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黄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培养料配方以玉米芯或稻草为栽培主料,另加辅料麦麸20%、玉米面粉5%、石灰2%、石膏1%、蔗糖1%,料内含水量65%.  相似文献   

2.
榆黄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一种美味的食用菌,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发展林下菇菌产业,是解决菇粮争地矛盾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从榆黄菇的生物学特性、林下栽培榆黄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林下榆黄菇的栽培方法等方面做简要阐述,以期指导林下榆黄菇生产,为山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正> 耐碱型EC2956榆黄菇,是选用自育的1株重2956克的大丛榆黄菇子实体,经分离选纯、亲本正交融合、科学温光调控驯化培育而得。通过3年大规模、多区域栽培推广表明,其性  相似文献   

6.
7.
<正> 榆黄菇又名金顶侧耳、玉皇蘑。因它味道鲜美、色泽艳丽、形状美观、营养价值高,且具有保健作用而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将其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特征 菇盖金黄或浅黄色,喇叭状或扇形,直径2~10厘米,菌肉白色;柄灰黄,长2~12  相似文献   

8.
在新疆栽培榆黄菇具有栽培原料来源广泛、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栽培技术易被生产者接受等特点,可产生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发展潜力较大.为更好地规范榆黄菇在新疆的生产,提高菇农种植积极性,本文从生产季节安排、菌棒制备、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贮存、出茹间期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设施榆黄菇栽培技术,以期为榆黄菇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以桑枝蚕沙作为栽培基质培育榆黄菇的关键技术,本试验以发酵蚕沙不添加为对照,以5%、10%、15%的添加量为试验组,接种同批次榆黄菇菌种,记录菌丝生长指标,分析榆黄菇的生长情况、子实体的性状、产量。结果表明,蚕沙发酵处理后可为榆黄菇栽培提供碳源、氮源,5%试验组、1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在蚕沙添加量为10%的配方生物学效率最高。由此可见,一定添加量(5%~10%)的发酵蚕沙能够有效提高榆黄菇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0.
11.
榆黄蘑仿生栽培,工艺简单,管理粗放,品质好,适于果树下、林地、庭院空地栽培榆黄蘑时采用.1 选材与造段选择上年冬至当年春(落叶期)采伐的榆木造材剩余的截头、枝桠、梢头、伐根(就地种),含水率40%以上,径级不限,边材腐朽者不用,其他缺陷不计.造段要求:径级20cm~30cm,截成60cm长的木段;径级超过30cm或不足20cm,截成30cm长的木段,按照粗细长短分别堆放备用.  相似文献   

12.
<正> 榆黄蘑菇又叫金顶蘑菇、金顶侧耳、玉皇菇等,原产于东北,近年来,我们通过在露天栽培,认为它不仅品质好,而且生活力强,出菇整齐,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合于农村在露天进行大面积栽培。一、菇床的建造:菇床要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长6米,宽0.8—1米,深35厘米为宜。床底成龟背形。如果是座北向南的菇床,北端  相似文献   

13.
14.
榆黄蘑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黄蘑至今尚无形成规模化生产,偶有少量上市,其价格一般是平菇的2倍以上,个别市场甚至达到3倍以上;该菇在西宁地区尚未大面积种植。2014年底从引进榆黄菇菌种,通过一年多的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适合于本地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金顶菇,又名黄金菇、玉皇蘑、榆黄蘑。其子实体多为丛生或簇生,菌盖扇形、圆形或喇叭形,成熟盖顶金黄色,缘薄卷曲,表面光滑;盖宽2~12cm,长2~10cm,有细毛,多侧生。菌褶垂生,白色,密集,不等长。菌柄白中微黄,基部相连,整簇子实体如同一朵绚丽的金色花朵。金顶菇原为我国东北林区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近年来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季节安排金顶菇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2℃均可,以22~26℃最适,但不耐高温,40℃以上迅速死亡。子实体形成与生长14~28℃均可,以20~24℃最适。根据菌性特征,栽培季节以春秋两季气温…  相似文献   

16.
<正>塑料大棚栽培食用菌,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方式。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和提高地面利用率,采用棚内层架瓶栽、吊袋栽和生料地床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榆黄蘑的高产栽培,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华童 《农家科技》1998,(8):31-31
<正> 大床式栽培平菇菇蕾生长不匀,有的部位一个菇蕾没有,有的部位菇蕾密密麻麻成簇成簇地生长在一起。这些密密麻麻的小菇蕾成长为可食菇不过3~4个,绝大部分三五天后逐渐枯萎死亡,这样一方面消耗了培养基内的大量营养,另一方面这些枯萎的菇蕾如不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榆黄菇产漆酶发酵条件,筛选出最适宜产漆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温度30℃,初始pH值6.07.0,加入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加入蛋白胨、酵母膏为氮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