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加强航天育种,追踪国际发展趋势,提高我国作物育种水平。作物品种关系到农产品的数量、质量问题,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竞争力等问题,品种始终是农业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1 引种的概念及作用 引种是指从不同农业区域或从其他国家引入品种,经试种成功后直接用于生产。引种的作用主要在于:(1)引种能解决当地对品种的急需。(2)引种可以扩大种植区域。(3)引种可以提高产量,保证稳产。(4)引种可以改进品质。(5)引种有利于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6)引种有利于充实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2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世界》2000,(8):50-52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精神,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广大农民扩大种植优质品种,压缩滞销农产品的生产,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我部组织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当前种植的早稻、小麦、玉米、油菜和大豆品种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估,筛选出一批适于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优质品种,现予公告。  相似文献   

4.
<正>1开展品种退出的意义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育种大省,自1975年以来,我省共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有1 066个。这些品种的推广,对增加我省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玉米、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为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随着审定的品种越来越多,在生产用种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推广年限较长的早期审定品种抗逆性下降、适应性变差、种性退化、存在明显缺陷、失去使用价值或因不良气候易发生严重病虫害等问题,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09,(3):44-55
为了进一步加快种植业品种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和品种利用现状,引导各地正确选择利用品种,现将2009年河南省春夏播作物主推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龙斌 《种子科技》1997,(4):9-10
提高省级农作物品种区试水平之我见四川省种子站(成都610041)龙斌我省自1979年恢复和开展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以来,先后有12种作物2500多个品种参加区域试验,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合格的品种有392个,为我省农业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7.
杜新海 《种子科技》2006,24(4):24-25
为了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种植结构,优化品种种植,各地都在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既要进行外部调整,又要进行内部调整。外部调整就是在一定的生态区内,根据当地的自然、生产条件,合理安排各种作物及其品种的种植面积和比例;内部调整就是在某种作物内调优品种,使品种优化种植,发挥品种的最佳效益。外部调整是以当地自然、生产条件和市场要求为前提进行的,其目的是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需要;内部调整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生产条件进行的,其目的是丰富和完善人们对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日益多样、特殊的需求。外部调整可使某种作物在一个地区形成主要作物,或发展成主导产业;内部调整在面积扩大、规模形成、技术可行、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好的情况下,很快发展成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在一个地区,一般产业和主导产业是动态的,是可以转化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环节,是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因此,满足种植结构调整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优质化的品种需求就是种子部门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市是农业大市,小麦生产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增产。目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市大田种植小麦品种数量繁多(50余个),主导新品种示范推广速度缓慢,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因此,加强小麦新优品种展示推广工作,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对优良品种需求,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  相似文献   

10.
<正>1误区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我省玉米品种经历了由传统的稀植大穗向耐密品种的过渡,稀植大穗型品种正在逐步退出市场,但目前农业生产上出现了越种越密的倾向。1.1不按品种最佳密度种植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最佳种植密度,我省农业生产目前仍然处在由稀植大穗型品种向密植型品种转化的过渡期,农户不论种植什么品种都盲目跟从一些主导品种的密度选择相同的密度来种植,致使产生种植纠纷。我省2012年东部地区种植绥玉7号出现的问题,就是由于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小麦育种及小麦品种管理考察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军 《种子世界》2008,(1):53-55
2007年7月14~24日,笔者随团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10天的小麦育种及小麦品种管理考察访问活动。期间,考察团与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食品检验署、中加农业发展项目办公室、品种注册办公室、种子生产者协会、种子贸易协会、加拿大小麦局、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研究司列桥研究中心、东部谷物与油料研究中心和温尼伯格谷物研究中心的有关官员、专家和育种家,进行了座谈、交流,参观了列桥研究中心的小麦品种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适区种植好的品种,发挥品种优势,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品种布局主要考虑三个因素,即气候因素(无霜期、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土壤因素(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土壤质地)、生产水平因素(机械水平、灌溉条件、作物结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创新机制,健全制度,构建品种区试审定管理体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品种区试审定是评价新育成品种特征特性和产量、抗性、品质、适应性以及确定适宜种植区域的重要手段,是新品种进入生产领域的必要环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省就开展了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工作,自1980年成立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来,审定通过了一大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北京农业已由传统型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特用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甜玉米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特色食品。昌平作为北京的后花园、旅游地,每年接待外国游客数十万;据调查,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有食用甜糯玉米的习惯.鲜食甜玉米品种的市场将很大;为此,昌平区种子管理站在进行普通玉米育种的同时,不断加强特用玉米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品种更新更换速度的加快,怎样选好品种成为当今首要课题。现在农业生产尤其对新品种、高产品种的渴求日益迫切,正因如此,品种选择上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只重品种产量和熟期,而忽视了品种其他特性,甚至有的越区种植,品种自身虽有增产潜力,但生态条件满足不了品种之需,在生产上表现出贪青、晚熟、早衰等现象,使得高产品种不高产,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客观、科学、公正评价农作物新品种的丰产性、生育期、综合性及遗传稳定性、适应性,客观评价农作物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及熟期类型等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其应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是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的基础工程,是加快提供优良品种、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保证,是提高科研育种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品种更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1区域试验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向日葵常规品种的繁育工作是向日葵育种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更是向日葵育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是应用和服务向日葵农业生产的纽带和桥梁。为了确保向日葵品种的优良性状不退化,防止品种混杂,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向日葵常规品种繁育体系。1繁育基地的建立根据品种适应的生产区域、种植面积,科学合理地选择建立繁种基地的数量和规模,保证良种繁育和大田生产的用种量。  相似文献   

18.
扬稻系列品种(组合)选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存钰  白和盛 《种子》2002,(2):70-71
本文介绍了扬稻系列品种(组合)的育种成果,分析了主要育成品种(组合)的特点和技术路线,提出了“十五”及今后水稻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白瑞繁 《种子科技》2002,20(3):137-138
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是国家对所选育的新品种进行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育种工作者的新育成品种通向农业大田生产的重要关口。就我省的审定工作而言 ,它左右着全省农作物育种的目标和方向 ,直接影响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品种更换步伐 ,关系着我省的农业生产发展 ,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和实施 ,以及我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我省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也需要做一定的修改和完善。1 应重视农作物品种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过去 ,我省农作物品种审 (认 )定必须通过三年区试、二年生产试验以后 ,平均亩…  相似文献   

20.
新品种(专营品种)的保护,要延伸到种子终端市场——乡(镇)或村。种子终端市场实行品种代理证制,能从法律或法规上规范种子终端推广和经营行为,保护育种者(生产者)、推广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农民)的利益.实现谁推广谁担责、谁推广谁受益,确保种子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杜绝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民增收.提高良种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