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又名强大小蠹,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外来入侵昆虫。1998年首次在我国山西省沁水县、阳城县被发现,随后扩散到河北、山西、河南等省,现已对我国林业种植造成了大面积为害(苗振旺等,2001)。为进一步遏制红脂大小蠹在我国的扩散蔓延,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在当前和2050年未来气象条件下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以期为该虫的防治和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2.
红脂大小蠹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外来入侵害虫,给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造成了严重损害.分析其天敌使用概况,可为红脂大小蠹乃至整个小蠹类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基于红脂大小蠹在我国发生危害的相关研究,对其天敌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汇总.概述了现阶段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和传播情况,详细统计了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种类,分析了我国历年来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取得的成果.可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红脂大小蠹天敌组成、优质天敌资源的筛选、天敌内部成员互作关系和生态对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北美地区的黑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terebrans)、红脂大小蠹(D.valens)和根大小蠹(D.rhizophagus)的寄主、地理分布、成虫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进行了描述,并对这3种大小蠹的主要鉴定特征进行了对比,以区分这3种易混淆的检疫性大小蠹。  相似文献   

4.
强大小蠹正在威胁我国的林业生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强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也称红脂大小蠹 )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的大小蠹属的森林害虫。 1 998年首次在我国山西省发现 ,它主要危害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油松 ,可导致几年生至几十年生的树木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 ,且扩散蔓延迅速 ,对我国林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此 ,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 ,启动了“国家级强大小蠹治理工程” ,计划用 5年时间彻底围歼该虫的危害。1 强大小蠹在我国的发生及危害1 998年山西省林业部门发现严重危害油松的大小蠹属害虫 ,一度被误认为是云杉大小蠹Dendro…  相似文献   

5.
红脂大小蠹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 ,属鞘翅目 ,小蠹科 ,大小蠹属 ,是油松林毁灭性害虫之一。 1998年山西省暴发危害 ,受灾面积约 2 0 0万hm2 ,吕梁地区受害面积 11万hm2 。为了科学、有效地防治此虫保护森林 ,于 2 0 0 0~ 2 0 0 2年在交城县会立乡关帝山林区定点对此虫生物学特性 ,及其与物候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红脂大小蠹雌成虫体长 5 1~ 8 6mm ,初羽化体色呈浅黄色 ,后渐变为红褐色 ,额部不规则隆起 ,具有一对瘤突 ,瘤突间下凹 ;触角柄节长 ,鞭节 5节 ,锤状部 3节 ,扁平近圆形 ;前胸背板宽大…  相似文献   

6.
王涛 《植物保护》2017,43(2):112-116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为探究其寄主找寻、配偶找寻和种群聚集等行为机制,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红脂大小蠹雌雄成虫的触角进行了观察,并对感器进行了分类以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雌雄成虫触角上共存在包括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在内的5种感器类型,其中毛形感器又分为形态各异的3种亚型。这些感器类型大都在触角的棒节上成带状分布。通过对比其他类似的研究以及感器的外部形态特征,推测红脂大小蠹的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是化学感受器,是最重要的嗅觉器官;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以及Bhm氏鬃毛是机械感受器,且腔锥形感器可以感受温湿度,Bhm氏鬃毛可以感知触角的位置。研究结果为明确红脂大小蠹的生境选择、种群聚集等行为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GC-MS顶空进样的方法测定油松、落叶松、马尾松和黄山松树皮的挥发性物质,显示α-蒎烯和β-蒎烯是树皮的挥发性物质中的主要成份;单一树皮饲喂证实红脂大小蠹对4种树皮均能钻蛀取食;嗅觉行为实验和取食趋向实验比较红脂大小蠹对4种针叶树树皮的行为趋向,结果表明4种树皮间存在差异性:对油松的选择趋向性最为明显;其次是落叶松;对马尾松和黄山松的趋向性较弱。4种松树树皮的挥发性成份的分析结果与红脂大小蠹对其的选择趋向性间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塘沽所从装有美国原木的轮船上,曾先后截获红翅大小蠹Dendroctonus urfipennsis(Kirby)。该虫在国内尚无报道。 (一) 异名 Hylurgus rufipennis Kirby Hylurgus Obesus Mannerheim Dendroctonus similis LeConte Dendroctonus piceaperda Hopkins  相似文献   

9.
严重危害北美森林资源的山松大小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山松大小蠹在加拿大的发生、危害和控制情况,并对防止该虫随进口加拿大原木传入我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引言大谷蠹 Prostephanus truncatus(Horn)多年来在墨西哥和中美为农村储藏玉米的害虫,只是近十年来这种害虫真正的为害潜力才明显表现出来。Giles 等(1975)首次就该虫在尼加拉瓜对玉米棒子可能引起的重量损失进行了调查,致使关心热带储藏的英国昆虫学者就该虫的生物学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和来自其也仓储害虫的竞争不可能阻止该虫在热带的进一步扩展,1981年大谷蠹在非洲的猖獗和之后的扩散蔓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江苏省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3年稻纵卷叶螟在江苏稻区特大发生。在总结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特大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成虫迁入虫量大、气候及苗情适宜、残留虫量基数高、自然控制作用弱等因素有关。并根据各地防治工作实践,提出要加强监测,准确把握防治适期,科学用药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 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 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 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 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 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 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 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 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 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 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甘蔗地下害虫猖獗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云南甘蔗地下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减少虫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云南甘蔗地下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减少虫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5.
二点委夜蛾发生为害特点及暴发原因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我国夏玉米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自2005年在河北省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已蔓延到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6省。其发生为害呈现出发生范围广、蔓延速度快、暴发成灾明显、田间虫口密度高和世代重叠严重等显著特点。根据田间调查结合室内饲养观察,初步指出近年来我国黄淮海地区的“小麦 玉米”两熟种植区机收小麦秸秆还田、成虫具有较强的飞行(扩散)和生殖能力、缺乏天敌控制因子、幼虫隐蔽发生导致的监测与防治困难,以及对该害虫危害认识不足是导致其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二点委夜蛾的生物学、生态学基础、越冬与迁飞(扩散)行为特征以及综合防控技术是下一步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蔗扁蛾在中国的入侵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蔗扁蛾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入侵害虫.现已入侵我国20余省(直辖市、自治区).本文分析了其在中国的入侵成因.结果表明:我国南方自然气候和北方的温室气候条件、人为传播、特殊的生物学对策、寄主植物的大量种植、生态位空缺、天敌匮乏、认识的不足和管理的不善等是造成该虫在中国入侵的主要成因.建议通过检疫等手段加强该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EPPO Bulletin》2009,39(3):471-474

Specific scope

This standard describes the essential generic elements for an emergency response for a pest outbreak or a suspected pest outbreak.

Specific approval and amendment

First approved in 2009–09.
  相似文献   

18.
二点委夜蛾的监测技术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点委夜蛾是我国夏玉米苗期的新害虫,危害性极强。准确、及时的监测和科学地预测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趋势,可有效地指导防治,控制其暴发为害。本文介绍了二点委夜蛾测报系统调查时间,调查工具,田间取样方法,统计方法,普查抽样比率, 范围和时间,以及二点委夜蛾发生时期和防治时期预测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药用植物地下害虫为害日益突出,严重降低中草药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地下害虫在土壤中活动,取食药用植物的地下部分,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农药的过度使用也给中草药安全带来了隐患。本文对药用植物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不同药用植物上常见的地下害虫种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In October 2014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olive trees growing in South‐Eastern Sicily (Italy) that were showing wilting symptoms. In the field, clear signs of flagging appeared on young twigs and lateral shoots, and many leaves had fallen to the ground. Initial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of attacked twig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adults of Rhyzopertha dominica (F., 1792). Sampling was repeated during the following 2 years, and while an outbreak of the pest did not occur, continuous damage was observed. In 2016, exclusively using pheromone‐baited traps in olive trees, a large number of adults were captured. The main local climatic parameters were monitored from 2014 to 2016 and compared with the population levels. The incidence of damage and survival of R. dominica in an environment different from its usual one (stored grain) deserves attention,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at climate change could greatly affect pest demographics and put olive trees in this area and further afield at risk of increased dam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