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新品种抚香2号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菌株野香3号和生产应用品种L66远缘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配成异合体菌株.经四年出菇试验,产比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而成.具有出菇早、产量高、优质菇率高、适宜北方地区春夏秋三季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2.
抚香一号 (EO79- 1 )是以长白山野生香菇和栽培菌株A3- 3为亲本 ,经过定向采孢 ,挑取单孢的单核菌丝杂交而成。经过 4年筛选、品比试验 ,选育出的遗传性状稳定、经济性状优良、抗杂力强、产量高、菇质优 ,属中高温型品种。现将该品种生物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物性1 .1 菌丝培养特征 抚香一号在PDA加富培养基上 ,于2 5℃±条件下培养 ,菌丝和射线贴生生长 ,旺盛菌丝较粗。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 (林土 0 4 ,30 3)菌丝在 35~ 36℃即停止生长。在木屑培养基上培养 ,抚香一号、A3 - 3和野生香菇92 1 1既有相似处 ,又具各自的…  相似文献   

3.
香菇汀香一号菌株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荣鉴  罗德洪 《食用菌》1996,18(1):15-15
历史上福建汀江流域所产的香菇称“汀菇”,为我国四大名菇之一。为了使这一优良的种质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本所从1992年开始收集野生香菇种质,并与引进的主栽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具有野生香菇的优良性状和耐高温出菇特性的新菌株。 一、杂交菌株获得 (一)亲本菌株获得 1992年秋,在一片杂木林中的倒木上(海拔200m左右)发现几朵野生香菇,菇盖圆整、厚实,柄短小,采回后与本场栽培的L03菇同时分别用钟罩法收集孢子。无菌操作,用稀释法在PDA平板上获得野生香菇单核菌株26株,L03单核菌株35株,通过插片显微鉴定,这些茵丝无锁状联合,确定是单核菌株。  相似文献   

4.
薛建臣 《食用菌》2012,(3):38-38
抚香3号由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利用香菇937和野香10号远缘亲本,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方法,配制选育而成。抚香3号于2011年通过辽宁省食用菌专家委员会和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同时并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为抚顺市农科院和辽宁省农科院共有知识产权。该  相似文献   

5.
李昕霖 《中国食用菌》2022,(2):10-14,18
针对工厂化周年栽培香菇的迫切需求,选育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香菇新品种.以香菇101、L18、L19和SK11为亲本,采用多孢杂交技术选育新品种,并运用拮抗、ISSR、SRAP分子标记对杂交子进行鉴定.通过4种组合多孢杂交或自交共获得223个杂交子,经出菇试验,有97个杂交子能正常出菇,其中编号为Le0152杂交子的第一潮菇...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品种"大山18"和云南野生香菇"11-1"为亲本,选育香菇优良新品种。通过单孢分离和配对杂交,共获得84个杂交菌株。用ISSR分子标记对杂交菌株与亲本条带进行鉴定,有45个菌株包含了两亲本的所有遗传条带,最终证明了这45个菌株是真正的杂合子。本研究表明了利用ISSR标记可以有效地对早期菌丝体阶段的香菇杂交菌株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7.
香菇杂交26号菌株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种质标记法,以可出菇的交配基因型为遗传标记,以胞外酶种类,对底物专一性及酶活为生化标记,通过对糖苷酶的筛选进行育种。香杂26号是带有种质标记的新菌株,遗传标记:A_(14)B_(13)×A_1B_2,生化标记:内源纤维素酶酶活:45mm及外源纤维二糖酶酶活:45mm。香杂26号与亲本No.8.No.40酯酶同工酶谱比较,除同源酶带外分别出现了互补型酶带谱,显示出强优势组合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香杂26温度适应范围广(10~30℃),菌丝生长期短(60天),生物效率高(室内栽培:118.44%比对照No.40增产62.8%,生产中试:90.98%),子实体中型匀称,柄细而短,伞厚,含水量低。用交配基因型做遗传标记可将杂交组合控制在可出菇范围。  相似文献   

8.
香菇新菌株宁香8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经驯化筛选获得香菇新菌株宁香8号。宁香8号菌丝生长适温10-25℃,子实体生长适温10-23℃,菌丝生长期58-60d,室内栽培生物学效率达81.60%,室外栽培生物学效率达92.85%,宁香8号不仅适于阔叶木屑栽培,亦适公杉木屑袋栽。  相似文献   

9.
以香菇栽培品种"大山18"和云南野生香菇"11-1"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获得84个杂交菌株。用ISSR分子标记对杂交菌株进行真假鉴定,证明有45个菌株是真正的杂合子。本研究也表明了用ISSR标记可以对香菇杂合子的真实性进行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0.
11.
一、材料与方法(一)亲本的筛选 供试菌种CrO_2、HO_3等14个品种,菌袋生产,荫棚下出菇,记录菌丝长速、产质量.(二)培养基制备 袋栽培养基为木屑55%,棉子壳、麦麸各20%,糖1%,磷肥、石膏粉各2%,多菌灵0.1%.单孢分离用PDA培养基和GMY培养基(葡萄糖、麦芽糖各10g,酵母膏4g.琼脂20g,水1000ml).拮抗试验用PDA培养基.单孢出菇用杏实促成培养基(杏实50g,菇木碎屑50g,蔗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琼脂20g,VB_1微量,水1000ml,PH5.4~5,6).  相似文献   

12.
单孢分离技术是杂交育种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人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试验利用简单的仪器,设计出适合鸡腿菇孢子收集和单孢分离的方法。鉴定挑选出35个单核菌株进行配对杂交,经染色镜检、拮抗线检、液体出菇试验,最后获得48个杂交新菌株。  相似文献   

13.
香菇申香10号菌种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香菇栽培种26的原生质体单核体,选用栽培种菌香为供体,通过非对称杂交,选育出申香10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成为香菇主栽培之一。由此证明,非对称杂交技术在香育种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群  徐年声 《食用菌》1999,21(1):16-17
目前用于香菇段木栽培的优良菌株均属低温迟熟型,栽培周期长,为了培育出低温早熟、优质高产的香菇菌株。我们根据对香菇遗传特性的研究,以香菇交配型作为遗传标记来分离和鉴别出单核菌丝,经配对杂交和各项生长试验,选育出了森源一号、森源二号等具双亲优良性状的香菇杂交菌株,经大面积推广应用,深受菇农欢迎。现将选育与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多孢分离及单孢杂交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杏鲍菇2个多孢分离菌株、2个单孢杂交菌株与其原始亲本菌株的对照试验,得出多孢分离菌株较原始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率和产量等性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单孢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双亲显著增加,但产量表现为一个极显著增加,另一个则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板栗抗寒新品种抚栗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栗1号是我们在辽宁省抚顺县石文镇毛公村板栗园选出的板栗新品种。总苞椭圆形至尖顶椭圆形,苞壳厚0.4 cm,苞刺长1.5 cm;坚果椭圆形,平均单粒重10.0 g,果面具油脂光泽;果肉淡黄色,质地粳性,风味香甜,品质中等。出实率42.00%,可溶性糖、粗脂肪、粗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为9.21%、0.92%、3.07%、25.05%;抗寒性强,可耐-35℃低温;在辽宁省抚顺市,果实9月中旬成熟;适宜在辽宁省抚顺市及以南地区栽培。2008年5月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香菇Cr - 72杂交优良菌株的选育过程和推广应用的结果。同时 ,也讨论了香菇品种间单孢杂交育种若干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香菇菌株238与808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配成异核体菌株,经初筛、复筛及生产鉴定试验,选育而成的香菇新菌株森立17具有菌龄短,出菇温度范围广,适宜陕南秦巴山区秋栽冬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9.
香菇杂交新品种"申香16号"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939菌株、135菌株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取得单核体,采用对称杂交和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数年栽培试验筛选获得一株高产、高抗、短柄的新菌株--S605,审定名为"申香16号".该品种改良了939菌柄偏长和135抗性差、产量不稳的不足,示范推广中表现出转潮快、产量高、易管理、优质菇比例高的突出特点,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深得菇农喜爱,推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香菇新菌株“渭香一号”的形态特征、营养条件以及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因子,详细论述了在渭北旱原应用“渭香一号”代料栽培的技术要点,为当地发展“果-菇-饲-沼-肥”生态农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