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茶树品种分布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是我国绿茶主产区之一,近几年来茶园面积不断增加,每年茶叶产量稳定在1.2万t左右,茶叶总产值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42万亩,茶叶产值10.6亿元,开采茶园平均每亩产值3510元;开采茶园面积居全国第15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14位,茶叶产值居全国第8位。茶业已成为江苏省丘陵山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经济效益稳中有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江苏农业16个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贾建学 《中国茶叶》2008,30(5):36-37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是全国三大茉莉花茶产地之一,也是全省“有机茶工程”20个试点县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声誉,其中婺州举岩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2007年全区茶园面积3.3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3.25万亩;茶叶产量3370吨,产值9810万元;名优茶产量690吨,产值6850万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20.5%和69.8%。有机茶生产企业5家,有机茶园面积4806亩,有机茶产量650吨。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茶叶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福建茶叶生产基本情况2001年,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130646hm2,占全国茶叶种植面积的11.45%,居全国第三位;总产量13.39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9.08%,居全国第一位;667m2产80.76kg,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茶叶出口到日本、欧美、东南亚等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省外口岸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居全国第二位;实现茶叶产值达15.4亿元,占全国茶叶总产值96.7亿元的15.93%,工业产值近30亿元。全省茶叶种植、加工、经销从业人员达300多万…  相似文献   

4.
<正>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区,全省除个别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2008年,全省共有茶园面积2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0.5%,居全国的第二位;茶叶产量24.52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的19.2%,平均亩产99kg,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茶叶产量、平均单产均居全国第一位;毛茶产值超70亿元,营销总额达17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出口茶叶2.5万t,创汇6773万美元,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涉茶人员超过300万人,占  相似文献   

5.
福建有机茶生产经验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 福建是我国茶叶主产省,2007年茶园面积254.6万亩,产茶22.4万吨,茶叶产量、面积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二位,毛茶产值逾50亿元,涉茶行业产值超200亿元,涉茶人员约4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0强。茶叶已成为我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和农业优先发展的九大主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农业系统的环境污染,同时茶叶的卫生质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作为一种无污染、  相似文献   

6.
1 "九五”期间我省茶叶生产成效显著 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区,全省除个别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叶生产迅猛发展,已成为全国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产销经营的新路子,挖掘内涵潜力,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了茶叶生产由面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名优茶的开发促进了茶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至2000年全省茶园面积13万hm2,居全国第三位;茶叶产量12.42万t,居全国第一;出口2.1万t,创汇7000万美元,居全国第二;全省茶叶平均单75.5kg,居全国第一,高于全国水平50%;茶叶农业产值达25亿多元,工业产值50亿元,社会营销额125亿元,财税16亿多元,涉茶人员初步预计全省已达50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35%,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230元,在全国位列第七位,其中茶叶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茶业是福建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宜茶山地面积广阔。全省共有茶园面积13万hm2,居全国第三位;年产茶13.6万t,居全国第一位;年出口茶叶2.8万t,创汇1亿美元,为全国第二位;茶叶产值42亿元,营销总额已达110亿元,财税12亿多元。目前,茶叶已成为我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全省除个别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茶业从业人员已超过3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茶业已成为我省广大农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途径。因此,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目前我省茶叶产销基本情况 我国是世界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居全世界第一位,茶叶产量居第二位,98年产量达66.5万吨,出口20万吨。我省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树资源也十分丰富,以生产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为主。分别占总产46%、35%和7%。是我国茶叶生产主要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茶园面积4.5万公顷,产量3.98万吨。我省更是一个茶叶消费大省,粤东地区和广州市人均消费茶叶1.65公斤,全省茶叶人均茶叶消费0.9公斤,是全国人均0、3公斤的三倍。按此消费量计算,我省每年茶叶消费…  相似文献   

9.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10.
江苏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是全国重要的产茶省之一,产品有绿茶、红茶、花茶等,以绿茶为主。全省茶区可分为环太湖低山丘陵茶区、宁镇扬丘陵茶区和连云港茶区。近年来,江苏茶叶产业一直呈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茶叶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全省现有茶园2、53万hm^2,年产茶叶1.2万t,年产值超7亿元。  相似文献   

11.
福建茶叶生产在第一轮创业中成绩辉煌。到1997年底,全省茶园总面积13.34万公顷,总产量12.58万g屯,总产值12.3亿元,分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时的1.42倍、6.12倍和20.07倍。在全省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茶叶总产在全国摆位从六十年的第七位跃居为现在的第一位。还有茶树良种普及、名优茶开发、机械化采茶等三项也居全国首位。茶叶出口创汇达7000多万美元,居全国第二位。所有这些都为福建的国民经济腾飞,茶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起了重要作用。一、福建茶叶生产在第一轮创业中的光辉成就。(一)积极调整茶园种植结构,促进“…  相似文献   

12.
陆德彪  苏祝成 《茶报》2004,(2):15-16
浙江素称“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加工的集散地。2003年,全省茶园总面积214.22万亩,比上年增加11.97万亩,增幅5.9%;茶叶总产量为13.27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7.01%),比上年减少0.58万吨,减幅4.2%;茶叶总产值36.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  相似文献   

13.
浙江茶叶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勍  张哲 《中国茶叶》2006,28(4):22-23
浙江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来就是产茶大省,龙井茶更是享誉海内外。据业务统计,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248.3万亩,居全国第二位;茶叶产值49.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名优茶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全省共出口茶叶18.96万吨,创汇2.93亿美元。浙江省现与世界上约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茶叶贸易关系,主要出口珠茶、眉茶、蒸青茶等。浙江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其他茶区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湖北是全国主要茶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湖北茶叶生产有了很大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得更快。据统计,到1991年全省茶园面积118.3万亩,其中投采茶园面积80.70万亩,产茶29756吨,茶叶产值达到2.4亿元,取得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节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茶叶是我省最具优势的农产品之一,“十五”期间,在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实施精品、名牌、绿色与文化战略和良种化、无公害化、茶厂优化改造等工程实施,我省茶叶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产业发展现状2004年全省共有72个县(市、区)产茶,茶园总面积14.8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3.87万吨,产值40亿元。其中名优茶4.78万吨、产值37.18亿元。全省有茶叶市场167个,年交易量达4.78万吨,交易额达30亿元。2004年全省茶叶出口16.44万吨,创汇2.42亿美。2004年全省无性系良种面积为4.8万公顷,良种率为32.58%。全省已有177个基地的4.…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宜昌市山区农民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有近40万农民靠种茶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湖北省著名三峡菜区。宜昌、五峰、宜都、林归等是全省著名的产条县(市),其中宜昌、五峰两县为全国100个茶叶基地县之一,省内十大产茶大县。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抢抓机遇,大打三峡牌,加大茶叶商品生产的发展力度,是实现宜昌市“三大目标、四大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现提出个入浅见:一、发展茶叶商品生产奋斗目标1、宜昌市茶园总面积发展到40万亩.2、年茶叶产量达到60万担(每亩产茶150市斤)。3、年茶叶销售总额达到10亿元(海市斤茶价16-17…  相似文献   

17.
苏春森 《中国茶叶》2007,29(4):20-21
据统计,2005年福建省茶叶栽培面积达232.9万亩,总产量18.4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0%;营销总产值160亿元,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35%。全省从事茶叶产业的人员超过30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有力保障了福建省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影响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开展茶叶质量安全系统评价和风险评估的主要模式及解决质量安全问题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湖北省茶叶产业快速发展,攀升至全国前列。据调查,全省现有63个县市生产茶叶,其中主要产茶县市有25个,涉茶人员300多万。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207.6万亩,产量8.5万吨,茶叶农业产值16亿元,系列产值超过35亿元。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产茶省市第4位,茶叶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位居第3位。茶叶产业已成为湖北省山区农村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省政府将茶业列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不仅对促进湖北茶产业中部崛起作用巨大,而且对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三明市辖12个县(市、区),是新兴的多茶类生产区,2006年全市茶园面积20.92万亩,产量1.93万吨,毛茶总产值约2.9亿元,分别比增4.7%、13.8%、14.9%。其中名优茶4800吨,产值1.65亿元,分别比增20%和8.6%,茶叶面积与产量居全省第五位。2005年大田县被列为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尤溪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2006年大田的高峰茶业有限公司和永安天宝岩茶叶有限公司被列为全省首批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2007年界定的福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35个县中包括了我市的大田、尤溪、沙县、永安、明溪、宁化、清流等7县(市)。目前,全市千亩以上的产茶乡镇有70余个,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12,(1):28-28
近日,湖北省茶叶学会评选出2011年度湖北茶业十件大事。 1、全省茶叶产销创历史新高。2011年,预计全省茶园面积343万亩,比上年增加24%,总产量17万吨,比上年增加2.6%;茶叶总产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据湖北商检局海关统计,2011年1~11月,全省茶叶出口2936.8吨,创汇19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