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耕地土壤施肥分区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用金山区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获得的大量理化指标数据,摸清了金山区土壤养分分布状况,根据主栽作物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需求规律,对照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耕地土壤类型分布、行政区划及肥料效应,划分了施肥分区,并提出了各施肥分区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0-23
介绍了不同的烟草施肥方式,并按施肥时期、肥料的田间分布、施用肥料种类及肥料施入形态对烟草施肥方式进行了分类,综述了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呼吸速率和酶活性、烟草生长发育、烟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对烟草施肥方式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长期减量施肥对设施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制度下长期减量施肥对设施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对昆明市晋宁区5个土壤养分监测点施肥和土壤养分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观测点长期常规施肥、推荐施肥(减量)下土壤有机质没有发生明显差异,空白不施肥下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不施肥与施肥处理相比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明...  相似文献   

4.
棉花3414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当地主栽棉花品种岱字-80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进行了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 ,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棉花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茶园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人工撒施、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旋耕施肥、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2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1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20 cm、不施肥旋耕、不施肥中间犁耕、不施肥双侧旋耕10个处理,研究了3种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显著增加了行间15~35 cm范围土壤的无机氮含量,机械旋耕使深层土壤无机氮含量明显增加;人工撒施、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旋施处理土壤有效钾含量均较高,其中人工撒施处理有效钾含量最稳定,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处理效果最差;土壤有效磷含量以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20 cm、3个不施肥处理最高,机械旋耕、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2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10 cm处理较低。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当地主栽棉花品种岱字-80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进行了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棉花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设人工撒施、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旋耕施肥、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2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1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20 cm、不施肥旋耕、不施肥中间犁耕、不施肥双侧旋耕10个处理,研究了3种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显著增加了行间1535 cm范围土壤的无机氮含量,机械旋耕使深层土壤无机氮含量明显增加;人工撒施、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旋施处理土壤有效钾含量均较高,其中人工撒施处理有效钾含量最稳定,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处理效果最差;土壤有效磷含量以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20 cm、3个不施肥处理最高,机械旋耕、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2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10 cm处理较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富裕县主要的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包括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效锌,分析了施肥习惯和施肥方法的长期积累是土壤养分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海盐县土壤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建立了本区域内的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可视化的系统平台,实现了对耕地土壤的地力评价、土壤养分空间浏览查询及完成施肥推荐,从而指导农户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0.
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三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三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城市污泥堆肥土壤的pH值相对稳定,比不施肥土壤的变化小,城市污泥堆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不施肥增加了76.69%~204.80%,施肥土壤的总磷含量比不施肥土壤略有升高,施肥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和20%时,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分别是不施肥土壤中的5.6、10.0、5.1和4.5倍,施肥质量分数为10%时,无机氮含量最大,表明城市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种植白三叶的土壤中施加污泥堆肥后,白三叶地上部分及根的干质量比不施肥分别增加了82.42%~229.95%和10.21%~58.23%,表明污泥堆肥能够促进白三叶的生长;在上述施肥比例下营养元素的利用率不同,氮元素的利用率依次为4.3%、5.8%、2.6%和3.5%,磷元素的利用率依次为1.27%、1.64%、1.21%和1.60%。研究结果说明,施用污泥堆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白三叶的生长,施肥质量分数为10%时,土壤中无机氮含量最高,总氮和总磷的利用率最高,10%为最佳的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11.
秸秆覆盖对盐渍土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3种质地(砂壤、轻壤、中壤)、3种盐化程度(中度盐化、重度盐化、盐土)的土壤上进行了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水分运动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明显降低土壤水分蒸发,与不覆盖相比,覆盖1.5t/hm2土壤水分蒸发减少量,砂壤中度盐化土为26.87%,砂壤重度盐化上为39.24%,轻壤重度盐化土为39.31%,轻壤盐土为40.20%,中壤重度盐化土为40.24%,中壤盐上为55.56%。覆盖6.75t/hm2土壤水分蒸发减少量,砂壤中度盐化土为69.09%,砂壤重度盐化土为71.18%,轻壤重度盐化土为75.94%,轻壤盐土为73.86%,中壤重度盐化土为74.25%,中壤盐土为88.13%,并且覆盖量在1.5~6.75t/hm2的范围内,土壤水分蒸发量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2.
土壤颗粒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就土壤颗粒功能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土壤颗粒组成对养分保持和供给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土壤颗粒对微生物与酶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土壤粘粒胶膜的肥力特性研究,土壤团聚体对肥力的影响研究,土壤颗粒的复合作用与团聚体形成,土壤纳米微粒在土壤肥力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研究意义,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和拓展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土壤搬迁的环境变化和土壤移动对土壤物理性质产生的影响,选择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中的4个代表性处理(CK、NPK、MNPK、M)调查其土壤容重、水分、孔隙度和三相比等指标。结果表明:原状冻土搬迁的扰动对土壤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其对表层0~20cm土层的影响大于20~40cm土层土壤。不同处理间的横向比较,M、NPK、MNPK处理搬迁后0~20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均高于搬迁前;而20~40cm土层表现为搬迁后低于搬迁前,平均低11.8%;土壤孔隙度搬迁前后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3%~5.9%和0.6%~1.7%,搬迁后土壤孔隙度的变异系数比搬迁前有所降低。土壤三相率在搬迁后各处理0~20cm土层固相率普遍减少,20~40cm固相率增加、水分减少;土壤容重搬迁前及搬迁后的变异系数为1.7%~7.2%及1.5%~17.1%。CK处理搬迁前的田间持水量处于众多处理的最低水平,为28.7%,搬迁后为44.3%,其它处理搬迁后为35%~45%,以M和MNPK处理较高,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土壤对水分的保蓄作用。土壤含水率搬迁前0~60cm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降低,搬迁后的土壤与当地的土壤能够较好地融合。  相似文献   

14.
生物土壤结皮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进一步探究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内结皮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了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未受干扰和移除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及含水量状况。结果显示:1)两种结皮均对土壤水分入渗具有抑制作用,移除两种结皮后,土壤水分初渗速率、稳渗速率以及累积入渗量均显著增大(P < 0.05);2)结皮对土壤蒸发的影响与结皮类型及蒸发阶段有关,地衣结皮对整个蒸发过程中日蒸发量及蒸发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苔藓结皮对土壤日蒸发量的影响在模拟蒸发前期表现为抑制(第1~5天),后期表现为促进(第6~15天),但对总蒸发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3)总体来看,地衣结皮覆盖区0~40cm土层含水量高于地衣结皮移除区,而苔藓样地规律则相反。从不同土层来看,相比于移除结皮,地衣结皮覆盖区40cm深度以上各层土壤含水量均较高,苔藓结皮覆盖区土壤含水量在5和10cm深度较高,20和40cm较低。研究结果表明,地衣结皮提高了油蒿群落土壤水分有效性,应对其进行保护;苔藓结皮降低了油蒿种群土壤水分有效性,却提高了浅根系草本土壤水分有效性,这是驱动油蒿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在为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提供水分管理依据的同时,也从土壤水分方面为该群落的演替提供一定解释。   相似文献   

15.
以云烟87为材料,在盐源烟区选取5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了四川凉山土壤类型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及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土壤钙、镁含量较丰富,明显缺氯;紫色土、红壤、黄壤、沉积土等明显缺钾和氮;水稻土和沉积土缺磷。不同土壤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有差异,水稻土和紫色土上烤后烟叶烟碱、总氮含量较高,糖含量较低,基本符合优质烟叶质量标准;红壤、紫色土和黄壤上烤后烟叶钾含量相对较高,接近优质烟叶钾含量;沉积土、水稻土和红壤上烤后烟叶氯含量较高,接近优质烟叶氯含量。不同土壤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黄壤和红壤上烤后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黄壤、红壤和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类西柏烷类产物含量较高;水稻土、紫色土和红壤上烤后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及致香成分总量较高。不同土壤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由高到低对应的植烟土壤依次为:紫色土、红壤、黄壤、沉积土、水稻土。  相似文献   

16.
土壤pH对茶园土壤有效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园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培养和田间改良试验,研究了茶园土壤pH对土壤中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培养下,当土壤pH由4.0降至3.5时,土壤水溶态氟含量迅速升高,当pH值在4.0~5.0之间时,水溶态氟含量较为稳定,之后随着土壤pH升高水溶态氟含量增加;交换态氟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大致相反,且pH对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氟的影响比0~20 cm土层显著,对水溶态氟的影响比交换态显著,在强酸性土壤条件下对有效氟含量的影响比酸性条件下显著.田间试验结果与之基本一致,以pH 5.0为基点,随土壤pH值的上升或下降,两层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均增加,其中pH值降低对土壤水溶态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半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方法,对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流动沙丘联合体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动态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6月份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的趋势为:过渡带、丘间低地、流动沙丘。流动沙丘和过渡带的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丘间低地的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流动沙丘的土壤含水量在较小尺度上具有90%的空间自相关性,过渡带的土壤含水量在较大尺度上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丘间低地表层的土壤含水量在较大尺度上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调节茶园土壤pH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酸化和碱化作用对茶园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而探讨pH值变化与三者之间关系。[方法]用石灰调节茶园土壤pH进行不同天数培养后研究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结果]酸性土壤经石灰调节提高pH 1~2,引起土壤中速效磷、可交换性酸降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近10倍,真菌随pH增加而减少;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活性随pH调节而增高。[结论]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茶园土壤pH呈降低趋势;土壤中速效磷、交换性酸、真菌数量及转化酶活性与pH之间呈负相关;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的酶活性与p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地下管道抗液化措施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时砂土地基的液化对地下管道构成威胁,土壤液化有各种不同的因素,这些因素间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很难精确评估或预测土壤液化对地下管道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埋地管道抗液化措施模型试验,观察和测量模型管及地基的变化情况,验证了几种有效的抗液化措施,找出了液化状态时饱和砂的密度,为抗液化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棉粕对盐碱化土壤改良及棉花产量的影响,提高作物产量提供支持。【方法】以新疆现在主要栽培作物棉花为试验材料,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田间控制试验,设计在不同的盐化和碱化土壤施用棉粕,取样不同生育期土壤调查土壤中的理化性质,结合棉花产量,分析棉粕改良盐碱化土壤。【结果】施加棉粕处理,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pH、EC,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表层中度盐化土壤容重下降最高为16.1%,轻度以及重度碱化土壤pH下降明显,盐化土壤EC下降比碱化土壤下降明显,土壤阳离子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棉花产量有效提高。【结论】棉粕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明显,添加棉粕改良能够降低盐碱化土壤容重、pH、EC、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可有效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对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的效果不同,棉粕对盐化土壤的改良措施在于降低土壤EC,对于碱化土壤的改良措施为降低土壤pH。盐碱地土壤pH、EC过高是抑制棉花产量的主要原因,添加棉粕能够缓解盐碱胁迫下对棉花的伤害, 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