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对油茶低产林成因、现状和改造方法的文献综述和桃源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主要从整形修剪技术与施肥技术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不同措施在油茶低产林改造升级中的应用进展,结合桃源县实地情况分析讨论后发现,通过加强油茶低产林树体整形修剪改造和同步配套因地制宜的施肥等关键技术,改造后的低产林效益增幅明显,提升了油茶农户的收入和种植积极性。此研究可为油茶低产林修剪经营改造与施肥技术改良的应用提供一些科学参考和技术指导,为我国油茶林的稳产丰产、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空间。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兴国县改造低产油茶林的传统和经验,分析了兴国县油茶产业结构,从林地清理、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2014~2016年对古田县大甲镇岩前村18.67 hm~2油茶低产林,开展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平衡施肥、土壤垦复等不同技术措施的改造试验,并调查春梢数、春梢长度、花芽数、单株产量、冠幅产量、果实含油率等生长量和产量指标。分析表明,在4种低改技术措施中,效果最显著的为4种技术措施共同实施,可使油茶林增产292.3 kg/hm~2,产油量增加371.2%,在油茶低产林改造中全面实施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平衡施肥、土壤垦复的综合改造技术可达到丰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以及油茶低产林综合改良复壮技术进行分析,运用清除杂草灌木、修剪茶树、增施有机肥、置换优良品种以及预防病虫害等方法实现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改进,旨在有效地提高油茶树的产量,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由于云南油茶产业前期基础薄弱等因素所致,全省现有油茶林总体产量不高,生产中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种植密度不合理等丰产、稳产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本文针对目前云南油茶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矮化密植、园艺化栽培、林粮间作等丰产栽培模式;总结出持续选育和应用高产优质良种,5个以上优良无性系(品系)混合栽培,合理整形修剪,加强水肥管理及综合分类改造油茶低产林等关键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普通油茶树体结构因子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ora Abel)是我国南方分布面积较广、栽培历史攸久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由于异花授粉、天然杂交加之经营管理粗放等原因,形成了众多的疏密不均、多代同堂、树体不一的林分,致使大面积油茶林低产。为了探索油茶增产途径,我们于一九八四年在邵东县黄草坪油茶场油茶林内,结合单株多年产量,逐株对树体的各种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出树体结构因子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低产林改造、整形修剪、培育丰产树形等栽培措施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低产林改造技术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产量的影响,以探索有效的低产林改造技术,结果表明:2006-2013年,各种低产林改造技术均提高了茶油产量;未处理、清林垦复、清林垦复+施肥、病害防治和整形修剪油茶林的茶油增产率分别达到-2.66%、22.66%、72.62%、20.26%和44.00%;其中清林垦复+施肥和整形修剪油茶林的茶油产量持续增长且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49.73 kg/hm^2和31.35 kg/hm^2;除了病害防治,其余低产林改造技术对促进茶油产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重要木本油料树种.茶油及其副产品具有多种用途,茶油更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油茶作为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市场前景看好,山区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种植,经济效益正日益突现.分析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9.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的树种之一,茶油是优质食用油,油茶树是南方江河源头最佳的水土保持树种之一,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无性系繁殖,低产林改造,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早实丰产配套技术的应用,并提出了今后油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油茶低产林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浅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食用木本油料树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但目前由于经营管理粗放、品种混杂等原因导致油茶产量普遍较低,文章重点分析了广东省油茶人工林低产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为提高油茶低产林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茶是高效长寿经济植物,自然分布的林分因品种不良,产量很低,经济效益差。为推进全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改良品种结构,实现油茶丰产增收。2001年从湖南省引进16个优良无性系穗条和嫁接苗进行栽培试验,获得了成功;选出适生、丰产的羊古老l号、衡东53、毛竹山13号等四年产油达450kg/hm2以上的优良无性系11个。  相似文献   

12.
油茶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油茶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油茶的良种选育、育苗技术、种植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油茶林培育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油茶丰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阐述油茶林的管理技术,分幼林与成林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集约经营方式,必将获得油茶高产、稳产、丰产。  相似文献   

14.
为给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高效经营及加快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对GLS高产无性系油茶幼林始产期的生殖生长特性及产量结构特征进行了静态与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林始产期的林分生殖生长分化程度逐年降低,林分株间产果量差异逐年减小,产量结构变化显示低产株数逐年减少高产株数逐年增多的特点,立地条件和幼林始产期的经营水平明显影响着群体产量结构与林分产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劣条件,从宣传引导、组织保障、政策扶持、招商引资、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富宁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宁县具有气候条件优越以及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原料优势等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却存在着种植技术含量低、油茶林低产低效,扶持力度不够,老油茶树得不到有效改造,缺少龙头企业,资源外流严重等问题.藉此,提出加快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加大对老油茶树的改良改造,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等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油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为了加快油茶良种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已在油茶无性繁殖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嫁接、扦插以及组织培养3种无性繁殖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3年在广西柳州市对5年生油茶人工林进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处理Ⅱ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即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直接施入油茶林地最有利于营养生长,而处理CK(不施肥)各项生长指标的增长量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影响差异较大,经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得出土壤综合肥力的高低顺序,其中处理Ⅲ(即无纺布包装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后对油茶林地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最显著,其次为处理Ⅰ(即有机栽培肥料),不施肥处理CK的土壤综合肥力则显著降低,土壤质量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19.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栽培面积大,经济价值高。油茶虫害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采集林间油茶害虫于室内饲养,对获得的成虫标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缘棕麦蛾、沙罗双透点黑斑蛾、柑橘黄卷蛾、大钩尺蛾、间掌舟蛾、条纹艳苔蛾、星黄毒蛾、簪黄点足毒蛾以及绢祝蛾、佐尺蛾等是油茶的新害虫。记述了10种油茶新害虫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等,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