保健茶总厂负责试制,经该厂的积极努力,已试制完成,经过试销,又获用户良好反映。为此,省食品工业协会于1993年10月28日在杭组织茶叶、食品有关专家进行鉴定,由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谢丰镐高级工程师任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陈安美副主任医师、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  相似文献   

9.
科技简讯     
茶叶固样机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设计,浙江省富阳茶机厂试制的CG—18型小型茶叶固样机,是一种专供实验室固样和烘干用的小型设备(如下图)。一、用途 CG-18型小型茶叶固样机是  相似文献   

10.
不同加工方法茶叶外形显微及超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龙新 《中国茶叶》1992,14(6):34-35
各种茶叶的外形特征(如条索状、颗粒状、片状等)都是由鲜叶经过不同的加工方法而形成的。茶叶的外形特征既反应了加工因素(如温度、作用力、水分蒸发等)所给予的影响,也反映了茶叶吸附性能的物理本质(如表面积、微孔结构)。本文通过对炒青、烘青、龙井茶,珠茶四种茶叶的显微及超显微结构观察和分析,探讨不同加工方法对茶叶结构的影响及与吸附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茶类多种多样,制法各不相同。但是,各类茶叶制造中,大多需要使用炉灶。如初制中的加温萎凋、杀青、干燥;精制中的复火烘焙等。 (一)炉灶在制茶生产中的作用及其类型 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初制中,都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以形成各自的品质特征。各类茶叶制造中都需要进行于燥(烘焙)作业,其作用不仅仅是单纯排除茶叶中的水分,把鲜叶(或不同工序的在制叶)变成干茶,更重要是在水分的参预下由于热化学作用,促使芽叶内部进行复杂的生化变化,因此,烘焙也是发展和形成茶叶品质的过程。这些需要高温作业的工序,就要依靠炉灶供给热  相似文献   

12.
在速溶茶试制研究中,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制茶研究室对采用各种原料试制速溶茶的工艺技术、产品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试验比较。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利用茶叶副产品制速溶茶也是一项可  相似文献   

13.
茶叶在烘干机干燥作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失水,作为茶叶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茶叶的干燥又不仅只是脱水,其间还伴随必要的香气诱发的生化过程。这就对干燥条件(温度、风量等)和干燥速度提出较严格的要求。Barbora认为,要取得优良的红碎茶品质,平均脱水速度以每分钟2.8~3.6%为宜,干燥速度太快或太慢都有损于茶叶品质。茶叶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和束缚水组成,细分之又有游离水、吸附水和分子水之别。实践表明,只有到茶叶的干燥水分达30%左右时,香气才逐渐出现;降到10%以下时成茶特有的浓郁香便开始形成。这种现  相似文献   

14.
茶叶从初制到精制,要了解不同生产工序的茶叶含水量,都迫切需要水分檢驗。在初制过程的收菁,揉捻,发酵,干燥各工段,了解到本工段制造生叶的含水量,就可以在生化檢驗管理工作中,取得科学的依据,从而能制成优良品質的毛茶;在精制过程的毛茶驗收,半制品和成品鑑定上储藏方面,亦均需测定茶叶含水量;保証茶叶品質的优良。用烘箱法,霍夫门蒸餾法,电测計等于驗水分很慢,已不合生产要求,紅外綫灯檢驗却正确而又迅速。其原理是:利用紅外綫波長透过空气和云霧,直达茶叶内部,提高溫度,产生热效应,使茶叶水分迅速蒸发出来。  相似文献   

15.
关于茶叶的水分定量法,已报导有公定分析法,即在98~100℃下一直干燥为恒量的方法。另外,还有久保田等推荐的为茶叶贮藏以及包装试验而研究的定量法,即在常  相似文献   

16.
《茶叶》1958,(4)
第二商业部茶业局、湖北省商业厅茶叶处、恩施专署商业局茶叶采购批发站、农具厂等单位,于1958年5月组成“红茶初制机器试制小组”,试制成恩施58型萎凋机、双动揉捻机,解块筛分机、万能干燥机等整套红茶初制机械,机械质料为木、  相似文献   

17.
正茗科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国家级茶树良种。2005年,龙泉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进茗科1号(金观音)茶树品种,并在龙泉金福茶业公司试制,成功开发"龙泉金观音"茶叶新产品,2006年该产品经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并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八年,厦门茶叶进出口支公司、厦门商检局等单位,根据国际市场对茶叶产品的需求向速溶、方便发展的趋势,在本厂多次反复研究试制乌龙碎茶(也称颗粒乌龙茶),获得了初步成功。成品茶外形规格分明、紧结匀整,内质保持传统乌龙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科技简讯     
XZ-80型 XZ-1200型茶树重修剪机通过鉴定“茶树重修剪机的研究”是农牧渔业部下达、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六五”期间重大科研项目,XZ-800型和XZ-1200型茶树重修剪机已研制成功,于1985年12月11日在浙江肖山通过科研鉴定。该课题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采茶机械厂(试制)和浙江省南湖林场(试点)三个  相似文献   

20.
花茶的吸附特性和水分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茶叶单分子层含水量的测定,进而计算得出茶叶的比表面积>100米~2/克,这是茶叶成为较强吸附质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茶叶的吸附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在温度30℃,相对湿度为92%的实验环境中,当含水量>5.35%时,茶叶中的水分已具有溶剂性质。适量的水分有利于茶叶的吸香固香,而干燥过程含水量的控制应掌握在7%左右为好,花茶的吸附与水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