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孢白僵菌防治舞毒蛾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和松毛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3~5龄幼虫进行了室内、室外感染试验和野外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室内外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幼虫的致病力更强,比松毛虫卵孢白僵菌高8.2%,使用活孢子含量为50亿个/g的菌粉,2 g/m2,施菌16天,可使舞毒蛾3~5龄幼虫室内外感染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8.9%和85.0%;野外施用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防治舞毒蛾3~5龄幼虫的感染率达80%以上,确定野外防治舞毒蛾的施菌量为30 kg/hm2,防治时期为雨季。  相似文献   

2.
该虫在我省1年2代,以第2代成虫在土壤中越冬,于翌年5月上旬出蛰取食活动,将叶卷筒产卵进行危害。卵期平均5天、幼虫期7天、蛹期8天,幼虫孵化后从卷筒中部咬一直径5mm的圆孔爬出。可采用人工捕捉成虫、捏扁或摘除新卷叶筒等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3.
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 Guenée是危害团花树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与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明确了团花绢野螟卵、各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形态。室内卵集中产在养虫笼壁上,孵化率达98.3%,卵期约4~5 d。幼虫共5龄,低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危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于叶片内结蛹室化蛹,蛹期7~9 d。雄成虫翅展略小于雌成虫。成虫羽化多集中于夜间,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第2天便可交尾,持续时间50~180 min,交尾翌日即产卵。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各虫态的发育情况,显微镜下观察桑天牛卵啮小蜂的胚后发育,并采集图像。桑天牛卵啮小蜂卵期只有1 d,寄生桑天牛卵2 d时可见初孵幼虫,体小透明,卵圆形,淡黄色;寄生3~5 d时,幼虫逐渐变长呈梭状;寄生6~10 d时,体中部膨大尾部渐尖,分节明显,共13节;寄生15 d时,体色逐渐变白,体内已呈黑色;20 d时开始化蛹。雌蛹体长1.80~3.70 mm,雄蛹体长1.60~2.80 mm,预蛹乳黄色,近椭圆形。寄生30 d时,腹部、头部均变黑,触角展开,即将羽化成蜂。  相似文献   

5.
杨树天牛的生活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几种杨树天牛生活习性1.星天牛:一年1代,以幼虫在树干中或根部越冬,成虫5月~7月出现,卵槽“T”字或“人”字形,一槽一卵,产在离地面1~1.5尺的树干上。幼虫在树皮下盘旋穿坑蛀食,一个月后再蛀入木质部。蛀道首先向下,然后又向上,并开有排气孔,从中排去粪便,到9月份幼虫又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肩星天牛在山西省境内有1年1代以幼虫越冬,也有2年1代以卵、卵态幼虫、幼虫越冬。成虫一般飞翔较少,受惊后一次飞翔不超过250m,扩散蔓延以人为因子为主。该虫发生与温湿度、树种、造林方式密切相关,其危害程度与树种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2013~2014年松针小卷蛾在承德地区首次大面积较严重发生,且有扩散和蔓延趋势。经2015~2016年的观察研究,比较系统、准确地掌握了松针小卷蛾在河北围场县和木兰林管局范围内的生物学习性:4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中旬蛹期结束,成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5~6月为盛期,7月下旬为末期,多在6~8时羽化,成虫在傍晚前后活动最盛,成虫趋光性不强,寿命8~12d;卵在5月下旬始见于针叶上,少数产在嫩枝上,卵期直至7月中旬结束;幼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直到10月下旬仍可见,6~9月为幼虫单叶危害期,9月下旬~10月为幼虫缀叶危害期。越冬幼虫从10月中旬开始下树做土茧,越冬至翌年4月上旬。4月中旬开始化蛹,开启新一轮生活周期。  相似文献   

8.
经采集、饲养和剖检观察,确认目前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危害白蜡树Fraxinus spp.枝梢髓部的害虫是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而非白蜡哈氏茎蜂Hartigia viatrix Smith。白蜡外齿茎蜂在山东商河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1 a生枝条内越夏,以预蛹越冬。成虫羽化高峰期在4月上旬或中旬,集中而短暂;雌雄性比平均为1.94∶1,孕卵量23(12~43)枚。明确了成虫产卵部位和卵的分布,产卵于1 a生枝梢茎部和复叶叶轴上;卵历期7~10 d,幼虫孵化至老熟历期50~70 d;老熟幼虫在1 a生枝条部位以基部最多,中部次之,端部最少。  相似文献   

9.
种源获得 获得种源一般有三个途径:从野外采集获得;从别的蝴蝶饲养场购入;在蝴蝶场内种寄主植物招蝶产卵。野外采集获取种源的办法有采卵、采幼虫、采成虫雌蝶三种。在蝴蝶发生季节,到野外寻找你欲引种之蝶的寄主植物,在寄主植物上可找到卵,要注意卵多分布在嫩芽上、叶片背后,也可在寄主植物上找到幼虫。寄主植物的叶片背后多有幼虫,有时找不到,可在晚间持手电再来寻找,因为有些幼虫白天可能躲在隐蔽处不出来觅食。 幼虫饲养 幼虫一般经过五龄后化蛹,每一龄蜕一次皮,即进入下一龄。第五龄则在化蛹时蜕皮。刚从卵中孵出的幼虫即…  相似文献   

10.
双色鹿尺蠖Alcis bastelbergeri(Hirschke,1908)是危害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主要害虫,2012年在内蒙古地区首次发现。作者采用室内饲养与林间笼养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明确了该虫卵、各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室内卵产在笼壁上,室外产在树干、树杈、杂草上,呈不规则散布,产卵量200余粒,卵历期11~15 d;幼虫共5龄,以2龄幼虫越冬;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层中化蛹,暗红色,蛹历期20~24 d;成虫灰褐色,雌蛾平均寿命15 d,林间雌雄比为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