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研制的QL型活鱼运输船用装置,成功地解决了炎夏季节高密度、远距离运输活鱼的难题,服务半径240公里,一次装运2.7吨,鱼水密度比为1:2,成活率达到90.%以上。去年12月上旬,上海市水产局会同上海水产学院、水科院渔机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通过了对这艘采用鼓风曝气增氧、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的活态输送方法中有将虾混于木屑埋入箱里以及将鱼放入水槽,吹入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方法等。但这些输送方法均存在局限性,即车辆的颠簸振动,造成鱼的衰弱,不耐于长时间输送。  相似文献   

3.
《渔业现代化》1986,(3):48-48
该集装箱是我厂和水科院渔机所共同研制,经北京市级新产品鉴定,现已在我厂批量生产。本装置采用汽油机动力,水气混合射流增氧原理,结构布置合理,增氧性能指标先进。本装置可与北京130轻型载重汽车配套运送淡水活鱼苗、商品鱼以及浅海活鱼虾,是水产养殖场、水产公司专业鱼店、大型菜市场、宾馆饭店等单位的必备运输装置。我厂将发展活鱼集装箱的系列产品,并可按用户要求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4.
祁云祖 《渔业现代化》1986,(4):M002-M002
由水科院渔机所研制成功的HYC-20型船用活鱼运输装置,于今年3月下旬在上海市崇明县通过技术鉴定。这套装置具有增氧、水净化、降温等功能,是目前国内活鱼运输船中功能较全的装备。它不仅适用于商品鱼的保活运输,而且可用于鱼苗、鱼种的保活运输。与众不同的还有:它不影响船只装运其它货物,船只的利用率较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由内江地区农机研究所承担、简阳三岔水库管理站协作研制成功的HY-59型活鱼运输器,由地科委和农机局1932年2月27曰通过了科研鉴定。这种机具主要用于水产部门的产、供、销及研究单位,用于机运鱼苗、鱼种及水花,也可机运成鱼或贮存鱼类。  相似文献   

6.
我市从1980年5月开始试用国家水产总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黑龙江省水产机械厂改制的YC—Ⅱ型淡水活鱼车,通过长时间对鱼苗、鱼种、成鱼和出口活鳗的运输和对比试验,效果都较理想,运输成活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
活鱼运输是水产养殖产、供、销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采用较先进的技术解决活鱼运输,对促进养鱼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满足城市人民的需要都有积极意义。早在六十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对活鱼运输设备的研究,七十年代中期已经普遍推广使用了。我国对  相似文献   

8.
A newly developed Model QL live-fish boat is desig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blast aeration and mechanical cooling of water in fish hold, transport radius 240kin, load-carrying capacity 2.7 ton, ratio of live fish to water 1:2 and survival rate over 90%.  相似文献   

9.
活鱼运输车     
为丰富城市水产品供应的花色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国家水产总局渔机所和上海市青浦县解放公社渔机厂协作,以及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分别试制了活鱼运输车。前者采用90马力解放牌CA10B型四吨载重汽车底盘、后者采用上海脾8H130型汽车底盘改装而成。增氧方式分别为射流增氧及喷水增氧。经实际使用,鱼的成话率均达到99%以上,现分别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0.
活鱼集装箱     
在水产生产与科研中,经常需要解决活鱼的运输问题。过去我国活鱼车都依靠进口,1977年国家水产总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与上海市青浦渔业机械厂协作,试制成射流增氧活鱼运输车以后,上海发展了一批活鱼车,在运送活鱼上市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例如一定要改装汽车,费用大、不能一车多用。所以,活鱼车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历史上,早已有活鱼运输、贮存的设备和技术。如浙江、江西两省,用活鱼木夹或采取鱼咀里衔草的办法运输活鱼:广西用网箱贮鱼和运输;福建用绳子栓住大鱼在水中拖运。浙江和两广至今仍普遍使用活鱼桶、活鱼篓、活鱼船运输。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批机动活鱼船。广东已有135吨的机动活鱼船运送活鱼出口,活鱼船用120马力水泵喷水增氧,鱼水比是1:3,水是循环使用的。  相似文献   

12.
《渔业现代化》1981,(1):19-20
目前国外认为使水体形成涡流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增氧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移动式水体增氧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增氧设备依靠常规电力、不能移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差速转向控制的太阳能移动式水体增氧装置.该装置采用单片机设计开发,利用电机差速转向控制以及模糊协同控制策略,实现了装置移动轨迹的灵活性.通过清水试验中多点多次采集的试验数据,计算出该装置在清水中的增氧能力、动力效率.结果表明,该增氧装置对于水体中层具有良好的增氧效果;同时,移动式增氧装置扩大了增氧范围,水下—水面双重增氧方式提高了水体增氧效率,为封闭水域的水质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不同进气量和进气压力对管道式微孔增氧装置增氧性能的影响,参照SC/T 6051—2011《溶氧装置性能试验方法》中的标准测试方法,在3个进气压力条件下开展不同进气量的室内清水增氧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进气量条件下,降低进气压力可取得较好的增氧性能;在相同进气压力条件下,装置的氧质量转移系数和增氧能力随着进气量增大而增大,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则呈下降趋势,但在进气压力为0.2 MPa时,其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下降幅度较缓。综合考虑增氧能力和运行能耗等因素,装置的进气参数可设置为进气压力0.2 MPa、进气量0.064~0.081m3/h,在该条件下增氧能力达到29.79~34.36 g/h,氧利用率达到29.83%~32.32%,动力效率达到7.67~8.31 kg/(kW·h)。研究表明,进气量对装置的增氧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合理控制进气量对于提高增氧性能、降低增氧装置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增氧技术是工业化养鱼中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的装置主要是在中科院煤化所1982年的科研成果—变压吸附制氧机以及增氧塔、水泵和多孔喷射管等技术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这一装置制出的富氧空气的氧纯度可达80%以上,利用强化溶解方法还可使增氧塔出日的水体溶氧达到20毫克/升以上.在养鱼试验中能保证鱼池水体溶氧在8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产养殖业逐渐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的发展,为实现氧气(O_2)高效溶解、二氧化碳(CO_2)调控、流态改善等目的,急需研制新型高效曝气装置,开发高效节能的曝气技术。基于气水两相溶解的双膜理论和文丘里原理,设计开发了一种管式曝气装置,经初步试验获得了影响增氧性能的关键技术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对曝气装置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新型节能增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管式曝气装置中影响曝气效果的因素有水面高程(Hw)、缩径(D_1/D_2)、旋混结构、进气口大小、进气量等。水面高程、缩径、进气口越大,进气量越充足,曝气装置的增氧效果越高;而额外增加延长结构和旋混结构后,曝气装置水头损失增大、进气量下降,从而导致增氧效果显著下降。该装置利用额外水流动力实现增氧,是一种高效、节能、经济的新型曝气装置,可为水产养殖提供一种新的增氧方法。  相似文献   

17.
Y-SL射流增氧机上甩的射流器是属液抽气喷射器的类型。它利用小功率(2.2kw)的潜水泵作喷水动力,由潜水泵供水通过射流器的喷咀高速喷出,液体由动能(即速度能)转换为压力能,在喷咀出口处压力降低,使吸气室空间形成负压,将空气吸入,经过文氏管并在其中液、气两相充分混合,再经扩散管增压后将夹带大量空气的液流排入水体,达到增氧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种以风车转动作为动力源,通过一系列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送给压力空气泵,再通过连接泵的管道、喷嘴向鱼池增氧,这就是日本研制出的利用风力驱动的增氧装置。  相似文献   

19.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也称池塘底部增氧技术,是近年来在全国大力推广的先进水产技术,也是2008年农业部水产主推技术《水质综合调控技术》重要技术内容之一,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福建等南方省份推广,主要应用于河蟹、南美白对虾、梭子蟹、罗氏沼虾、青虾等名优水产养殖品种,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我们在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顺鑫渔场开展了池塘微孔增氧主养德国镜鲤成鱼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鱼的发育、生长,日本采用了充气增氧、水车及水泵并搅拌装置,使池水产生流动,但是这些办法有它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