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蜈蚣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治风毒疮肿、恶血聚积、小儿惊风和痉挛抽搐等,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需求量很大.现将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g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还保护了环境,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农技师采取收购完整蟾衣、推广养殖方法,推动养殖向生态环保高效方面发展,达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农技师采取收购蟾衣的方法,并且向出售人进行奖补,推动养殖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周颢信箱     
周颢 《油气储运》2005,(4):15-16
问:周颢同志,我想搞特种养殖,例如:养蚂蝗,养蛇,养蟾蜍,不知道行不行。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7.
大雁的养殖     
张炜 《农家顾问》2002,(5):45-46
大雁又称野鹅,大型候鸟,是我国重要的水禽之一,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近年来,国内开始人工养殖,成为特禽业中的后起之秀。现将大雁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  相似文献   

9.
李冬 《云南农业》2008,(12):22-22
蝎又名“全蝎”、“全虫”,既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又是餐桌上的上等佳肴。其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尤其是养蝎提毒,经济效益较高。如何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获得较高的产量是当前养蝎的关键。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蛭是我国传统中药材,现在市场价80~160元/千克,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有3种,宽体金钱蛭、尖细金钱蛭和日本医蛭,人工养殖的主要是宽体金钱蛭。  相似文献   

11.
<正> 土鳖虫又叫地鳖虫、土元、簸箕虫,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雌虫全体入药,雄虫最后脱皮前也可入药。土鳖虫性寒、味咸,具有破坚结、催乳、化瘀止痛等多种功效。人工养殖土鳖虫简便易学,成本低、效益高,很适合农家庭院规模饲养。养土鳖虫是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1 土鳖虫的生物学特性土鳖虫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雄虫  相似文献   

12.
<正> 地鳖虫又名土元,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淤、接骨续筋等功效。以野生地鳖虫品质为佳,但野生地鳖虫资源日渐匮乏。所以,人工养殖前景看好。目前,地鳖虫的干品价格每1kg24~26元,产卵成虫每1kg40元左右,种卵每1kg60~95元。人工养殖地鳖虫收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绲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g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4.
林麝的人工养殖与取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药材市场上 ,麝香货源非常短缺 ,价格昂贵 ,这为林麝的人工养殖创造了良好机遇与广阔前景。现将林麝的人工养殖与取香技术简介如下。1 人工养殖方式1.1 半散放式饲养 力求保持林麝生活、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 ,用铁丝网或篱笆封围山体与自然植被。1.2 圈养 用大圈分群饲养断奶后的雌麝或断奶至 1岁的育成麝 ,并设公用运动场 ;用小圈养哺乳期、怀孕后期雌麝和断奶前仔麝 ,种雄麝小圈养 1头 ,小圈外设运动场 ,小圈运动场和大圈公用运动场均植树 ,创造良好的环境。1.3 棚养 把大棚舍隔成若干小室 ,并设公用运动场。1.4 笼养 利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农技师采取收购蟾衣的方法,达到一定的量,并向出售人进行奖补,推动养殖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毒蛇的全身是宝,经济价值高,而且养蛇本小利大,市场广阔.毒蛇的人工养殖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养殖业.现将毒蛇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还保护了环境,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农技师采取收购完整蟾衣、推广养殖方法,推动养殖向生态环保高效方面发展,达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陈泽 《农技服务》2003,(3):45-45
<正> 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了“家蝇养殖公司”,他们以不菲的价格向养殖户出售种蝇,并与养殖户签订回收干蝇蛆合同。但是,当养殖户养殖出大量的蝇蛆并烘晒成干蝇蛆交售时,他们不是卷起铺盖偷偷溜走,就是拒不回  相似文献   

19.
土元,俗称地鳖虫,是名贵中药材,具有接骨续筋,活血散瘀的药理作用,又是一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名贵菜肴。由于市场需求量大,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因此,只能靠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李玉红 《新农村》2005,(7):18-18
蜈蚣,又名“天龙”,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人工饲养的品种多为小棘蜈蚣,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